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过了两天,果然,文学院专管中文系的汪院长一个电话就打到了徐范手机上。

“徐范啊,你老家这边有一所民办学校的校长过来招聘,我推荐了你,你过来一下。”

“哦,好的,汪院长!我马上到!”

徐范挂断了电话,说曹操,曹操就到。

穿好鞋子,整理了下衣服、发型。徐范直接来到了文学院办公大楼。

文学院办公大楼是一幢独立的四层建筑,院下属的中文系、新闻系都在这里面办公。

大楼正面是一道宽广的二层台阶建筑,通过二层台阶可以直通办公楼第二楼。

台阶正中树立着鲁迅先生的头部青铜塑像。个人觉得其寓意或许是:整个文学院的师生都要学习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高贵品格,学习鲁迅先生拿起自己手中的笔,为民族,为国家而奋斗不息的勇气与毅力。

进入了二楼,徐范径直来到了院长办公室。

敲了敲房门,开口说道:“汪院长,我来了。”

说起汪院长,真可算得上是硕师了。

学历高,人品好,知识渊博,待人和善。

之所以跟汪院长有交集,是因为大一的时候因为“怕事儿”,又因为拿学分的需要,偶然间加入了无人问津学生会“学术部”。

然后自此就开启了徐范的传奇三年,学术部有三大活动——征文、朗诵、辩论。

为什么之前无人问津啊?

因为不精彩,太古板了,不能迎合年轻人的口味。

徐范加入后,本来是想当咸鱼的,结果被班里的同学,特别是舍友们嘲笑了许久。

说什么,学术部都是老古板,歌不会唱,舞不会跳,琴不会弹,画不会画!

说什么,学术部整天就知道催写征文,拉人朗诵,强制辩论,都快道路以目,见之唯恐避而不及了。

……

叔叔可忍,婶婶不可忍!

徐范实在忍无可忍,自己只想当条咸鱼,而不是想当条臭鱼!

于是,直接揭竿而起……

哦,不,是大力劝谏。

说服了学术部两个部长之后,直接大刀阔斧进行改革。

不是说征文主题脱离实际么?

那我们就举办《一封家书》主题征文。

什么,连家书都不会写???

学中文不会写家书,不如回家卖红薯!

不是说朗诵都是无病呻吟么?

那我们就搞现场演讲,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你站上去呻吟给我看!

不是说辩论很乏味么?

那我们就搞一个跨系跨院比赛!

和外语系的软萌妹子们,聊聊孙悟空和猪八戒,哪个适合当老公?

和体育系的肌肉猛男们,谈谈大脑重要,还是四肢肌肉重要?

和法律系的严谨法官们,辩辩卖自家的井水算不算犯罪?

……

这样乱搞一通后,大二一开学,徐范就受到了汪院长的接见,直接任命为学术部部长。

并联合新闻系与文艺部,一起举办了文学院首届主持人大赛。

一时之间,学术部名声大噪。徐范一时风头无两。

搞得其他部门,在招新的时候,都招不到人。最后,还是跑来找徐范说情。徐范才匀了几个给他们。

不过,徐范其实只想当条拿学分的咸鱼。把学术部搞得这么辉煌,也不过是想当条出名的咸鱼而已。

于是,大权一推,让副部长监部。又选了三名得力的理事成立了个内阁,协助副部长。自己成为了逍遥的“太上部长”。

为什么不辞掉?

开玩笑,当部长奖励的学分可是很高的!

