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若弗凑近些,在华兰耳边小声说了一会儿。

华兰眼睛亮了又亮,她听闻后,手中捏着帕子搅了搅,“母亲,真的可以吗,那东西真是只能让人变得虚弱?”

王若弗拍了拍她的肩膀,“我做事你还不放心。你母亲是什么样的人你不清楚,我是有些小毛病,但这些年你又可曾见过我害过谁。就这种法子,我告诉你都觉着丧良心呢。也就你是我的女儿,旁人就是你外祖母来问,我都不说呢。”

华兰点了点头,想起这些年母亲的行为,确实没有下毒手害过谁,是她想多了。

王若弗靠在椅子上,漫不经心道:“要我说,单给你婆母下这药也无用,听说你那官人这阵子又纳了两个美妾。这男人啊,只有身子虚下来他才知道老实。你是他正妻,趁着他虚弱好好伺候他,什么美妾都忘后头去了。”

华兰灵光一闪,既然给官人和婆母都下了这药,那就给全家都下了吧, 反正这家里除了丈夫和孩子,剩下的她都讨厌。

王若弗又给她出主意,一般人下药都下到饭菜,茶水,糕点里,不如用这药浸泡鲜花,然后依次送到各房中摆上,只需要一两日就能让人身子损耗,虚弱至极。

那花一日一换,第二日就可让人拿走,即便是袁家反应过来想查,也没有机会了。

华兰觉得这个法子不错,到时候全家上下身子虚弱,就没有人能来找她的麻烦了。

真是个好办法,她越发感激母亲,母亲还能害她吗?

她如今管家,所以做起这些事还是十分方便的,除了伺候她的奶妈子和身边的两个丫头,这几人为她奔走,其他人都不知道此事。

正好这晚袁文绍去了宋姨娘屋子,那宋姨娘也不是安分的,多次对她不敬,因此叫她虚弱一段时日也好。

除了袁文绍和她婆母的屋子,还有袁文绍的兄嫂房里也送过去了被毒药浸泡过的花。

华兰安稳的睡了一日,第二天早上,她刚洗漱完,她的奶母急匆匆的进了屋子。

她被华兰安排今天早上去将各房里的花换了出来,以为只是汇报这件事情,没想到奶母说,她婆母那院子请了郎中过来,像是病得不轻。

华兰没想到这药来得这么霸道,一夜就让人病成这样,难道是她放的太多的缘故?她心中有些惶恐,害怕若是请了郎中过来,此事若是暴露了,该如何是好。

她心中有些后悔,当初还不如不听母亲的建议。

婆母生病,做儿媳妇的即便怀着孕也该去照顾。

华兰大着肚子朝着婆母的院子走去,还没到地方,就听下人匆匆过来禀报,说是袁老夫人没气了。

华兰瞪大了眼睛,险些摔倒,幸好身后的丫头和奶母扶着。

奶母急中生智,“姑娘即便再不舍老夫人,也该挂念着腹中的孩子啊。”

其他人没有起疑,又去其他院里报丧。

华兰被人搀扶着去了婆母的院子,刚到里边,又见其他院子里的丫头小厮来报,说是袁文绍,宋姨娘,还有大房的兄嫂腹痛难忍,呕吐不止,有两个还昏了过去。

来的路上华兰还心存侥幸,说不定是婆母因为其他的缘故才死的,可报刚才的这些人都是她送过药的几人。

华兰傻眼了,不是让人虚弱的药吗,这怎么昏的昏死的死啊。

她心中的惶恐到了极限,她眼前一黑,也晕了过去。

华兰睡了一天一夜,等醒来后,又忙问家中情况如何。

奶母告诉她,说是兄嫂二人和袁文绍如今还高烧不退,郎中说了,恐怕会烧成傻子,倒是宋姨娘身子骨好,许是从前总干活的缘故,已经熬了过来。

华兰瘫软在床上,心中又惊又怕,那宋姨娘死不死的没关系,兄嫂和袁文绍可别再出事了。

奶母斟酌着开口,“主君正在满府彻查此事,但姑娘别担心,东西我都处理好了,什么都查不出来的。”

这些话并未让华兰有太多安慰,她虽然心里盼着那个老虔婆和兄嫂两人早点死,但是真没想过自己动手啊。

要是查出此事是她做的,那她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听说如今袁家主子这几日吃的,穿的,用的都被人查过了,甚至是水都验了,都没查出下毒的痕迹。

华兰心中无比庆幸自己将药下在每日的花里,又及时处理掉了,否则早就查到自己头上了。

多亏母亲给自己的提议。

等等,母亲?

