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前原是看不上良嫔这样怯懦的性子的,只是看在八爷的面子上,她又只能忍耐,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她很抵触跟良嫔接触。
在自从出了张侍妾落胎暴毙的事儿之后,良嫔对她倒是不怯懦了,倒是开始对她摆起婆婆款儿来了,态度强硬异常,就算有八爷从中调和,良嫔也是只许她入长春宫,但是却断不许她近身伺候。
所以八福晋在良嫔那里坐了很久的冷板凳。
就八福晋一贯的性子,记恨良嫔是必然的,还是那句话,看在八爷的面子上,她才会一味儿忍耐。
结果就出了这档子事儿。
良嫔娘娘被认定是“凶星”,八爷因此受牵累,跌了这样大的跟头,照理说,八福晋对良嫔应该加倍记恨,甚至是暗中盼着良嫔早点去死没得一味儿连累八爷下去。
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这回八爷受到的打击是巨大,八福晋自然也受连累,眼看着到手的王妃变成鸭子飞走了,往后在一众妯娌面前,自然是抬不起头来。
但是福祸相依,她跟八爷的感情却与日俱增,在八福晋心里,八爷的心可比什么王妃之位来的重要。
再说了,王妃之位还不是迟早的?
万岁爷再生气,说到底气的还是良嫔,可八爷却是万岁爷亲生的种儿,这回八爷是错过了大封皇子,矮了一众兄弟一头,用不了几年自然就能赶上来。
所以,她并不着急。
但是一下子拥有跟八爷同甘共苦的机会、八爷人生中最终身难忘的几年光景,她心里是有庆幸的,也很珍惜。
所以对良嫔,她其实并没有从前的怨恨,倒是生出些爱屋及乌的感受来。
又或许,是即将要做额娘了,所以心肠也变软的缘故吧。
“额娘,八爷什么时候哄过您?妾身也不曾有啊,”八福晋柔声宽慰,“倒是八爷如今对您挂心得不成,日日都得听到您身子无恙,他才能心安,额娘,你打算要让妾身今日回去如何跟八爷回话?难不成让妾身诓骗八爷不成?”
良嫔摇摇头,哑声道:“额娘明白了,额娘……额娘只是害怕牵累你们。”
“那就养好身子,您身子康健,自然就没有牵累这么一说了,要不然我跟八爷总是放心不下。”
良嫔闻言,默默点点头。
“早膳肯定还没用吧?妾身这就让人送来,额娘稍等片刻。”
一边说着,八福晋一边唤了高嬷嬷进来,仔细吩咐,从良嫔用什么膳,几时吃什么药,到给良嫔准备的药膳,又吩咐打水进来给良嫔擦脸。
“对了,把脂膏也拿进来。”
良嫔这些天没少哭,再加上春日天干,所以脸都微微皲了,洗过脸之后,最好厚厚地涂一层脂膏。
“是,奴婢遵命。”
“还有这就把从府里带来的阿胶给炖上,这就去吧。”
“是,奴婢告退。”
听着八福晋桩桩件件仔仔细细地吩咐,良嫔心里又是一股子酸涩翻滚,她紧紧握着八福晋的手,再开口,声音又哽咽了起来。
“好孩子,从前……从前是额娘错怪你了,以为你是个心毒手辣不能容人的性子,因此额娘还……还每每冷着你,如今额娘知道你是个好的,额娘……额娘实在悔不当初,你别……别生额娘的气。”
良嫔娘娘这字字句句都是发自肺腑,她是真的后悔啊。
当时明明没有八福晋害张侍妾小产以及害张侍妾一条命的铁证,可是她就凭着自己的猜测,认定八福晋就是害她孙子的真凶,因此对八福晋厌恶至极,从那之后,更是给了八福晋许多难堪。
如今她遭遇这场飞来横祸,任谁对她不是避如蛇蝎,生怕被她沾染了晦气,按说在她这里受了那么多委屈的八福晋,这时候应该避开的,但是八福晋却没有,非但没有,还日日入宫侍奉床前。
要不是没有八福晋见天露面,如今谁还会管她?宫里最不缺的就是落井下石之辈,就算是贴身伺候她的侍婢,若不是领着八福晋大笔赏赐,会用心服侍她?
儿子自然是孝顺的,只是这个时候,儿子又实在不能为她出头。
尤其是在前两日,早朝之上,万岁爷明着给九爷册封贝子爵位,暗中又狠狠敲打八爷之后,八爷就更要夹着尾巴做人了。
不仅如此,八爷这回是真的病了,上回多少有装病的成分在,但是这次早朝受了刺激,等撑着回到八爷府之后,八爷就再也忍不住口吐鲜血不止,当时就把石剑给吓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