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雨神手记 > 第65章 死后盛名(3)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从最初的盛名到落魄只用了短短几天时间,归来后的李丞誉再也没有当初的意气风发,他的眼神中充满着一种说不出的疲惫。

或许我是为数不多理解他的人,李丞誉再次找到我,向我述说起近日的苦闷。

“每次走向演讲台时,我都有一种错觉,仿佛那个人是我,是我成名了,而不是弟弟,但现实却狠狠踢了我一脚,我只是晟铭的影子和替身,读者和观众同情他的遭遇,钟爱他的文章,而我就像梵高的哥哥提奥,人们只能看到梵高耀眼的光芒,而忽视不断支持着光芒不熄灭的人。”

看见他眼里的落寞,一时间我也不知道怎么做,如果换做是我,这样的事情我同样无法忍受,因为这一切光环都不属于我,而还要被迫接受,更何况那还是亲人临死前的嘱托,是更加不能辜负的。

对于李丞誉而言,他人的名望更像是一个囚笼,我能够理解他的感受。

因此,我只能劝慰道:“你已经为你的弟弟做了这么多,我想他一定会泉下有知,无论如何,你只能栖息在他的光环之下,这是很无奈的事情。”

说着,他又喝了几口酒,心情更加郁闷了几分,突然,他的神情变得十分认真。

“如果这些作品都是我写的,我才是真正的李晟铭呢?”

他这样严肃的语气让我心头一惊,我已经搞不懂他在想什么了。”

我朝他笑了笑说道:“这怎么可能,晟铭已经去世了。”

他突然抓紧了我的胳膊说道:“如果我说的是真的呢?这本书每一个字都是我的心血。如果没有晟铭的死,没有他的悲惨经历,这本书还有如今的成就吗?”

我只把这当做成他醉酒的胡话,或许他只是不甘心做光环下的影子人,不想做弟弟的替身,才说出这样的胡话。

我长叹一口气,勉强应付道:“假如没有这些经历,这本作品说不定真的会埋没,这与作品本身的风格有关,现代社会节奏过快,人们大多浮躁,更加追求短平快的内容,短视频就是最好的例子,能够真正静下心来看书的人越来越少,对于这种节奏慢热,或者内容偏晦涩的小说,其实受欢迎程度不高,这本书之所以能活,作者的身世倒成了人们强烈关注的话题,很遗憾...”

李丞誉晃了晃手,打断了我的话,借着酒劲接着说道:“哈哈哈,其实这些我都懂,《纵火的普罗米修斯》本身就不是一部迎合读者的作品,这注定它的孤独和小众,注定无法出名,所以我坚持让晟铭在最后的时间记录自己的生活,用自己悲惨的身世作为作品的宣传...”

“所以你开始就明白了这一切...”

我惊讶地望着他。

“对,晟铭写了十多年小说,从未出名,我相信如今这一切都是他渴望的,那么我就一定要实现他的理想,不惜一切手段...”

说着,他的目光露出一种笃定。

沉默了许久,他苦笑似地说道:“可惜他没能享受到这种鲜花与掌声,倒是我承受了不属于我的一切,这种错位的感觉你能够体会吗?”

“或许吧,这份不属于你的荣耀终究会让你不踏实。”

“所以我决定,等晟铭所有作品都出版了之后,我将再也不会出现在公众面前...”

“但愿吧,祝你好运!”

最后的话语他是如此的牵强,我知道他的心情一定很复杂。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逝去的人热度开始慢慢降低,李丞誉在公众面前出现的次数也越来越少。

实际上没多久,提到这本小说的人也越来越少,我的心底里总是会涌现出一种难以言喻的伤感。

李晟铭想让这本小说永远流传下去,这样的想法未免太过于天真,在这种快节奏的时代,经典名着都要被世人所遗忘,更何况是一个并不资深,还靠“卖惨”博取同情的作者。

期间李丞誉给我发来了剩余小说的出版进度,出乎意料的是进展不太顺利,因为《纵火的普罗米修斯》热度降低,连带着销量也开始降低,所以前期的作品一直被天南出版社卡着。

随之而来的是另一件事情被扒出来,时隔多日,李晟铭竟有了新的消息,我的心头一惊,看到了那篇自媒体的文章,和里面的推论。

这篇文章的阅读量已然超过了十万加,里面有很多短视频的截图,标题竟然是《史上最惨作家,在弥留之前疑似遭受暴力...》”

