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快穿:在狗血的全世界路过 > 第160章 成为清冷的美人佛子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0章 成为清冷的美人佛子2

三日后,灵宝寺住持圆寂。

灵宝寺的空寂佛子暂代住持之位,掌管寺庙大小事务。

"请用。"

"多谢小师傅。"

咸州王刺史接过小和尚递过来的茶,在饮茶的间隙,透过蒸腾的雾气抬眸望了一眼那座于一侧的俊美佛子。

那委实是位过于好看的人,宛若玉般,周身气质通透。

一如诗中所言"立如芝兰玉树,笑如朗月入怀"。

这张脸别说是在咸州这种地界,即便是在京中,想必也无二人可与其相较。

但这份出色的相貌之下,是否有着可观的实力?

前任住持乃能人之士,咸州位处偏僻,山丘环绕,丛林密布,多妖异祸乱,这么多年皆由前任住持带领寺庙僧人平乱镇灾。

如今前任住持圆寂,这位年轻的佛子,又有几分实力,王刺史还不得而知。

只希望这佛子的能力同他的外貌相衬,不枉费他爬过山中小路,奔波而来的这一趟。

"王刺史,可是茶水不合口味?"

冷冽的声音唤醒了王刺史纷飞的思绪,王刺史搁下手中的茶杯,道:"灵宝寺的茶叶经佛光洗礼,自有风味。方才只是一时走神,在想空寂师傅这般年轻,便有如此实力,真是英才。"

裴郁指尖托起茶杯,指腹摩挲过杯身,淡声道:"王刺史有话不妨直说,出家人不打诳语。"

王刺史"……"官场之上带下来的毛病,给点儿面子,当听过就行。

王刺史咳嗽两声,清清嗓子说明了自己此次来的目的。

"空寂师傅,可曾听过咸州十二年前发生的'水鬼婴孩'案?"

裴郁摇摇头:"不曾听闻,空寂至灵宝寺尚不足十二年。"

"这事还是了空住持所办……"

了空便是灵宝寺的前任主持。

十二年前,咸州出现了大批七八岁左右的孩童失踪的事件,且失踪的都是大户人家的孩子,到官府报案的人几乎踏碎了官府的门槛,一时之间,满城慌乱。

此时被推到舆论顶峰还是因为咸州首富张百万的独子于家中倏然消失,张百万的妻子声称自己亲眼看到了一只长着九条尾巴的白狐叼走了她的儿子,而后便如同失心疯了一般整日在街上抓过别人家的孩子瞧。

九尾白狐偷孩子,这种充满了灵异色彩的故事很快就在咸州这个小小的地界迅速蔓延开来。

百姓闭门不出,商户出现连锁问题,迅速倒闭,咸州的经济出现了巨大的危机。

而与此同时,借此灵异事件想要大捞一把的道士法师横空出世,声称可以辟邪除药,只是一张符纸便可以卖到一锭银子。

此事过于轰动,远在千里之外的天子知晓咸州之事之后大为震怒,勒令咸州官员半月之内查明此事。

王刺史无奈之下找到了了空住持,经过三天三夜的法事,总算是抓到了罪魁祸首。

裴郁听到这儿,道:"所以当年,真是一只九尾狐?"

"可不是么!"王刺史比划了一下当年那只狐狸的大小,颇为兴奋:"那只狐狸,有这么大!"

裴郁目光落在他比划的大小上一瞬:"所以刺史此次前来,是因为咸州又出现了此类案子?"

王刺史叹一口气:"是啊,半月前孙司马七岁的幼子外出玩耍时离奇失踪……十日前南街贾商人的长女采花时不知所踪……五日前……而现在……"

"距离每一个孩子失踪的规律,还有两日。"裴郁补充。

王刺史苦不堪言地点头:"实不相瞒,我们只能从这些仅有的线索拼凑出一些动手的可能时间,但具体会是哪些孩子,这并不能确定下来。"

裴郁:"那刺史为何会觉得是狐狸作祟?当年作恶多端的九尾白狐已被了空住持所擒,刺史可是发现了什么新的证据?"

王刺史闻言匆忙点头,随后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献宝似地递到裴郁手心。

"空寂师傅请看。"

布包内是一缕乳白色的白毛和一小片布料。

布料入手奇特,仿若丝绸,却更坚韧。

"此布料和白毛都是从第二个孩童的失踪现场所得,白毛经专人辨认,确认是狐狸身上所掉落。

而这布料却极其奇怪,这布料的织法繁琐,非京中技艺高超的绣娘不可得,但布料之上却又染着阵阵奇香,香味独特,在下略懂香料,也便得知此香料乃是西北特有的麝身上所取得炼制。"

王刺史:"空寂师傅,此事过于离奇,不论是人为还是妖兽,在下都期望空寂师傅愿出手相助,协助官府侦破此案,以守护咸州的宁静。

此事了结,在下愿上报朝廷,以为空寂师傅求得该有的名望。"

"刺史放心,此事空寂定会查明真相。"

随后裴郁缓缓站起身,袈裟之下的身形挺拔如松。

他迈步向门外走去。

王刺史愣了神:"空寂师傅这是去往何处?"

裴郁停下脚步,侧目道:"收拾行囊。"

年轻俊秀的佛子立于明亮的阳光之下,周身仿若镀上金光。

他白皙纤长的手指之上盘绕着一串佛珠,佛珠光润色泽鲜亮,同肤色碰撞出鲜明色差。

王刺史没想过裴郁会这么快便动身,面上喜悦道:"那空寂师傅可要带上寺庙内的什么弟子?"

随后王刺史就看到那逆光而立的佛子露出一抹浅淡的笑意。

"空寂一人前往,便可抵百万人。"

佛珠轻响,袈裟被清风吹扬,宽大的袖摆轻动。

竟是如此的意气风发,少年张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