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新的一天在公鸡的打鸣声中到来。天微亮,李青鹤和叶柔便起床收拾了一番,到田里收割水稻。

秋天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大地上是一片片金黄色。整个千山村的村民都在田野中忙碌。连蜜蜂都在嗡嗡地飞舞着,像是在为这忙碌丰收的季节欢呼。

李延宁在田里捡稻穗,秋老虎依旧热烈,十点钟的太阳已经烈的让人晕眩。汗水浸湿了李延宁的背,他擦了擦汗,再次坚定了要读书的决心。

读书吧,读书才有机会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靠天吃饭的命运。

叶明走到了他身边:“累了吧,先回去休息。”

“舅舅你来了,我不累,再捡一会儿和娘一起回去。”

“先回去,累坏了身体可不值当。剩下的舅舅来。”叶明靠打猎为生,所以叶家的田只有两亩,昨天刚收完,今天就来帮李家。

“宁儿,太阳太大了,我们先回家做饭。”叶柔也在田垄上叫唤。

李延宁只能和父亲以及舅舅道别,和叶柔回家做饭。

叶柔做饭,李延宁在灶前添火,母子俩刚做完饭,已是烈日当空,李青鹤一身汗回来,跟水里捞出来的一样。

他一回屋里就脱了衣服,拿着干净的布在水缸旁边擦洗。李青鹤打着赤膊,古铜色的健康肌肤上还覆着薄汗,一身肌肉饱含力量,不是健身房里吃蛋白粉撸铁练出来的夸张肌肉,而是实打实干活干出来的,充满着男性阳刚的魅力。

被叶柔使唤来叫李青鹤吃饭的李延宁正好瞧见,欣赏着亲爹那身漂亮的肌肉,李延宁羡慕不已,想着这是自己身体的亲爹,有这遗传基因在,他顿时对自己未来的身高和身材充满信心。

“叫你们来吃饭,都跑哪里去了?”叶柔从前院过来,一见李青鹤打着赤膊的身体,漂亮的脸蛋顿时染上薄红,瞪了李青鹤一眼,“还愣着干什么?快穿衣服去,着凉了可咋整?”

说着,她慌张地跑回屋里拿出衣裳甩给李青鹤:“孩子面前不穿衣服,像什么话。”

李青鹤擦完汗,见李延宁还在,笑道:“宁儿先去吃饭,爹娘随后就来。”

李延宁看看一脸坏笑的爹和娇羞的娘,顿悟,立马走人。

李青鹤大手环着叶柔的细腰将她拉进怀里,附在她耳边低沉道:“娘子,莫气,以后我只在你面前不穿衣服。”说完还飞快地亲了一口叶柔绯红的脸蛋。

叶柔更羞了,推搡着李青鹤的胸膛,故作生气道:“你别扭曲我的意思,也别老这么不正经,孩子听到看到多不好。”

“知道了娘子,我保证以后只在你面前不正经。”李青鹤又低头在叶柔的唇上蜻蜓点水一吻。

“你!大白天的你羞不羞!不跟你说了。”叶柔捂着唇转身就走,成婚这么多年夫君时不时就调戏她的毛病还是没变。

李青鹤笑嘻嘻地跟上,娘子一被调戏就脸红气喘的样子真是太漂亮了!

吃饭时,李青鹤又是那个稳重的爹。李延宁感受着爹娘间黏糊的气氛,心里想着自己是不是很快要有弟弟或妹妹了?

忙碌的日子过得飞快,几天后水稻收割完毕。李家今年只有四亩水田,共收获了十石稻谷。两亩中田收获四石。这还是李青鹤精细照顾下才有的收获。

刚收割完稻谷,还没有晒干,李青鹤又马不停蹄地种冬小麦。此时种下,明年五月初就能收获,五月底再播种水稻,如此循环。

李延宁了解到,上等田一亩小麦只能收获一石三斗,比水稻产量低一些,可千山村这气候又不能种两季水稻。

李家的田都种冬小麦一年能有七石多,现在市面上一石小麦一两二百文钱。总计能有个八两六百文钱。

一石稻谷市面上能卖一两六百文钱。李家就算把稻谷全部卖出去也才收获二十二两。一年辛苦种植,全部换成钱才30两左右。

这是理想状态下,可又怎么可能全部换成钱呢?农户还得交粮税。现在与民生息,税率较低,是十税一。李家一年得交两石多的税。

除此之外,还要交人头税,华朝十六岁以上算成年,男丁每人每年七十文,女子六十文,十岁以上十六岁以下的孩童三十文,十岁以下的幼童和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免人头税。