那些视频于我而言并不陌生,曾经在短视频上面刷到过,只不过那时他已经不能讲话,每次关注到他的动态都是底下的文字介绍,还有自己的作品链接。

由于他的脸早已经毁容,因此分辨不出他面部的表情,镜头里的确会出现另一个身材有些肥胖的人,那个人自称他的哥哥,接触李丞誉之后我才知道那是他。

文章里放了很多截图,大部分是从李晟铭生前的短视频账号上截图而来的,有的截图甚至放大了。

在肩膀,脖子,部分手臂还未烧伤的地方,能够看到捆绑,勒痕,划伤的迹象,如果不是细看,还真容易把这些伤痕与烧伤联系在一起。

在那张模糊的脸上看不出痛苦的表情,但在那浑浊的眼神中似乎流露出一种沉重的绝望,我不知道这流露出的是否是对死亡的恐惧,或者真的是有人虐待他?

我不敢看底下的评论区,下面彻底炸锅了,一边有人怀疑发文章的人还想借死人炒作,为了流量不择手段;另一边属于“名侦探派”,说博主所言其实,观察仔细,当然下面还有一部分极端者甚至怀疑起了李晟铭的死因。

有不少人甚至怀疑虐待者正是李丞誉,他的亲哥哥策划了这一切,目的是想借着弟弟的名头攫取利益。

评论区触目惊心,此时我最担心的当然就是李丞誉,如果他看到这篇文章,将会承受怎样的流言蜚语?

更糟糕的是,这篇文章很快就发酵了,被很多人传播转载,还有大V和媒体账号,这样的传播速度是令人始料未及的。

我立即拨打了李丞誉的电话,却怎么联系不上,这件事竟朝着越来越难以预料的方向发展着。

李晟铭的死因很快成为了人们争相讨论的话题,讽刺的是《纵火的普罗米修斯》再次借此热点大火了一把。

由于网上的讨论过于激烈,此事还引起了警方的介入,从网友的推测到官方的通知,这其中的间隔很短。

现在我什么都做不了,有时间我会尝试主动去联系李丞誉,在此种风口浪尖的时刻,他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不见踪影。

这个时候也更加印证了网友的猜测,他这是畏罪潜逃,难道李丞誉为了出名真的一手策划了弟弟的死。

如果真是这样,那岂不是谋杀?

既然这件事我无能为力,那只得尽早抽身,我打算尽快拿到提成,然后离职,却从冯广的口中得知,这件事情并未结束。

“为什么,李丞誉人都联系不上了,这个策划案还不能结束吗?”我愤怒的质问冯广,因为我迫不及待的想要离开聚美。

说着,冯广递给我一份文件,上面是策划案续约的合同,被委托人李丞誉打算继续和聚美合作,直至出版完李晟铭剩余的三部作品,而这次的策划费用竟然高达50万。

“别急嘛,剩下的做完你将获得10%的提成,也就是5万块,前面的你都做成功了,后续的三本长篇小说对你来说想必一定很简单吧。”

”冯总,这件事我想我做不下去了,现在外面闹得沸沸扬扬,说李丞誉曾虐待弟弟,还有人怀疑他是杀人犯,难道我们真的要趟这浑水吗?”

冯广的脸色不变,反而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说道:“对于我们来说,这又是一个热点事件,何不好好利用?客户这次可是支付了一半的定金。那些风险又算什么呢?如果真的被牵连,我们可以说并不知道这件事...”

听到他大言不惭地侃侃而谈,我耐不住打断他的话:“你说的这些都没用,现在都联系不上客户,我能做哪门子策划?”

