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荒岛六人行 > 第91章 经济基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哦?那你说说。”

王胖子道:“贝利的定价和他们干活的报酬,其实是紧密相关的,不论定成多少,都离不开四个字。”

“哪四个字?”

王胖子伸出四根手指:“合情合理。”

沈曼如琢磨了一下,不明所以,问道:“你再具体说说,怎么个合情合理?”

王胖子继续道:“你这样想,人家来给我们干活,是为了什么?无非就是为了挣口饭吃,所以咱们给的报酬,起码要能够养活他们,别让人饿死,这是个底线。

比如,一个正常劳力干一天的活儿,给他的报酬起码能满足他一日三餐和正常生活。

老谢老齐那些人目前的生活水平,基本就是在温饱线上下,所以我觉得,咱给的报酬要能保证他们的温饱,并且略有节余,就很可以了,这样双方都比较好接受。”

王胖子这样一说,众人都觉得有道理,最后他们一商量,决定先按正常劳力干一天活给4个贝利的报酬,也就是说,1人天的劳动等于4贝利。

当然,4贝利是按普通劳动力计算的,是纯辛苦钱,如果是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工作,或者某人特别能干、产出很高,那就再酌情加码。

同时他们承诺,4个贝利可以换1斤晒干的木薯粉丝,或1只兔子,或半斤海参,或4斤芭蕉,或10斤野菜,等等。

当然,这些价格只是暂定,将来市场稳定后,会随供求关系浮动。

晒干的粉丝不压秤,1斤能吃好几顿;1只兔子虽然不够吃三顿,但它是肉,所以要格外贵一些。

至于他们承诺的管饭,就按一顿饭1贝利计算,如果来干活的人一天三顿饭都吃他们的,就扣掉3贝利,只给1贝利。

也就是说,一个普通劳力帮他们干一天活,可以吃他们三顿饭,另外再给1贝利。

对于那些勉强温饱、甚至连温饱也达不到的人来说,这个条件确实很不错了。

按他们的计划,先用这种方式雇佣其他人干活,慢慢形成利益共同体,同时从中选拔人才,拉他们入伙。

王胖子又给众人道:“当然,我们也鼓励直接用物品换贝利,比如我们目前比较稀缺的海参,就可以直接从其他人那里收购。”

这次酒席上,他们了解到,老谢和老詹他们当中有一些人比较擅长潜水,经常会在外围深水区捞到一些海参,但是这玩意老外不怎么欣赏,而老谢他们才刚刚温饱,对他们来说海参远不如粉条实在。

而他们六人没有很擅长潜水的,海参收获比较少,这种情况下如果能互通有无,对双方都很有利。

计议已定,六人的酒也醒得差不多了,白雷雷、李金库甚至还眯了一小觉儿。

六人缓过神儿起来一看,玛丽、菲比她们已经将酒席的残局全部收拾停当,剩饭剩菜也都收了起来。

他们搬来一张桌子,笔、墨、纸摆上,又开始写竹简,这次不是请帖,而是招工启事。

他们打算先少招几个试试水,避免大张旗鼓引起非议,所以先招2个建筑工,2个纺织工,2个火工。

建筑工就是帮助他们盖房子打下手的,运土、找木头,简单地说就是搬砖,有过工地打工经历的优先。

纺织工主要是帮他们打麻线、织衣服的,有纺织、针织、裁缝经验的优先。

火工主要是帮他们烧陶、烧石灰、烧木炭的,这个要求能接受黑白两班倒,因为烧陶是有夜班的。

之所以先招这三个工种,主要是因为这些工作技术含量相对较低,不需要培训就能上岗,自己干的话又非常占用人力,所以最适合请人来干。

他们实行8小时工作制,4贝利是按8小时算的,如果不满8小时,按2小时1贝利折算,如果需要加班或值夜班,按1.5倍给工资。

工资日结,不拖欠,可以选择要贝利,或直接选择粉条、兔子、芭蕉等实物。

东家管饭,1顿饭1贝利,木薯粉条、一荤两素,或其它等价套餐。

启事里顺便介绍了贝利的作用,但他们只写成用来兑换东西的信物,没有提货币的概念,毕竟这种事还是比较敏感。

招工启事还是中英文各一份,让里奥他们分别送到老谢和老詹营地。

另外,他们还写了两份兑换物资的广告。

收购新鲜海参(个头不小于每斤4头),8贝利1斤,限50斤。

收购阿布罗尔宝螺,只要壳,长度不小于2厘米,1贝利5个,

出售木薯粉丝(干),4贝利1斤,2两半起售。

出售手撕烤兔,6贝利1斤。

出售酸菜,2贝利1斤。

出售咸鱼,5贝利1斤。

出售果酒,6贝利500毫升。

出售百果醇,10贝利500毫升。

出售肥皂,3贝利1块,约80克。

出售羊肠衣,12厘米款3贝利,16厘米款4贝利,20厘米加大款6贝利。

出售陶罐,容量约3升,4贝利1个。

出售风箱,30贝利1个,限2个。

出售小方桌,20贝利1个,限2个。

出售小铁锄,30贝利1个,限2个。

……

他们在每根竹简上只写一样物品,这样某一物品如果卖完了,可以单独拆下这一根,重新编一下麻绳即可,不需要重新制作整张竹简。

第二天一早,写好的启事和广告就送到了其它营地。

尽管他们提前表达过意向,这次也尽量保持低调,但还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老谢营地的好几人,以及老詹营地的多数水手,全都跑去捞海参了。

