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香江,打造世界顶级财阀 > 第60章 兴盛置业成立;华资傲龙诞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0章 兴盛置业成立;华资傲龙诞生

看着包船王拮郁的表情,张卿笑了笑说道:

“包船王不方便出面,但是在下可以帮助包船王出面接盘会德丰呀。”

包船王有些不懂张卿什么意思,猛地抬头问道:

“张生这话是什么意思,愿闻其详!”

张卿笑了笑说道:

“自然是你我联手,共同入主会德丰!”

听完张卿的话,包船王皱了皱眉说道:

“以兴华集团的实力,恐怕自己就能拿下会德丰,为什么还要找我呢?”

“实不相瞒,早在76年,我便与沈大班提出了收购会德丰的想法,但是汇丰不允许香江出现如此大规模的华资财团,所以沈大班否决了我的收购意愿;

如果当时我强行发动收购,恐怕付出的代价要比收购会德丰的好处多得多。”

见包船王还是犹豫,张卿继续说道:

“会德丰的主要业务盈利来自航运业,这两年受到中东石油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的影响,会德丰集团的年利润每年都在急剧下降,到了75年度,甚至只有2900万港元;

这也是导致会德丰大班马登想要放盘会德丰的重要原因,以马登家族的性格,会德丰易主是迟早的事情;

会德丰手中有大量地皮与资金,但是马登却只想着用来买船,继续扩张航运业的规模,我想包船王自然知道这其中的风险,会德丰崩盘是迟早的事情;

现在的香江,每年都有无数的财团来到这里开设办事处,他们盯上会德丰这块肥肉是迟早的事情;

与其让外人捷足先登,不如咱们自己先消化掉,也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了,船王您觉得呢?”

包船王还是皱着眉头,并没有搭话,只是说道:

“会德丰大班约翰马登毕竟是我老友,贸然提出收购恐有不妥,张生,等我回去考虑考虑,再给你答复,好吗?”

张卿知道,包船王现在是心里没底,毕竟会德丰有两大股东派系,他还想要得到张玉良家族的全面支持。

……

1978年,对于包船王来说,是一个关键的年份。

这时的包船王,环球航运集团步入巅峰,成为世界航运业高居首位的私营船东集团,位列世界七大船王之首。

在短暂的享受了世界船王的荣耀后,包船王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震惊的大胆决定,弃舟登陆。

1978年4月2号,兴华地产宣布,与环球置业、锦兴置业创办合营公司兴盛置业。

其中,公司注册资本为兴华地产拿出的位于九龙、港岛的几块总面积三十万方尺的地皮,环球置业与锦兴置业共同出资的两亿港元。

其中兴华投资占股40%,环球与锦兴各占30%。

此消息一出,香江各界再次沸腾。

兴华集团先后与铜锣湾利家、老牌地产王者霍家、汇丰银行首位华人董事包船王、会德丰大股东张家、银行大家伍家等大型华资集团达成合作。

人脉之深、利益面之广,让各大华商难以望其项背。

兴华集团成为了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公司,不光是地产业!

兴华集团俨然成了香江华资的代表。

一时间,有关张超人的各类新闻满天飞。

不管是商业投资方面,还是私生活方面。

继张卿的张超人名号后,兴华集团也有了个称号--“华资傲龙”。

为了避免这些新闻瞎带节奏,同时提高提高中传报社的名声,张卿打算让中传报再开一个财经商业类的大刊,做一个私人专访。

张卿之前刻意避免暴露在媒体之下,所以之前的香江报纸有关张卿和兴华集团的报道都是小道消息和侧面新闻。

个人专访这还是第一次。

相信能给中传报社的《中传财经周报》开一个好头。

4月7号这天,张卿在华人行大厦顶层接受了《中传财经周报》记者的专访。

面对记者,张卿先是简单的做了个自我介绍。

随后话题便转移到了创业这个事情上。

面对记者的询问,张卿将这8年的创业经历说了出来,自己是如何领导兴华集团是走到现在这个位置的。

虽然是自家报纸的记者,但是这个记者非常会制造一些香江市民喜爱的话题,比如张卿的投资理念、与虞灵的婚后状况,以及与赵雅织的第二个儿子张振民。

当然,还有新晋心头好刘筱莉的情况。

张卿大大方方的回答了这些问题,这还是张卿第一次在媒体前回答这些问题。

借助着张卿的独家专访,《中传财经周报》首期印发的五万份报纸完全供不应求,于是紧急加印了五万份。

许多追捧张卿的人,甚至买了好几份报纸,方便日后反复观看。

做生意的人仔细品味张卿的投资理念,希望能从中领悟到张卿成功的秘诀,成为香江下一个“超人”。

怀春的少女们则羡慕着报纸中的那三位女主角,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获得这样的爱情,嫁入豪门。

忙里偷闲的香江市民聚在一起之后,也会时不时提一嘴不断扩张商业版图的华资傲龙,将自己想象成管理那庞大商业帝国的幕后领袖,指挥着旗下公司不断地在各个领域开拓疆土。

1978年5月1号,中环地铁站上的新盖环球大厦落成。

楼高27层,是一栋甲级办公大厦,地下三层为零售商城,设有150个精品店铺位。

环球大厦由兴华地产下附属公司兴华设计所设计,是香江最早采用玻璃幕墙的商业大厦,外形美观,充满科技感。

在开售前,兴华地产便以5.92亿的价格拿下整栋大厦的全部业权。

6月1号,金钟地铁站上的新盖的物业海富中心落成。

A座32层,b座26层,两栋均为甲级办公大厦,利用基座三层高的商场连接,共180间商店铺面。

兴华地产同样在开售前,以现金10亿的价格,从港铁手中拿下海富中心的全部业权。

将环球大厦与海富中心拿到手之后,张卿采用了只租不售的方式,开始招租。

6月6日,大吉。

环球大厦与海富中心同时开售,在两天之内便招满了租户。

三座大厦总建筑面积约135万尺,中环甲级写字楼每方尺月租金8元,一年可为兴华地产带来租金收入约为1亿3千万港元。

1978年的香江,迎来了大量的内地移民。

带动着香江经济也开始复苏。

早在77年5月,兴利填海工程便完成了石门填海项目。

归还70万方尺的濒海土地后,兴华地产获得30万方尺的住宅面积。

兴华地产于77年6月便开始了为期四期的石门邨新建计划。

计划在填海新得地皮上营建一个对标美孚石油在的美孚新邨的大型私人屋邨。

石门邨发展99栋20层高的住宅大厦,共计提供个住宅单位,每个单位实用面积从450方尺到1400方尺不等。

石门邨内设有休憩花园、娱乐场所、商业店铺以及其他满足生活需求的措施。

因为地皮比美孚新邨更大,所以石门邨的绿化覆盖要更全面,设施也比美孚新邨高级了好几代。

到了今年,也就是78年6月份,石门商业中心第一期推出20栋大厦,2700个住宅单位。

优异的环境以及成熟的物业管理模式,让石门邨第一期发售仅一天便全部售完,回笼资金6亿6千万。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候的房价因为香江经济的回升,已经涨到了每方尺265元。

石门邨的推出,大大加强了包船王与张玉良的信心。

开始积极地以兴盛置业的身份共同参加拍卖会,希望将手中的资金大把的投入到地产行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