母亲给自己出的什么鬼主意啊。

华兰穿戴好孝衣,捧着大肚子到了灵堂,见王若弗也到了,此时正一口一个姐妹,亲家,哭得十分伤心的样子。

华兰缩在角落里,瞧准了机会,拉着王若弗就进了个小屋子里,又安排了人在外头守着。

她眼睛红肿,质问道:“母亲,你是不是骗我,那药根本不是让人虚弱,是能害死人的,你为什么这样?你害惨了我啊。”

王若弗无辜的眨着眼睛,“药?什么药?我怎么不知道,你给你全家下药了啊?”

华兰不可置信,“母亲,你……”

王若弗扯开华兰拉着她的手,“我这几日一直忙着照顾如兰,也没怎么出门,你是不是惹祸了?”

华兰欲哭无泪,药是她买的,花是她让人送的。

如果事情被查出来,她说是母亲给她出的主意,公公会相信吗?

王若弗拍了拍身上的灰尘,“我可什么都不知道,大家都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我心肠最软了。”

见王若弗拿着帕子,又哭嚎着拍着门。

华兰又气又惧,再次昏了过去。

守灵这几日,华兰心绪不宁,又几次昏倒,旁人只以为她怀着孕又忧思过度才会如此,倒是也没往她身上怀疑。

只是她整日惶恐,连带着这胎怀得也不好,直到袁老夫人出殡后,公公还没有查到她头上,她才稍微放下心来。

袁家遭了大难,虽然长子挺了过来,但身子也不似从前健壮,长媳和次子都烧成了傻子。

二儿媳妇经历婆母逝世,丈夫痴傻的重创,忧思之下,八个月就早产了,生产时又遭了不少罪,生完后身子变差了许多,眼看着瘦了好几圈,一碰都能倒似得。

女儿生产,王若弗自然要到场的。

母女两个十分默契的谁也没有再提那件事,虽然华兰早产,但孩子没什么毛病。

痴傻的袁文绍被人带过来看了孩子,又被人带走了。

王若弗抱着孩子,劝慰华兰,“从前我说男人只有挂墙上了才老实,如今看来这话不太准确,我看姑爷现在也不找小妾,不看美人,如今你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像养个长不大的儿子似得,多好啊。”

华兰抬起头,见屋子里都是自己人,又将紧张不安的情绪压下去。

王若弗滔滔不绝,华兰再也忍不住了,她让其他人出去,“母亲,那件事,你是不是一早就骗我。”

王若弗没有抬头,“过程不重要,结果不是好的吗。姑爷如今不再其他小娘屋子里,你是他的大娘子,你管得了他,又没有婆母在上头压着你,多好的生活啊。这回你官人屋子里不会再添小妾了,你也不用给人家灌避子汤,不用将人脱光衣裳扔到外面,还能多积一些德。”

华兰擦了擦眼泪,想到自己如今身子不如从前,丈夫还是个傻子,心中更难受了。

王若弗想起来什么,“对了,你那几个亲信,可得让她们把嘴缝死了,可别一不小心说了出去。”

华兰不觉着母亲是在提醒自己,而是更像在警告自己。

想到有这么多人知道自己谋杀嫡母,害了丈夫和嫂子的事情,华兰整日战战兢兢。

“母亲,您可真是我的亲娘啊。”

