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回到太极殿,杜荷拉着杜如晦找个了角落,一屁股坐在地上开始打起了瞌睡,借着杜如晦的身影遮挡着自己。

不知过了多久,只感觉有人拉扯了一下自己,睁眼一看,只见身前站着李承乾,

环视了一圈,人挡着人,已经瞧不见杜如晦的身影。

“小殿……太子殿下,找臣何事?”杜荷睡眼惺忪的问道。

李承乾拧巴个小脸,还一副傲娇的神色。

“无事,之时告祖仪式完毕了,我们这些子嗣先回来了,这大殿上又无本宫熟悉之人……”

杜荷揉了揉双眼,一副没睡醒的样子敷衍着。

“哦哦,小殿下也觉得无所事事是吧,不是说一会就要去巡视了吗?到时候应当是有些乐子看,不妨多等上一等?”

李承乾见杜荷不太想搭理自己的样子,有些焦急。

“本宫站在你面前有一炷香的时间了,你睡得倒是香,可是在这如此重要的日子,你这是不知礼数。”

杜荷一听,这要是因为睡觉被罚了,岂不是丢大人了吗,连忙打起精神头问道:“那小殿下是想臣做些什么?”

李承乾双眼一亮,连忙说着:“本宫听闻你水淹突厥之事,详细说说?”

‘这是来找自己讲故事来了。’杜荷心想:‘可恶的老杜,跑了也不告诉自己一声,要是真冲撞了皇室,岂不是罪过大了。’

“你讲是不讲?在这纠结作甚?”

“殿下稍安勿躁,臣是在想,该从哪里说起。”

“就从你准备在草原长廊坑杀草原蛮子说起,细细的道来。”

“待臣编……酝酿酝酿,话说那日,天地初开……”

大臣们闲聊着,杜荷在角落里哄着孩子,不一会,李世民回来了,整个大殿瞬间安静。

杜荷正讲到了兴头上,也没察觉身边的氛围不对,加上李承乾也在这,所以没一个大臣过来提醒,怕落了话头。

“那灵石明猴划着船,三年又三年,在海上飘着,突然之间,只见远处立着一块大石头,上面写着‘斜月三心洞’……”

整个太极殿内传来杜荷讲故事的声音,却无一人打搅,不一会,李世民和大臣们都听的入迷了。

杜荷说的口干舌燥,长舒一口气,一转头,发现从龙椅上到自己面前,竟然留出一个通道,所有大臣都在盯着自己二人。

李世民也一脸好奇的看着自己,那眼神似乎在说,你继续啊,别停。

杜荷连忙咳嗽了两声,惊出一身冷汗,连忙小声说着:“小殿下,今日就到此吧,改日再说。”

李承乾郁闷至极,刚准备叫杜荷别停,转头一看,后知后觉的察觉到氛围不对,转头看了一圈,也惊出一身冷汗。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有些惋惜的神色浮于脸上,轻咳了两声,众人这才回过神来。

“朕于今日登基,将欲大赦天下,众卿可有疑议?”

“臣等并无异议,陛下英明!”

李世民对着张阿难使了个眼色,张阿难连忙取出一份帛书,站在台阶上念了起来。

‘乾道统天,文明於是驭历大宝曰位,宸极所以居尊。在昔勋华,不昌厥绪……’

盏茶的功夫,一份《禅位皇太子诏》念完,李世民振臂高呼:“随朕巡视,今日朕登上皇位,大赦天下,普天同庆!”

众人再次行礼:“随陛下!”

杜荷跟在众人身后,小心翼翼地走着,心中却是波涛汹涌。

刚才他讲故事太过投入,以至于没有发现众人都在听他说话,这让他的心跳到现在还没有平复下来。

他偷偷地瞥了一眼李世民,只见李世民面色平静,但眼中却闪烁着光芒,似乎对刚才的故事还意犹未尽。

杜荷心中暗自庆幸,幸好自己没有继续说下去,否则万一触怒了皇帝,那可就是万劫不复了。

跟随在李世民身后的李承乾也是一脸的后怕,他刚才差点就叫杜荷继续讲下去了,现在回想起来,也是一阵心惊。

他偷偷地拉了拉杜荷的衣角,轻声在他耳边说着:“待明日,本宫叫人去接你,咱们故事还没讲完呢。”

杜荷摇了摇头:“殿下,这些时日臣还有些事要做,待臣闲暇之时,将这故事写成个话本子,到时候给殿下送过去如何?”

“也行,有劳爱卿了。”李承乾学着李世民的样子,拍了拍杜荷的肩膀。

一行人出了太极殿,来到了长安城的街道上。街道上早已是人山人海,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欢呼不已。

走在外围的太监则是边走边扔着赏钱,铜板纷飞,百姓们哄闹的抢着。

“陛下陛下,你看看小女子姿色如何?能否到宫里给陛下当个妾?”

李世民站在马车上,朝着百姓挥着手,大喊着:“朕刚登基,后宫之事待日后再说!”

又一个小姑娘在边上大喊道:“陛下陛下,小女子会些针线活,能否到宫里当个女官?”

李世民扯了扯嗓子:“女官之事,到时候有专人负责,尔等多看看官府发布的公告。”

“陛下陛下,小的天生神力,怎么能为大唐出一份力?”

“去参军。”

正此时,一身材魁梧,身高六尺有余,虎背熊腰,站在路边都压了禁卫军一头的女子高喝:“陛下,妾身可否能进宫当个嫔妃?”

周围百姓立马议论纷纷,热闹的场景都冷了几分,李世民有些头疼,大喝道:“这是谁家女子?有这身子,不送去从军?”

一番话,引起百姓们哄堂大笑,气氛倒是又活络了起来。

一个时辰很快就过去了,待巡视一圈回到宫内,众大臣都在等着下一步。

李世民嗓子嘶哑,有些说不出话,旁边小太监连忙送上来一杯热茶给他润润嗓子。

“今日朕登基,准备把这年号改为贞观,从明年元月起,定为贞观元年。”

见众人无意见,李世民轻咳了一声,接着说道。

“朕有些用着顺手的人,身负功劳无数,都是跟着朕一步步走上来的,众爱卿准备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