冯广哈哈一笑说道:“你难道真的以为李丞誉失踪了,还有最先开始发那篇文章的人,你有想过是谁发的?”

突然我的心头一震,《史上最惨作家,在弥留之前疑似遭受暴力...》这篇文章有着很强的诱导性,还有众多细致入微的截图,文章底下的诸多观点十分相近。

我早就该想到了,这一切都是策划,因为李丞誉的热度随着时间降低了,要想获得更多的热度,必须有新的,令人震惊的事件发生。

“所以,这一切都是你们的策划,目的是为了李晟铭剩余三本未出版的小说?”

冯广的脸上露出一丝玩味般的笑容继续说道:“我还以为你是一个聪明人,结果你连这一点都没有看出来。”

此时我顿感被这一群人给耍了,转而质问道:“你们就不怕玩火自焚吗?”

冯广拍着我的肩膀,推了推那黑框眼睛说道:“做任何事情都是有风险的,在这个流量和热点为王的时代,想要让众人一直关注一件事,实在太过于困难,所以要学会掌握方法。”

“就算获得了争议,获得了热度,但这也不是长远的。”

“你管那么多干嘛,既然我们收了客户的钱,那就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从冯广的眼中,我看到的永远都是利益至上,这纯粹就是一副商人的做派。

“那我什么时候可以再次见到李丞誉,我必须要和他说说我的看法。”

“宇慎,你还不明白吗?这件事是以损害客户的名誉作为代价,在这个阶段,出于策划的需要,这个项目做完之前他是不可能再出现的,此时他正处于风口浪尖,因此剩余三本小说的手稿我会交到你的手上,现在你就是委托人了!”

这巨大的转变让我彻底懵了,我一时间竟然不明白这样做的用意,转而问道:

“为什么要交给我?”

“客户现在陷入舆论风波,还有警方介入调查,你觉得他还敢出面吗?交给我们其实就是交给专业的机构运作,在这整件事中,最无辜的最惹人同情的人就是李晟铭,类似于虐待的话题更能够俘获观众的同情心,趁热打铁,稍加运作,这三本小说出版,一发行就能大火,所以我才说这件事很容易,你的任务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接替李丞誉...”

听到最后,我才了解到冯广的目的,这无疑让我陷得更深。

见我犹豫,冯广补充道:“你如果还在纠结,这次我把提成加到8万,你需要做的并不多,只需尽可能的上电视媒体曝光这些还未出版的三本书。”

“为什么一定是我?”我的内心充满着极度的不安问道。

“年轻人,不要犹豫了,5万块就你的能力两年都攒不到。”

钱是我的软肋,在冯广的软磨硬泡下,我还是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冯广给周志远下达了命令,他全权负责这个案子,舆论的方向很快就确定了,那就是雇佣一批博主,大肆批驳李丞誉,然后唤起大众对李晟铭的更多同情,等热度到达顶峰,我这个职业的委托人将和出版社再次谈合作,商量发行事宜,并且参加各种活动曝光剩余的三本书。

时间过得很快,这个过程其实并不复杂,全程我都作为一个工具人,不得不说这样的谋划非常奏效,三本小说很快得以出版,从发行的数据和商业合作费用上看,这三本小说的价值和影响力一点都不输于《纵火的普罗米修斯》。

频繁的上颁奖台,出席各种活动和媒体,被聚光灯包围,我间接承受了李晟铭的名气,从内心里渐渐涌现出一丝渴望,为什么这些小说不是我写的,为什么享受鲜花与掌声的是一个不存在于这个世界的人。

同样身为悬疑作者的我内心出现了一种嫉妒和扭曲,凭什么这一切不属于我?

我渐渐理解李丞誉的那些酒后胡言,突然有那么一刻冒出一个古怪的想法。

假如,李丞誉说的都是真的,那些作品不是李晟铭的,而是他哥哥写的,而弟弟只是被利用。

那将是一种怎样令人恐惧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