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在兼职结束后,整个人像是被抽去了紧绷的弦,彻底松弛下来。老式宿舍的窗户上爬满岁月的痕迹,铁栏杆锈迹斑斑,玻璃上还留着往届学生用油性笔涂写的模糊字迹。
清晨的阳光如碎金般透过斑驳的窗棂,温柔地倾泻在九月的床铺上,照亮了枕边那本翻旧的《瓦尔登湖》。床头的闹钟固执地第三次响起,尖锐的铃声在寂静的宿舍里回荡,震得墙面剥落的墙皮微微颤动,却丝毫未能打破九月的酣眠。
同寝室的芳芳早已利落地收拾好发传单的装备,红色的鸭舌帽歪戴在头上,胸前挂着印有促销标语的绶带。她对着镜子仔细整理着略显凌乱的刘海,用一次性皮筋将马尾扎紧,最后对着镜子里的自己露出一个鼓劲的微笑,帆布包的拉链在拉动时发出“哗啦”的脆响。
房门关闭的瞬间,走廊外渐渐远去的脚步声,仿佛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回响,丝毫未能惊扰九月的美梦。她蜷缩在印有碎花图案的被窝里,均匀的呼吸声与窗外槐树上传来的鸟鸣声交织成慵懒的晨曲,偶尔还能听见远处教学楼传来的零星施工声。
直到阳光悄然爬上她微蹙的眉梢,在眼皮上投下暖融融的光晕,九月才迷迷糊糊地睁开双眼。朦胧中伸手摸过枕边的手机,屏幕上刺眼的“9:47”让她忍不住嘟囔着伸了个懒腰,后背撞到床头铁架发出“哐当”一声。
她不急不躁地坐起身,蓬松的长发随意挽成一个歪歪扭扭的丸子头,几缕碎发调皮地垂在脸颊两侧,沾着枕头上细小的绒毛。随手从床头柜抓过一包饼干,塑料包装袋的窸窣声惊醒了窗台上打盹的灰鸽子,扑棱棱的振翅声与饼干碎裂的脆响在寂静的宿舍里格外清晰。
对于九月而言,将早餐与午餐合二为一早已成了假期特有的仪式感。少了赶早课的匆忙,这份迟来的“早午餐”反而多了几分从容。她盘腿坐在床上,望着窗外摇曳的树枝发呆,脑海中开始盘算:是去常光顾的面馆来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听老板用方言吆喝“宽汤细面”;还是尝试新开的馄饨铺子,看老板娘用竹片挑起晶莹的肉馅?想到这里,嘴角不自觉扬起期待的笑意。
晨光透过纱帘在地面投下细碎光影,此刻的宿舍仿佛成了独属于她的小天地,没有闹钟的催促,没有课业的压力,只有饼干的香甜与对美食的憧憬,为这个普通的清晨镀上一层惬意的柔光。
假期的校园褪去了往日的喧嚣,像一位卸去浓妆的女子,露出宁静的本色。主干道两旁的银杏叶还泛着青黄,零星飘落的叶片在路面堆成不规则的形状。
图书馆却依然敞开大门,成为留守学子的精神港湾。得知自习室照常开放的消息,九月心中一阵欣喜,她迅速将备考英语六级的教材、活页笔记本和印着猫咪图案的水杯塞进帆布包。帆布鞋踩在石板路上,发出轻微的“哒哒”声,惊起了路边草丛里的几只麻雀,扑棱棱地飞向远处的树梢,翅膀掠过尚未凋零的紫藤花架,抖落几片干枯的花瓣。
推开自习室的木门,一股夹杂着油墨与纸张气息的静谧扑面而来。室内的空调发出轻微的嗡鸣声,出风口凝结的水珠偶尔滴落在金属窗框上。零星坐着几位埋头苦学的身影,后排男生翻书时书页摩擦的窸窣声、前排女生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编织成轻柔的学习协奏曲。
九月踮着脚尖穿过过道,目光扫过排列整齐的桌椅,最终停留在靠窗的空位——那里的阳光恰好被百叶窗切割成整齐的条纹,在桌面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宛如一幅天然的光影画。桌面右下角还留着往届学生用修正液写的励志短句:“彼方尚有荣光在”。