干一天活才4贝利,而一斤海参就能换8贝利,怎么想都觉得划算。

关键是人家只收50斤,晚了就赶不上这好事儿了。

换来的贝利可以直接兑换成粉丝、酸菜、肥皂、陶罐,家具等等。

两天之后,王胖子他们就收满了50斤海参。

这一点有出乎了王胖子的预料,因为他们水性一般,之前捞海参都比较费劲,产量很低,所以定价稍高一些,没想到其他人会这么积极。

后来他们等贝利回流后,陆续又收了好几波海参,暂时吃不完的全部加工成盐干海参,存起来慢慢吃。

他们发行的贝利,也顺利成为这一片海滩的通用货币,正式流通了起来。

他们将收购的阿布罗尔宝螺又加工了好几批,最终总发行量达到了800贝利。

老谢水性好,他通过潜水捞海参一夜暴富,挣了100多贝利,成为他们营地首富,地位直线飙升。

老詹和杰森他们的潜水能力都很好,十多人陆续用海参换了300多贝利,不过他们花得也很快,从六人那里兑换了一大批各种物资,包括各种食材、酒、醋、家具、陶器、铁器等等。

有了钱之后,他们也不说存起来,还集体跑到六人的营地聚餐,AA制,按照温锅宴的标准又吃了一顿,花了一百多贝利,八菜一汤自不必说,那百果醇也干了好几坛。

没办法,他们被李金库的厨艺彻底征服了。

六人的招工启事也有很多人响应,一开始的六个名额很快就全招满了。

后来他们又补招了好几人,显着加快了西厢房以及整个营地的建设速度。

这些前来应召的人,之前都在温饱线上挣扎,自从前来打工之后,不仅吃得饱了,慢慢地也攒了一些贝利,总算摆脱了生存危机。

而通过招工,六人这边解放出了好几人的劳动力,让他们去制作家具、陶器、铁器、酿酒酿醋等等附加值比较高的产品,售出后再将贝利换回来。

六人这一波操作的效果比预想的还要好,他们直接盘活了这一片海滩的经济,使众人的生活水平直线上升。

通过发行贝利,他们还掌控了荒岛的经济命脉,将所有人、尤其是有钱人,绑在了一条船上。

毕竟如果他们一倒,贝利就会变回贝壳,这些人的财富就会立即归零。

其实暗地里,也有其他人想效仿他们发行其它货币,奈何那些人根本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承诺兑现,以至于不了了之。

时间来到7月初,距离温锅宴有十多天了。

短短十几天,六人的营地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西厢房已经完工,里奥八人和老刘夫妻都住了进去,按之前的规划,男女分炕、共享厨房。

原来的两个旧屋顶,一个是六人原来住的,六米长三米宽;一个是后来给里奥他们建的,稍大些,八米长三米宽,现在已经全部修成了木屋,屋顶终于变成真正的屋顶。

两个木屋室内都有2.5米高,地板悬空,离地面半米多。

稍小的木屋当草厦子,存放不值钱的杂物;

稍大的木屋作为爱巢,分隔成四间使用,每个隔间都是2米乘3米,有独立的门,里面放一张床,还有一把带扶手、带靠背、带撑腿的躺椅,从房梁上垂下一个秋千,墙上还挂了一些道具,有皮革的,有铁的,还有陶制的。

回字型种植区的土地已经全部开垦、修整完成,种上了作物,四周扎满了篱笆。

作物中有大约三分之一是藜麦实验田,三分之一是各种草药,还有三分之一是各种蔬菜。

剩下一些边边角角的地方,用来育苗育种。

所有的手工作坊,包括打铁坊、烧陶坊、木工坊、洗沐区、科研区,全部用木头搭起了凉棚,不再露天作业了。

打谷场上晒满了各种粉丝、海参、无花果、虾皮、蛤蜊肉、海带、紫菜、扇贝丁。还有两个灶台,用来给打工的人做饭烧菜。

营地的道路也修整完成,清一色的三合土打底、碎石子铺路。

营地四周栽种的皂角苗已经长到了大腿高,再有一两个月就能挡住人了。

营地外围,周围远近的山坡上,成片的木薯苗、无花果苗、番荔枝、亚麻等等,正在茁壮成长。

早饭。

沈曼如问:“我们接下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