自那时起,徐范没事就在文学院办公楼里面瞎晃悠,一楼学生会逛完,便逛向了二三四楼。

顺便考查上至院长、主任,下至普通老师、助教们的茶水是否合口味。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发现只有汪院长房间的茶水最合口味,丁老师的次之,杨教授的再次之。

其实,丁老师的茶水也是很合口味的,只不过他才入职两年,工资不高,每个月全部到手才六千多,虽说每年有十三个月工资,但开销若大一点,每月也没剩几个钱。

所以,丁老师排在第二位。

至于杨教授,也是很不错的。不过,他喜欢跑到学生之中去,不常在办公室,因此“差评!”,排到第三位。

至于其他领导和老师,都差不多,也就统一算第四位了。

说回汪院长,徐范之所以常来喝茶,主要是汪院长没架子,也不因徐范是农村来的而另眼相待,只是见徐范能力不错,乐于学习,空闲时也便指导一二。

这一来二去,经历了两个春秋,两人关系也便熟稔了。

思绪拉回到现实,徐范敲门后,只听得门内应道:“进来!”

“院长好!郑校长好!”

徐范一进门就客气的半鞠躬向会客厅里的二人打招呼。

“好!郑校长,这就是我要向你推荐的来自于你们老家那边的优秀毕业生徐范了。”

“徐同学好!果然是一表人才!哈哈”

郑校长站了起来,礼貌地和徐范握了握手。

待两人都坐下后,汪院长才开口:

“郑校长,来自于你们江北区信达中英文学校。他本次前来,一来是结盟,成为我院的师范生实习基地;二来是求才,邀请我院优秀毕业生前往任教。”

“我将你的资料和郑校长说了,他觉得不错,所以才让你们见见面,互相了解一下。”

“嘿,谢谢汪院长。”

徐范鞠躬表示感谢。

“徐同学,你好!你也是江城人。那我们的交流就通畅了。”

郑校长也笑着说道。

“我本次来的两个目的,第一个已经完成了。这不,第二个就求到了汪院长这边来。”

“哪里,哪里!郑校长客气了!推荐优秀毕业生也是我们老师的职责,毕竟他们都是我们一手培养出来的好苗子。”

汪院长回应道。

“汪院长客气了!我们信达中英文学校已经办了三年,属于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说真的,这年头,省内各师范院校的优秀毕业生基本上都被公办学校包圆了。不自己过来学校抢人,我估计今年还是招不到优秀的人才。”

郑校长苦着脸说道。

“而且,我的要求还很高。最好是优秀毕业生,最好是潮汕籍学子,最好是中共党员。而徐同学你三者都符合了。”

“唯一可惜的是你的学历才是大专,我们初中部要求最低学历是本科。不过也可以先到小学部去任教。等你拿到本科文凭后再到初中部任教。”

“嘿,说到学历这回事儿。郑校长,我跟你说啊!这小子轴得很!”

汪院长皱了一下眉毛,义愤填膺地说道,

“前段时间我们组织大专毕业生报名专插本考试,这小子愣是不报,我气得直接把他的班主任丁老师骂了一通。”

“你说这都是什么事儿嘛!全专业考第一的学生,居然不报名专插本,这不是班主任工作做不到位吗!”

“嗯,是是是!”

郑校长错愕的答道,看向了一脸不好意思的徐范。

汪院长指着徐范,继续说道:

“这头犟牛,我叫他来找我,他还不来。气得我下班后,直接到宿舍去找他。”

“搞了半天,你知道是什么原因?”

“他说他家今年田里欠收,经济不好,弟弟妹妹还在上学,他想要出来工作,帮家里减轻负担。”

“我说院里给他开通绿色通道:没学费直接免息贷款,没生活费直接勤工俭学,毕业后,我给写推荐信,直接让他去西江大学属地的初中任教。”

“他居然拒绝了,说他相信自己的能力,他想自己出去试试!你说这理由!真是岂有此理!”

“现如今,专插本,他也错过了。郑校长,您看,如果小范有意去您们学校,能不能让他直接去初中任教,本科毕业证书待他自学考后或者函授后再补上,反正也就两三年的事情。”

“我不是说强迫您违背您们学校的规定,只是觉得让小范去教小学,屈才了。”

汪院长笑着补充道。

听完汪院长的话,徐范的眼眶有些沉重,往事历历在目,他不由得低下了头。

汪院长的好,徐范心里又怎能不明白。只能说傲骨嶙峋,天生的吧。

他自有自己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