王若弗陪了她几天,就又回盛家享福去了。

如今家里海氏管着大小事情,盛老太太中风了,也不会拿着婆母的款骂王若弗了,海氏对王若弗也更加孝敬了。

尤其是在王若弗将家里的几个通房带走,给了银子,将她们妥善处理了,海氏对王若弗更加敬重了。

长柏知道后,心中有些不满,他当时并没有说什么。

他是正人君子,本来也不喜那些通房,又答应了海家并不纳妾,若不是母亲给他选的,他也不会同意。

刚开始他还能忍受,时间一长,他就受不了了。

海氏如今有孕不能行房,没有通房他如何纾解呢,他好歹是官身,总不能自己动手或者找。

他忍了几日,最后找到王若弗,委婉的提起了此事。

王若弗顾左右而言他,就是不接茬,还时不时的劝说他修身养性,让他好好照顾海氏。

有海氏在的时候,她更是直言不会再给长柏找通房,“我家长柏最是明事理之人,不像他父亲和祖父宠妾灭妻,他对妻子很好的。既然娶了你,那就要按照你海家的规矩来,不纳妾。从前是我想左了,我以为这是为了长柏好。现在想明白了,此举不是让长柏陷入不仁不义之地吗。”

王若弗拍了拍海氏的手,“不过你放心,长柏最是重情重义,言而有信,既然答应了海家,那我挑选的几个通房,想必他从未碰过。我儿最是正直,从不做背信弃义之事。”

海氏看向长柏,见他面色通红,似乎是羞臊得不行,不禁心中涌起嘲讽之意。

自从曼娘回来后,时不时的找明兰的麻烦。

顾廷烨听说后,提醒了曼娘两次,曼娘嘴上说的好好的,但转头又去找明兰的麻烦。

她如今被顾廷烨纳进府,还有一双儿女傍身,地位不似从前。

她知道顾廷烨这阵子一直在筹谋,等顾廷煜死了,爵位有可能落到顾廷烨身上,那顾廷烨又只有昌哥儿一个孩子,将来她的地位不比盛明兰差。

曼娘比明兰会哄人,会撒娇,又有两个孩子在中间转圜,和顾廷烨的关系恢复了不少。

无事的时候她就守在顾廷烨身边伺候,连明兰的面子都不给。

明兰心中不快,“这小妾动不动往主君和大娘子身边凑,也就是我这个大娘子和善,不和她一般计较,若是遇到旁人指不定怎么罚呢。”

曼娘瞥了她一眼,“妹妹说笑了,我伺候二郎比你早,自然知道怎么服侍最好。再说了,什么大娘子小娘的,我好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妹妹在余大娘子灵位前,不也得行执妾礼吗?”

明兰看向顾廷烨,见他无动于衷,更加心寒。

按照流程,不应该是他将人赶出去吗,或者是自己先说两句酸言酸语,阴阳怪气,顾廷烨再对曼娘破口大骂吗?

自己不争不抢,顾廷烨将所有的好东西都送到自己面前才对。

明兰自认为是高门出身,不和这等下九流的戏子一般见识,免得对方撒泼打滚有辱斯文。

她找到了常嬷嬷,由常嬷嬷劝说顾廷烨将那两个孩子记在明兰名下。

这是明兰想到最好的法子了,她虽然觉着恶心,但顾廷烨不能再生育,也是没有别的法子了。

还好这两个孩子年纪不大, 她对他们好一些,她们将来只会记得养母,哪里还会记得生母。

顾廷烨没多想就同意了,他若是顺位继承宁远侯这个位置,膝下必须要有个嫡子的,记在明兰膝下是唯一的路。

曼娘得知后,闹了几次,被顾廷烨训斥后,也不敢再闹了。

她就不信了,昌哥儿这么大年纪能把她忘了?

等顾廷烨成为宁远侯后,她有的是机会将昌哥儿夺回来。

顾廷烨找了从前的同僚,想要运作这件事,但他打伤了皇后,那些同僚都是以桓王为尊,桓王是皇后的亲儿子,沈从兴是皇后的弟弟,有这两人拦着,顾廷烨找谁都没有用。

顾廷煜死后,爵位落到了小秦氏生的儿子的头上。

小秦氏得了爵位,立马将顾廷烨一家子赶了出去。

曼娘本以为忍了这些日子,能给儿子换个前途,结果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她跟着顾廷烨等人到了常嬷嬷家里,看着常嬷嬷和明兰对自己阴阳怪气,当即就做出了决定。

她将两个孩子带了出去,让两个孩子跟她做饭,趁人不注意在饭食里下了毒药,菜是一道一道上的,这边她还没炒完最后一道菜,那屋的几个人就被毒死了。

曼娘忙将顾廷烨和常嬷嬷家中的钱财找了出来,带着两个孩子就逃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