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尽管在这次交易中郑东来的贡献并不显着,但李青深知他真正的实力。更重要的是,除了销售苏国的水果,李青急需找到合适的奉天水果作为货源。在这方面,郑东来能发挥无可比拟的作用。他在奉天水果行业经营多年,对何时何地产何种水果了如指掌。

因此,李青决定拉郑东来一起做水果生意。商量妥当后,李青慢慢说:“如果这次樱桃销售顺利,我们就得考虑下一批水果了。只是……”见李青有些迟疑,郑东来连忙问:“只是什么?”李青回答:“我只是还没找到合适的供应商。苏国有优质的水果,但我们目前缺乏可以交换的水果。”

郑东来闻言大笑:“哈哈,我还以为是什么大问题呢!这不简单!”他看向李青:“李总,你需要哪种水果,我去搞定!”李青确信找郑东来做搭档是明智之举,他说:“上次的尖把子梨就很好,只是货源难找。”郑东来微笑:“你是说安山的尖把子梨?”李青点头:“对,我们收购时,村民说尖把子梨几乎都被预定了。还好有一批瑕疵品没卖出,不然就没有这次交易了。”

郑东来笑道:“确实,这尖把子梨因名气大,仅安山附近十几个村子种植,数量有限,所以每次都早早被预定完。”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巧的是,我这次正好预定了一个村子全部的尖把子梨。”李青闻言大喜:“太好了!对苏国的贸易,你能提供多少尖把子梨?”郑东来想了想,说:“李总觉得……五车如何?”五车相当于十几万斤。

尽管郑东来手中的尖把子梨不止这些,但他毕竟有自己的水果生意,与李青只是暂时的合作关系,自然不会倾尽所有货物。李青听后略加思考,随即点头同意:“好,那就太棒了。”实际上,李青觉得五车的量稍显不足,但他也理解郑东来需要经营自己的生意。因此,他对这个数量并未提出异议。郑东来对只拿出五车心感歉意,主动问道:“除了尖把子梨,李总还打算运输哪些水果?”李青沉思片刻,答道:“我发现苏联那边更倾向于梨桃苹果这类典型的北方水果。”郑东来闻言微笑:“那太容易了,现在正是桃梨成熟的季节。安山的尖把子梨之外,银州的黄桃和东镇的鸭梨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这两种水果的知名度极高,连不常去菜市场的李青也知道。李青点头:“这两种的确不错,有货源吗?”郑东来回答:“鸭梨我这里能找到,而且正好是半熟状态,现在采摘装车,到苏联时就差不多熟透了。”原来,鸭梨成熟后保存时间很短,一旦开始腐烂,很快就会蔓延。所以,鸭梨通常在未完全成熟时就被采摘,然后通过物理方法催熟,即所谓的“捂熟”。这种特性正适合运往苏联,甚至无需额外保鲜措施。李青点头:“可以,鸭梨在苏联应该很少见,运过去应该不愁销路。”郑东来笑道:“鸭梨的问题我来解决,出发前我会联系好,现摘现装车。”他停顿了一下,又有些困扰地说:“只是……鸭梨我可以搞定,但黄桃得李总你自己想办法了,我只能提供一个地址,因为我没做过黄桃生意。”李青点头应允。确定下一次的水果运输后,李青笑着对郑东来说:“郑总,既然已合作,有些事我们事先说清楚。”郑东来的神情变得严肃,他知道李青要谈到金钱问题。合作的核心自然是为了赚钱。李青缓缓开口:“我们的合作,我考虑了两种方案。一是双方共同出资,利润按出资比例分配。另一种是我来主导,赚到的钱给你分红。”

根据你的提议,如果投资失败,所有损失我来承担。

两种选择,郑总,请你考虑一下。”

郑东来听见,不禁陷入深思。

李青提出的两种方案各有优劣。

选择第一种,意味着两人同舟共济,盈利共享,亏损共担。

此外,郑东来还需在这项生意中投入时间和心血。

毕竟,仅出资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反之,若选第二种,郑东来的收益虽会减少,但至少不会赔本。

经过一番思考,郑东来决定:

“李总,你也清楚,我自己的生意需要大量精力和资金,所以我倾向于第二种。

这样我只需在供应链上提供支持,包括苏国水果的零售,我也可以参与。”

李青闻言,点头表示赞同。

无论郑东来是否深度参与,对李青都有利有弊。

因此,不论他选择哪种方案,李青都有相应的经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