放下书包的瞬间,九月感到一种奇妙的安心。她将考级教材平摊在桌面,翻开标注着荧光笔记号的章节,指尖轻轻摩挲过重点段落,油墨的味道混着护手霜的香气。
窗外的梧桐树随风摇曳,斑驳的树影在书页间跳跃,与黑色的铅字相映成趣。在这片被阳光浸润的角落,她仿佛筑起了隔绝外界纷扰的结界,专注地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当读到陌生的词根时,她会用红笔圈出,在笔记本上画下思维导图,偶尔抬头望向窗外,正巧看见松鼠抱着松果在树枝间跳跃,毛茸茸的大尾巴扫落几片枯叶。
遇到晦涩难懂的知识点时,九月会停下笔,托腮望向窗外发呆。她偶尔会起身活动僵硬的肩膀,顺便观察其他学习者的状态:角落里戴着黑框眼镜的男生在草稿纸上飞速演算数学公式,笔下的数字和符号如跳跃的精灵,草稿纸边缘还画着歪歪扭扭的机器人涂鸦;前排扎着马尾的女生戴着耳机轻声诵读外语,专注的神情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与她无关,发梢随着朗读的节奏轻轻晃动。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世界里为梦想奋力前行,这种专注的氛围如同无形的力量,推动着九月不断汲取知识,让自习室真正成为她沉淀自我、积蓄能量的“避风港”。
临近饭点,九月合上书本,肚子适时发出几声咕噜声,将她从学习状态中拉回现实。望着窗外那么刺眼的阳光,她开始犯起愁来——该吃点什么好呢?犹豫片刻,九月还是先去了学校的大众食堂。
食堂内灯光昏黄,给人一种陈旧而压抑的感觉,墙面上贴着褪色的“光盘行动”标语。寥寥无几的食客分散而坐,各自低头吃着饭菜,偶尔传来餐具碰撞的声音。窗口前的菜盘里,几样剩菜蔫头耷脑地躺着,零星的油花在菜汤表面凝固成白膜,看着就让人没了食欲。仅有的现炒窗口前,价目表上的数字让她咋舌,这价格和校外别无二致,可想起之前尝试时那寡淡无味的口感,九月皱了皱鼻子,果断放弃。而平日里常去的清真食堂,此刻大门紧闭,透过玻璃门能看见内部漆黑一片,桌椅倒扣在桌上,显然早已歇业。
出了食堂,九月漫步在校园小道上,枯叶在脚下发出“咔嚓”的脆响。风裹挟着街边小店飘来的香气,引得她加快了脚步。不一会儿,她便来到熟悉的小吃街,霓虹灯牌在暮色中次第亮起。目光扫过林立的店铺:拉面馆里蒸腾的白雾模糊了玻璃,老板抻面的“啪嗒”声清脆有力,面团在他手中翻飞,转眼间就变成了细长的面条,案板上撒着的面粉在灯光下像飘落的雪花;馄饨铺前,老板娘正用勺子将圆滚滚的馄饨滑入沸水中,撒上翠绿的葱花和紫菜,一碗鲜美的馄饨便出锅了,热气腾腾,香气四溢,锅边还放着一摞写满订单的便签纸;再往前走,盖浇饭店的铁锅正“刺啦”作响,厨师颠勺时飞溅的火星映红了半面墙,浓郁的香味直往人鼻子里钻,让人忍不住驻足,橱窗玻璃上贴着“今日推荐:鱼香茄子”的手写海报。
九月在面馆前停下脚步,点了一碗牛肉面。看着老板将筋道的面条捞入碗中,浇上滚烫的红烧汤汁,铺上大块软烂的牛肉,撒上香菜和辣椒,她不禁咽了咽口水。热气氤氲间,她夹起一筷子面条送入口中,筋道的口感、醇厚的汤汁瞬间驱散了寒冷与纠结,满足感从舌尖蔓延至全身。
隔壁桌的老食客正和老板唠着家常,“小王,今天这面的辣子香得很!”“那必须的,新打的油辣子!”九月慢慢咀嚼着面条,看着店内人来人往,墙上的时钟滴答作响,感受着这平凡生活中的烟火气息。
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照在宿舍的窗台,九月踩着满地金黄回到寝室。拉上厚实的遮光窗帘,整个房间瞬间陷入柔和的昏暗,她轻手轻脚爬上床,将自己裹进松软的被窝里。
