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嬷嬷真是欣慰极了,有时候高嬷嬷都会在心里感慨,八爷虽然跌了大跟头儿,但是却也因此让八福晋有所长进了,所以这跟头跌得也算值了。
直到今天。
什么性子越来越好?八福晋的性子压根儿就没变过!
还什么体谅人?
她体谅个屁!
今天但凡出点事儿,她这条老命就甭想要了!
是啊,她还有着身孕呢,若是出个好歹,八爷多难过多失望……
甚至八爷可能就此消沉,都没有坚持走出低谷的动力了。
所以为了两个无知妇人,她根本就犯不着!
还好有高嬷嬷提醒。
八福晋一边暗道侥幸,一边竭力压下火气,再不理会五福晋跟九福晋,然后就起身头也不回地往外走。
“奴婢告退!奴婢告退!”
高嬷嬷忙不迭冲五福晋、九福晋福身行礼,又远远地冲三福晋福身行礼,然后便赶紧跟在八福晋身后。
待到八福晋出了门,五福晋这才收回毫不掩饰的嫌弃的视线,然后继续跟九福晋说话。
“好好儿给八福晋引路。”三福晋吩咐侍婢跟上去伺候八福晋,没得她走错了道儿,抑或是自己抽风跌了跤什么的,到时候出身反倒要怪到他们三爷府的头上。
“是,奴婢遵命。”
侍婢福身退下,三福晋也收回了视线,然后压低声音跟福晋道:“就没见过这么讨厌的。”
对此,四福晋也是深有感触:“她讨厌也不是一日两日了,多少年都这德行。”
可不是嘛,当年大阿哥的周岁宴上,八福晋的骚操作,福晋能记一辈子呢。
四福晋这吐槽那是绝对发自内心,一边说着,四福晋一边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儿,她同三福晋一向交好,在三福晋面前倒不会拘着。
四福晋这真情实感的白眼儿,引得三福晋不由抿了抿唇,可旋即又伸手轻轻拍了拍四福晋,然后小声提醒道:“你也要当心些,仔细她过些时日去你们府的开园宴上撒野!”
“是,多谢嫂嫂提醒。”福晋忙不迭感谢三福晋的好意。
抿了口茶,三福晋的目光落在窗下正同田侧福晋、七福晋还有十福晋说笑的维珍,顿了顿,压低声音跟福晋道:“你们府上的这个李氏倒是有能耐。”
可不是有能耐嘛。
田侧福晋也就罢了,七福晋跟十福晋都上赶着找李氏套近乎呢。
谁不知道十福晋出身是一众福晋里面最尊贵的。
八福晋仗着自己是已故安亲王岳乐的外孙女,自认出身显赫,不是别的福晋能比的,一贯眼高于顶,实际上跟人家十福晋那还是差距不小的。
十福晋人家可是郡王之女。
不过十福晋出身蒙古,汉语满语都不算利索,再加上自矜身份,所以一贯跟其他福晋少来往。
却不想,这一次倒是跟李氏有说有笑的。
三福晋对此颇为诧异:“她们是怎么说到一块去的?”
福晋的视线也投了过去,然后淡淡道:“太后时常要大格格入宫陪伴,所以李氏跟大格格一道学了蒙语,想来李氏蒙语说的不错,才能跟十弟妹说到一块吧。”
三福晋闻言,顿时心情复杂,又从头到脚打量一番维珍,然后压低声音跟福晋道:“这个李氏实在是不简单,妹妹你可一定要小心提防。”
一个田侧福晋就让她如临大敌,做梦都是被田侧福晋取而代之,可是跟李氏比起来,田侧福晋又算得上什么?
三福晋真是为福晋忧心。
福晋呢?
福晋也只能在心里一声叹息。
……
一到地方就有好戏上演,而且还是八福晋倾情主演,维珍自然看得津津有味,就是八福晋退场太快,没有看过瘾,维珍免不了有些遗憾。
只是很快,维珍就没工夫遗憾了,因为七福晋跟十福晋一前一后主动坐了过来。
七福晋先到一步,行至维珍面前福身行礼:“妾身见过嫂嫂!”
维珍忙不迭放下茶杯,伸手扶了七福晋起来:“福晋无需多礼,咱们坐下说话。”
七福晋在维珍对面坐下,没有着急跟维珍说话,而是看向了一旁的田侧福晋,似有难处,田侧福晋会意,旋即放下茶杯,含笑道:“妾身出来时间久了,怕是小阿哥要闹了,妾身要回去一趟。”
七福晋登时一脸感激,还起身目送了田侧福晋走,然后这才重新坐下看向维珍,一张嘴就带着微微的讨好。
“前些时日,咱们府上的那拉氏一声不吭地就要登门造访,实在是莽撞不成体统,定是叫嫂嫂为难了,妾身一直想着当面给嫂嫂赔个不是,还请嫂嫂莫记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