再按平均口粮计算,一个成年男人一年的口粮至少需要三石六斗,女人两石八斗,孩童一石半到两石。他们一家三口一年至少需要八石四斗粮。

交税加口粮就要差不多十一石,还有赡养李大庆的一石半,以及留下明年的粮种,能卖钱的粮食不多,最多六石。

就算六石全部都是稻米,最多能赚九两多的银子。一年只有九两多用来买生活必需品,如果碰到个病痛,将无钱可用。

农户辛苦一年,无病无灾也才混个温饱。李延宁算完自家的钱财,再次忧虑起来。

如果没有分家,三十多亩的好田,除去粮税和口粮,一年下来还能剩下个四五十两,可供李青榆读书也捉襟见肘。

如今自家这情况,别说读书,自己生个小病就要借债。赚钱迫在眉睫。

十月中下旬,冬小麦已经种下,村里又进入农闲时期。

其他人或许闲着,李青鹤没闲着,他要么和叶明一起上山打些小猎物,要么捡柴火。

李延宁央求李青鹤和叶明带他上山。李青鹤见这半年来儿子身体状况良好,便决定带他去山里转转。

叶柔给他拿了个小背篓,让他捡些山核桃、柿子之类自己喜欢的果子回来。

李延宁兴致勃勃地表示一定给母亲多带点,叶柔听得眉开眼笑。

一大清早,吃过早饭,三人带上水壶,背上背篓出发了。

叶明每次进山都要带上他的好搭档——黑狗,叶明唤它狗娃。狗娃还有媳妇虎妞,虎妞现在踹了崽,叶明许久没带它上山了,在家好生养着。

狗娃和虎妞都很有灵性,对危险的敏感度极强,很多次叶明都是靠它们躲避了大型野兽和毒蛇。

李延宁经常去叶家,跟狗娃虎妞都相处得不错,想等它们的狗崽子出生后抱一只回家养。

一路上李延宁都在记路和辨认路上看到的植物。千雾山树木多,往里走一会儿,就有雾气。

以前也有不少村民会来千雾山采摘果实,可方向感不好的人容易迷路,一旦在山里迷路,后果很严重。

后来大家都结伴而来,也踏出一条路来,可好景不长,还是有几个人被毒蛇咬死了。

十几年前,村里一个年轻后生初生牛犊不怕虎,不顾大家劝阻,走得深了些,竟然遇到了老虎,跑得太急不慎跌下山去,命丧黄泉。这事让人唏嘘不已,挺长一段时间无人敢上千雾山。

后来,朝廷鼓励开垦耕种,推行铁器农具,粮食产量增加不少,县令又劝农桑,村村凑钱修水车灌溉。大家日子都好过了,便很少有人冒险上山,大多在北山采摘些野菜竹笋,捡些菌菇吃,而南山遍地是柴火。

叶家在老家就是靠打猎为生,十年前迁到千山村,叶姥爷重操旧业,将千雾山走了个遍。

叶明方向感极好,又有祖传的打猎手艺,还有自制的祖传驱蛇粉和好搭档狗娃与虎妞,他从未迷路过。

从小跟着父亲上山打猎,叶明一手箭射得极准,从未失手。如今靠着打猎日子过得不错,就是能猎到什么很靠运气。

如果只有李青鹤一人,他也不会冒险入深山,只会在山腰处转转,摘些笋和菌菇野菜之类。

路上,李延宁惊喜地发现了杨桃藤树和山苍树,这两种树在造纸时都可以做纸药。有些地区还会将山苍树与艾草一起煮水用来洗澡,杀菌消毒。

再走一会儿就是竹林,茂密的竹子像一把把利剑,直插云霄。翠绿的竹叶散发着阵阵清香。

踩着脚下的竹叶,发出沙沙的响声,可以想象春夏时节,竹笋遍地的场景。李青鹤说等回来时再挖些刺竹笋回去,现在先往山里头走。

竹林的尽头有几棵粗壮的柿子树,此时正是挂果的季节,树上挂满了红红的柿子,像一个个小灯笼,十分可爱,有的枝头都被柿子压弯了。硕果累累却无人来摘,真可惜。

“爹,柿子!”李延宁第一次上山,看到满树的柿子已经熟透,不禁蠢蠢欲动,迫不及待地在地上捡起掉落的柿子。

李青鹤微微一跳,拉住树枝向下一压,叶明快速地采摘了一些,说:“你娘做的柿饼好吃,给你多摘点。”

“谢谢舅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