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香江,打造世界顶级财阀 > 第77章 新艺城投诚;北上撒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7章 新艺城投诚;北上撒币

1980年9月1日,张卿受邀参加了新艺城影院的剪彩仪式。

作为现在香江影视行业龙头,张卿受到新艺城的邀请很正常。

有意思的是,上一世新艺城七怪被张卿挖到了华娱影业,于是这次奋斗影业便找来了谢闲来合作。

以民初谐趣功夫片为主,拍了几部片子,影响虽然不大,但是也算得上是制作精良。

新艺城的潜力便被金公主院线看中。

现在的粤语片大部分都被华娱影业控制,小部分被邵氏和嘉禾两大公司控制

金公主院线有自己的院线,但是缺乏粤语片的片源。

于是金公主院线为了发展自己稳定的粤语片片源,看上了奋斗影业。

奋斗影业与九龙巴士总经理雷决昆合作了一段时间后,得到雷决昆的信任与器重。

1980年5月15日,雷决昆、奋斗影业共同注资,将金公主院线与奋斗影业进行了重组,新成立一家电影公司,名字叫做新艺城电影公司。

这一世的新艺城虽然失去了七人小组,但是依旧获得了雷决昆的资金支持。

上来便与谢贤合作,拍摄了一部粤语片,反响热烈,取得300万票房的好成绩。

也正是因为有雷决昆的资金支持,新艺城在众多影视公司中脱颖而出,在三大影视公司的围剿下突出重围,成为香江第四大影视公司。

新艺城的崛起,让嘉禾与邵氏看到了对抗华娱影业的契机。

于是两家公司纷纷向新艺城抛来了橄榄枝,希望三家公司能够合作,共同拍摄一些电影,互相租借艺员。

在看到无线电视与丽的电视都选择与华娱影业合作,新艺城果断放弃与嘉禾与邵氏合作,扭头投向了行业老大哥的怀抱。

为了让华娱影业看到自己的诚意,主动将自己公司的艺员交给中传经纪公司打理,随后又拿出金公主院线的优势,希望能够租借华娱影业的电影上映。

还频频拿出项目,希望能与华娱影业达成合作。

到了9月1号,新影院的启用仪式,更是请张卿来剪彩,可以说是将舔学用到了极致。

上一世的新艺城还是很有发展潜力的,虽然这一世七怪被自己挖了过来,但是核心框架并没有丢失,所以张卿看好新艺城,选择了入股新艺城,成为大股东,拿了20%的股权。

剪彩仪式完毕后,张卿见到了新艺城的董事谢闲,与他一起的还有李敏仪。

让张卿注意到的是,李敏仪手中还抱着一个襁褓中的婴儿。

张卿心中一动,与谢闲聊了几句之后,便看向了李敏仪手中的婴儿。

逗了几下,越看眉眼间越像谢逼王,于是张卿问道:

“小孩子真可爱,叫什么名字?”

为人母的李敏仪已经选择了忘记当初与张卿风花雪月的那段时光,满眼慈爱的看着襁褓中的婴儿说道:

“他叫谢庭锋,庭锋,快叫叔叔~”

张卿伸手捏了捏谢庭锋肉嘟嘟的脸蛋,直到把他逗哭才停手。

剪彩仪式没结束,张卿便离开了现场。

看着张卿离开后,谢闲满脸感慨的说道:

“真是年轻有为啊,才25岁,就已经是香江最有钱的大水喉了。”

“切,怎么,羡慕人家啊?”李敏仪白了他一眼。

谢闲尴尬的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继续去接待别的客人了。

回到深水湾66号,张卿突然发现房间内的气氛又有些不同。

扭头看向房间内,只见客厅内坐着五个女人,脸色都有些严肃。

张卿突然感觉这一幕有些似曾相识。

果然,刘筱莉拿着一个医院报告走了过来,压抑着激动的心情说道:

“张卿哥哥......我怀上了!”

张卿环顾了一圈四周之后,脸上渐渐布满了兴奋的神情。

另一天,张卿带着刘筱莉去医院做了个彻底的检查,发现各项身体指标健康之后,张卿兴奋的又将刘筱莉的父母接到了香江,让他们来多陪陪刘筱莉,防止出现产中抑郁。

对于刘筱莉的怀孕,张卿发现比知道另外两个女人怀孕时更激动一些。

但是现在时间还太短,并不能看胎儿的性别。

要到年底才能知道。

......

在1973、1975、1979年Gd省GZ市发生了一系列的宾馆卫生差、接待条件差等一系列的事情后,GwY成立了“GwY利用侨资、外资建设旅游饭店领导小组”。

Gd积极响应政策,成立对应的地方机构,即Gd省旅游工程领导小组。

计划引进外资建设8座五星级宾馆,GZ占3座。

在这个背景下,霍老再次找到了张卿,希望张卿能够作为香江工商界的代表,与自己一同前往北京商谈在内地投资旅游饭店的事情。

这可是能见到内地老人的机会,张卿自然没有理由拒绝。

于是在霍老的引荐下,在1980年9月19日,张卿与霍老一同赴京,同行的还有利铭泽、彭国珍、包船王等人。

因为这个时候的香江还没有直飞北京的航班,所以需要在上海进行转机。

两天后,张卿等人的飞机降落在首都机场。

内地用了最高规格的礼仪接待张卿等人。

下了飞机后,由专车将张卿等人送到了政府专门接待外宾的宾馆。

后天才是会见老人的时间,张卿打算先去新华社,找梁老叙叙旧,顺便想办法买一套四合院。

这个时候国内的《文物保护法》还没有颁布,一些有名的大宅子还属于无主的状态,所以张卿的要求应该不算为难,有操作的空间。

来到新华社,找到梁老之后,张卿先是表示想要为内地的教育事业做点贡献,希望能够成立一个教育基金,资助国内的优秀大学生。

同时表示希望给水木和京城两所大学各捐款两千万港元。

知道张卿是来撒币的,整个新华社都举双手双脚赞成。

给大学捐款的事情很快便通过了流程,在张卿洋洋洒洒签下一张支票后便算是完成了。

但是成立教育基金的事情比较特殊,需要向上级领导请示了之后才能给答复。

看到北京的新华社还用着一些老旧的仪器,张卿再次捐款100万港元,给新华社捐献一批新的家具和仪器。

在钞能力的加持下,张卿顺理成章的提出了自己想要购买四合院的想法。

这个时期北京还没有商品房交易,所以梁老同样需要请示了领导才能有答案。

但是看梁老信誓旦旦的模样,张卿知道这件事能成的概率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