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秦的我,一手打造仙朝! > 第173章 从此,北方隐患消除,大秦安宁稳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3章 从此,北方隐患消除,大秦安宁稳固

今日北疆之事,必将成为大秦历史上的辉煌篇章。

对大秦而言,北狄的归顺有两大益处。

首先,北狄与匈奴势不两立,北狄臣服于武安君赢彻,意味着在庆格大都督的领导下,北疆草原将更稳固,长久以来威胁中原的北方隐患得以彻底根除,大秦北方从此真正实现安定繁荣。

即使匈奴人可能在西域西边重新崛起,试图夺回失去的草原,但这只是最坏的设想。

而北狄人将作为大秦坚不可摧的屏障。

其次,数十万北狄部众的加入,填补了大秦北疆的人口空缺。

人力资源的管理对赢彻至关重要,如今北狄人在大秦扎根,他将鼓励庆格推动大规模的民族交融,加速北狄文化与大秦文明的融合,使之真正成为大秦的一部分。

自此以后,大秦的疆域内将永不会缺乏那种能在马背上驰骋,勇猛无比的骑兵力量。

辽阔的北疆草原,即便失去了匈奴的踪影,也将不会陷入荒芜,北狄部落将接过这个使命,成为新一任的草原守护者,他们的牛羊繁衍之地,将成为大秦贸易的新源泉。

北狄的畜产品,无论是自用还是通过大秦商贾之手流入全国各地,都将大大丰富国库,提升大秦子民的体魄,使其力量与活力更上一层楼。

总的来说,这是一次几乎无懈可击的胜利,因为并非所有民族都能拥有像北狄庆格那样的领导者,对天机楼和大秦朝廷的盲目忠诚。

同样,很少有民族会面临不顺从大秦就会面临灭顶之灾的境地。

因此,其他地方的征服行动仍需持续进行。

作为大秦的统帅,赢彻将军凭借其威望,命令王贲精心策划的远征军,正是大秦扩张版图、赢彻所向披靡的利器。

此刻,这把利器即将出鞘,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北狄臣服的消息,犹如疾风般穿过蒙恬的军报,以最快的速度沿着东驰道直抵帝都咸阳。

自匈奴侵扰北疆以来,这片土地始终笼罩着战争的阴霾。

然而,绝大多数的秦国民众对此却是心怀期待,因为他们见证了一连串的辉煌:先是匈奴的败退,巩固了大秦对草原的统治;随后,天机楼悄无声息地征服蓬莱岛,展现出了跨海航行的实力,令人惊叹。

东瀛都护府的设立,更是将武安君赢彻的权势推向巅峰,让人扼腕叹息。

要知道,蓬莱岛的金银矿藏,以及那些能被驯服的苦工和美丽的女子,一旦运回大秦,带来的财富何止千万。

然而,人们往往忽视了,如果没有天机楼的铁甲战舰,蓬莱岛可能早已策划如何再次夺取大秦的国运。

而这些臣民们,恐怕还未能完全理解蓬莱岛的真正价值。

就像未被发掘的宝藏,人们在谈论时充满敬畏,一旦揭示其秘密,便如鲨鱼嗅到血迹般趋之若鹜。

北疆如今的情况亦然。

蒙恬的军报一进入咸阳,身为丞相的李斯首先得知了这个震撼的消息。

\"丞相大人,北疆蒙恬将军的紧急军报!加急传递。”

李斯正专注于案头的秦律,听到此言,心中不禁一紧。

八百里加急,意味着大事将至。

回想起北疆建设中北狄的那些反复无常,李斯的心弦不由自主地绷紧。

他内心深处满是忧虑,生怕此刻又出现什么变故。

接过蒙恬递来的密封军函,李斯的手微微颤抖。

信封上的火漆仿佛承载着紧张的期待。

“或许,”他暗自揣测,“赢彻殿下已经稳住了局势,带来了好消息。”

李斯面对这未知的讯息,心中既期待又疑惑。

他深知,即使以自己的智慧,也无法完全理解赢彻的战略深意。

打开军函的那一刻,李斯的震惊无法用言语形容。

“这……怎么可能?殿下竟然接纳了北狄的臣服?从此,北疆将不再需要修建道路,也不必筑城防御……这步棋,我这个老臣实在看不明白。”

他凝视着纸上的字迹,仿佛要透过它洞察一切。

对于李斯和蒙毅来说,虽然他们是少数知晓赢彻战略的人,但他们的视野仍然受限。

李斯这位老臣,尽管深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教诲,却难以想象如何真正接纳并融合北狄。

他眉头紧锁,心中满是疑虑:“殿下此举必然有其深意,我得立即呈报陛下。”

决定即刻面见赢政,李斯的步伐显得坚定而决然。

此时的赢政心情甚佳,书房内,扶苏正与他交谈,父子间的气氛和谐融洽。

看到扶苏在赢彻的支持下,通过天机楼的学习,眼界大开,赢政心中满是欣慰。

他暗自赞叹,彻儿的智谋几乎超越常人,成功引导自己成为全力支持他的蓝图的君主。

尽管赢彻看似无所作为,但整个帝国的未来已在他的布局中清晰可见。

此刻,赢政的微笑里充满了对儿子成功的认可:“李斯求见。”

他轻声询问,眼中闪烁着期待。

“请陛下准许,公子扶苏,您就留在这里,李斯今日来访,必有要事禀告,不妨在一旁静听。”

“遵命,父皇。”

扶苏心中充满敬意。

他深知,自己一直是父皇心中最钟爱的接班人选。

对于他的成长,秦王政的教育向来以严谨而闻名,既是为了塑造一个能肩负大秦重任的明君,又防止他过于顺利,缺乏历练。

因此,他被派往北部边陲,与蒙恬一同领军,这段经历对他的影响深远。

如今,有了赢彻的支持,扶苏的地位已如磐石般稳固。

于是,秦王政的教诲步入了新的阶段,即将让他涉足朝政。

“微臣李斯,参见陛下,参见公子扶苏。”

李斯怀揣着蒙恬的战报,满面春风步入书房,恭敬地向秦王行礼。

“免礼,起来吧。”

秦王政好奇地问道,“爱卿手中何物?看你的神色,似乎带来了好消息。”

李斯站直身子,微笑道:“陛下慧眼如炬,蒙恬将军自北疆传来捷报,北方狄族已正式向我大秦称臣,他们自愿融入我大秦,成为我们的子民。

赢彻殿下打算将北疆草原划为数十万狄人安居之处。”

秦王政闻言,微微挑眉,“嗯,继续说,还有什么内容。”

“此外,赢彻殿下提议设立北疆都护府,由狄族王子庆格担任大都督,地位相当于郡守,负责守护我大秦北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