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你伤还没有好,先养着吧。”刘大花到底是不忍心,毕竟也是她的女儿,以前她那个样子的时候,看着生气也就狠下心了。

现在看她头上缠着包扎伤口的白布,瘦瘦的小人站在院子中,小心翼翼的看着他们,这做母亲的哪里还能狠下心。

“我已经好多了,娘,我帮你烧火吧。”说完沈离就跟着刘大花到了厨房。

三个男人回了屋子。

“你们说沈离真的变了?她可能是真的想开了?”沈寒道。

“我可不相信,就你好骗大哥。”沈良道。

“你们没发现她又开始叫我们哥了吗?”沈幸道。

“那又怎么样,反正我是不信她,你们真的相信她能改?”沈良道。

“好了,我们也没说信,只是她毕竟是我们的妹妹,要是真的能改,那就应该给她一次机会。”沈寒道。

“还是看她以后的表现再下定论。”沈良道。

沈幸点点头:“我同意二哥。”

而沈离这边,她不知道刘大花在哪里找到的米,只有两把,用水洗了一下,直接就倒进了锅里,然后添水盖上了锅盖,沈离折了两把树枝,把火点了起来。

刘大花从回来时拎着的小筐里拿出了一把野菜,洗干净之后,简单的用盐拌了一下,这时锅里的稀饭已经好了。

沈离开锅之后,盛了五碗放在了旁边的桌子上:“娘,我去叫哥哥们吃饭。”

刘大花看着她现在乖巧的样子,真希望她永远是这个样子的,不要再变回从前的那样,可是可能吗?

沈离到了门口敲了一下门,然后大声道:“三位哥哥,吃饭了。”

几人听见之后都出来往桌子那走,沈离跟在后面,等到都坐好之后,大家就开始动筷吃了起来。

看着这水多米少的稀饭,米还是糙米,之所以做成稀饭,可能是米少,再就是要是做成正常的米饭估计拉嗓子,这能吃饱才怪。

还有这么多人,只有这一盘野菜,沈离在心里叹了口气,其实现在不是荒年,按理来说老百姓还不至于饿肚子,造成他们家现在这种情况的。

一半原因是原主把东西都送了出去,一半是她的奶奶爷爷。

奶奶家有三儿一女,她父亲行二,本来他们都是在一个院子里生活的,没有分家。

可是自从她爹三年前秋闱病死之后,一向偏心的奶奶和爷爷就容不下他们了,慢慢的变本加厉,最后把他们赶了出来。

但也并没有说赶尽杀绝,她爷爷是村长,在村子的边上弄了一块地,也就是现在他们住的地方,盖了这两间茅草屋。

还分给他们一块田地,当然地也是不好的地方,剩下的就什么都没有给了。

但是一家人也没说什么,在和爷爷奶奶家一起住的日子,他们都过的十分的不开心,现在能自己出来单过,是已经很好了的。

而爷爷之所以给他们盖房又给地的,一是他们毕竟姓沈,二是怕别人说闲话。

家里的几人努力的干活攒钱,日子过的比不上别人家也还算可以,毕竟男人多,但去年的时候,原主喜欢上了秦郁,家里就开始发生了变化。

好的东西被一点点的送了出去,攒的六两银子也被原主偷去买了药材给了秦郁。

也就是那次,彻底伤了所有人的心,他们存的银子是要给沈寒交束修的,他从小就被父亲教导读书,现在他不在了,如果沈寒要想科考就必须去正规的书院读书,自己在家读是不行的。

但现在被她败的,别说束修了,就是连温饱都是问题。

吃完饭之后,刘大花刚要收拾桌子,沈离急忙拦住:“娘,我来收拾,你们去休息一下,不是还要下地呢吗。”

几人听见她说的话,看了她好半天,每个人都是怀疑的目光。

沈离没说话的任他们看,而几人没得出什么结果便回屋里午睡了。

这里地处偏南,中午实在是太闷热了,不能去地里,要不然可能会被晒的中暑,所以有睡午觉的习惯。

沈离把碗洗了,然后回到了屋里,没过一会就听见,似乎开门的声音,他们这是要下地了?

她急忙出去,看见他们已经走到了院门那里:“娘,三位哥哥,用我给你们送水吗?”

“不用了,我们带了。”刘大花晃了下手里的陶罐。

“那你们早点回来,我在家等你们。”沈离笑着挥了挥手。

四人看着她笑的灿烂的样子,都晃了一下神,同时都在想她似乎真的和以前不一样了。

沈离回到屋里坐在了床上,想着该怎么改善他们的生活,其实她的脑子里有很多的赚钱方法,但是对于现在她的情况来说都不太适合,这让她有些挫败。

她在现代的时候也是个山里的孩子,父母离婚就再也没管过她,她是和奶奶一起生活的。

可奶奶对她并不好,嫌弃她是个累赘,每天都在抱怨和骂她的父母,所以她从小的愿望就是努力读书,考出去。

后来出了社会,她的目标就是努力的挣钱,她看过很多很多的书,什么方面的都有,而且大多数都能记得住讲的是什么,这还要归功于她有一个好记性。

可现在到了这里,似乎没了用武之地。

想着沈离惆怅的出了屋子,她站在院子里往远处看了看,好多的山啊,很壮观。

对了,她可以上山里看看,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无论是找点草药还是蘑菇野菜的,都不至于饿死啊。

秦郁是个大夫,以前原主为了讨好他总是上山去采药,所以对这山里很熟悉,甚至比一些猎人还要熟悉。

想到就去做,沈离拿着一个小筐,把院门绑好就向山里走去。

当她路过村子中间的小广场的时候,发现很多人在那里乘凉,小广场是他们村里标志性建筑,因为这里有一棵百年的大树,十分粗壮且枝繁叶茂。

现在这个时候乘凉的一般都是老人或者妇人,有的人家男丁多,地也没多少,自然就不需要妇人再去地里了。

沈离知道,估计她只要一过去,这些人肯定会对她指指点点,但此时他们已经看见她,也不能再躲了。

她调整好表情,抬头挺胸的往过走,到了跟前停住,然后笑着看向了他们:“大家好啊。”

“这不沈家丫头吗,你这是要干什么去?”林婶子问。

“我去山里捡点蘑菇什么的,那我走了林婶。”

“去吧,去吧。”

还没走多远,沈离就听见几个妇人八卦起来:“你看,这老沈家姑娘,听说昨天为了偷看秦大夫摔破了头,真是伤风败俗,怎么还有脸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