伴随着窗外若有若无的蝉鸣,困意如潮水般涌来,不过片刻,她便坠入了香甜的梦乡。梦里她又回到了兼职的商场,在人潮中发传单,突然脚下一空……猛地惊醒时,下午三点的阳光正透过窗帘缝隙,在天花板上投下细长的光柱。
从床上坐起,九月揉了揉还有些朦胧的双眼,随手拿起枕边的小说,是本泛黄的言情小说。倚在床头慢慢翻阅,阳光透过窗帘缝隙,在书页上投下细细的光柱,文字间的故事随着时间流淌,让她的心也渐渐沉静下来。书页间夹着的银杏书签,是去年秋天在校园里捡的,叶脉清晰可见。不知过了多久,当最后一缕阳光即将消失在天际,晚霞把窗帘染成橘红色,她合上书页,决定到校园里走走。
走出宿舍楼,迎面扑来的是秋日傍晚特有的清凉气息。此时的校园褪去了往日的喧闹,变得格外静谧。九月沿着熟悉的林荫小道缓缓前行,脚下的落叶被踩得沙沙作响,仿佛在演奏一首秋日的赞歌。路旁的树木虽然花期已过,却还残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甜香,勾起了她对往昔的回忆。
经过小土坡时,想起大一和室友在这里野餐的场景,塑料餐布上摆满零食,大家躺在草地上数云朵。她漫步到湖边,看着平静的湖面倒映着天边的晚霞,偶尔有鱼儿跃出水面,荡起圈圈涟漪,打破了湖面的宁静。几只麻雀在枝头叽叽喳喳,为这份宁静增添了几分生机。湖边的长椅上,坐着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老爷爷正给老奶奶念着报纸,九月就这样慢慢地走着,放空自己,享受着这难得的悠闲时光,不知不觉间,暮色已悄然笼罩了整个校园。
夜晚的校园亮起了点点灯光,昏黄的路灯将树影拉得很长,在地面上投下婆娑的影子。九月却没有了吃晚餐的兴致。在她看来,一个清甜的苹果,搭配上松软的面包,或者来一个香气四溢的煎饼果子,便是最恰到好处的晚餐。她坐在宿舍楼下的台阶上,啃着苹果,看月光给银杏树镀上银边。九月背上小包,独自坐上公交车前往市区。
城市的夜晚灯火辉煌,街道上车水马龙,行人匆匆而过,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故事。九月穿梭在人群中,没有目的地,只是随心而行。路过地下通道时,被流浪歌手的吉他声吸引,男生抱着贴满贴纸的吉他,面前的琴盒里躺着几张零散的纸币。
她时而走进一家温暖的书店,指尖划过书架上整齐排列的书籍,在悬疑小说区驻足良久,随手抽出一本,站在角落静静阅读,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直到店员提醒即将打烊。有时,她会在街边的长椅上坐下,看着路灯下三三两两的行人,听着他们的欢声笑语,感受着这座城市的烟火气息。有年轻的情侣手牵着手甜蜜地说着情话,女孩的笑声清脆如银铃;有下班的上班族行色匆匆,手里拎着便利店的便当,脸上带着疲惫却又坚定的神情;还有卖烤红薯的大爷,推着铁皮车,车上的小喇叭循环播放着“烤红薯,香甜软糯”。
夜色渐深,商场外的巨型屏幕熄灭,公交站的末班车开始进站。九月才踏着月光返回学校,耳机里循环播放着喜欢的民谣,影子被路灯拉长又缩短。此时的她,内心已被这份独处的惬意填满,所有的烦恼都在这漫步中烟消云散。
回到宿舍,轻轻洗漱后,她爬上床,伴着窗外的夜色,听着远处传来的火车鸣笛声,进入了宁静的梦乡,期待着明天又会是充满惊喜的一天。枕边的手机屏幕亮起,是芳芳发来的消息:“明天要不要一起去新开的甜品店?”九月笑着回复了个可爱的表情包,拉上床帘,在黑暗中嘴角依然带着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