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阳光带着初夏的热烈,却总也驱散不了复读教室里的沉闷。日光斜斜穿过斑驳的窗帘,在九月的课桌上投下细碎的光影,与摊开的习题册上密密麻麻的字迹交织在一起。她握着笔的手有些发酸,机械地在草稿纸上画着圈,目光却牢牢锁在窗外那株老树上。风掠过枝头,嫩绿的叶子沙沙作响,像是在无声诉说着什么。
教室里静得能听见邻桌同学笔尖划过纸面的声音,偶尔有人轻轻翻动书页,纸张摩擦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九月望着树叶间跳跃的光斑,思绪却飘回了去年五一假期发生的事情直到前排同学轻轻碰了碰她,提醒她该交作业了,九月才如梦初醒,慌忙整理起桌上凌乱的试卷,将那些纷乱的思绪暂时压回心底,重新投入到繁重的课业中。
五一假期前,九月满心期待。对于复读生来说,假期是难得的喘息机会。她掰着手指算着日子,想着能回家好好休息,还能和外婆聚聚。当二姐柳柳打电话说要带着新男朋友回家时,九月既惊讶又好奇。在她的记忆里,二姐和小钟的感情一直很好,高中三年,两人形影不离,即便小钟没能考上大学选择去打工,九月也以为他们会一直走下去。
假期终于到了,九月背着书包急匆匆回到外婆家,和外婆说明自己外出的原因后。九月就风风火火往二姐的家里赶去了。一进家门,就看到二姐正依偎在一个陌生男生身旁,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个男生就是小覃,他穿着简单的白色t恤和牛仔裤,身材挺拔,眼神明亮而温和。二姐兴奋地拉着九月的手,介绍道:“九月,这是小覃,我男朋友。”小覃礼貌地笑着,朝九月点点头:“你好,经常听柳柳提起你。”九月有些局促地回了句“你好”,心里却满是疑惑和震惊,原来二姐真的和小钟分手了。
吃饭的时候,柳柳一家人、九月和小覃一起围坐在餐桌旁,气氛热闹而温馨。二姐的爸爸妈妈笑着询问小覃的情况,小覃不慌不忙,一一作答。九月这才知道,小覃来自隔壁城市,家中有兄弟姐妹,他是老二,父母都是勤劳本分的农民。而他自己,则就读于警官学院,未来立志成为一名警察。听到这些,二姐爸爸妈妈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对小覃很是满意。在他们看来,警察是一份体面又稳定的工作,女儿能找到这样的男朋友,是件值得高兴的事。
饭后,二姐拉着九月到房间里聊天。九月忍不住问道:“姐,你和小钟……怎么就分手了?”二姐轻轻叹了口气,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上了大学后,我和他的差距越来越大了。他去打工,每天为生活奔波,而我在大学里接触到了更广阔的世界,认识了更多优秀的人。我们的话题越来越少,慢慢地,感情也就淡了。”九月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她能理解二姐的感受,毕竟环境的变化确实会对人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姐又接着说:“小覃不一样,他很优秀,也很努力。虽然他家条件不太好,但他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而且,我觉得他对我是真心的。”九月看着二姐眼中闪烁的光芒,知道她这次是认真的。二姐还说,这次带小覃回家,一是想让家人认识他,二是希望九月能陪她去小覃家看看。九月没有犹豫,爽快地答应了。
第二天一早,九月和二姐坐上了前往小覃家的大巴车。一个半钟的车程,不算太长,但也足够让人感到疲惫。车窗外的风景不断变换,从繁华的街道到宁静的乡村,最后驶入一条乡间小路。虽然路不算难走,但小覃家离市区确实有些远。远远地,九月就看到了小覃家的两层小楼,和二姐家精致的装潢相比,显得有些朴素。
小覃早已在村口等着,看到她们来了,连忙迎上来帮忙拿行李。走进小覃家,院子里种着一些蔬菜和花草,显得生机勃勃。小覃的父母热情地迎了出来,脸上满是笑容。他们拉着二姐的手,嘘寒问暖,还不停地说:“柳柳来了,快进屋坐。”
为了招待二姐和九月,小覃一家人忙前忙后,杀鸡杀鸭,准备了满满一桌子丰盛的菜肴。饭桌上,小覃的父母不停地给二姐夹菜,让她多吃点。他们还说起小覃小时候的趣事,言语间满是骄傲。二姐也很有礼貌地和他们聊天,询问家里的情况。小覃的母亲用粗糙却温暖的手,给二姐碗里添上大块炖得软烂的鸡肉,笑着说:“柳柳多吃点,我们家小覃就爱念叨你。”小覃的父亲则在一旁腼腆地笑着,不时喊着九月往碗里添菜,长得太瘦要多补补才行,估计知道二姐和九月是好姐妹,爱屋及乌吧。
然而,在和小覃家人的接触中,二姐的心里却渐渐有了一丝动摇。她了解到,小覃家里兄弟姐妹多,父母为了供他上大学已经很不容易了。毕业后,小覃不仅要负担自己的生活,还要贴补家用,特别是他的两个妹妹以后上大学,他也得帮忙。二姐想到未来,如果要在北市买房买车,小覃家里估计很难帮衬多少。这些现实的问题,像乌云一样,渐渐笼罩在她的心头。那晚,二姐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她脸上,映出她紧锁的眉头。她小声对身边的九月说:“你看他家这条件,以后日子得多难啊。”
九月敏锐地察觉到了二姐的情绪变化,但她没有说什么。她看到小覃对二姐体贴入微,眼神里满是爱意和温柔,就像曾经的小钟一样。小覃会细心地给二姐递纸巾,会在二姐说话时专注地倾听,会想尽办法逗二姐开心。九月知道,小覃是真的很喜欢二姐。小覃带着她们在村里转悠,指着远处的青山说以后要带二姐去爬山看日出;路过小卖部,特意买二姐爱吃的零食,还说以后要开一家零食店,让二姐随便吃。
在小覃家待了一天,到了第二天中午,二姐和九月就要回家了。小覃的爸爸妈妈一直把她们送到村口,还不停地叮嘱:“柳柳,有空了再来玩啊!”看着他们真诚的笑容,二姐也笑着答应了。小覃的母亲往二姐手里塞了一袋自家晒的红薯干,说路上饿了吃;小覃则红着脸,小声对二姐说:“等我毕业,一定给你好生活。”
回程的车上,九月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景色,忍不住问二姐:“二姐,你对小覃到底是怎么想的?”二姐沉默了一会儿,缓缓说道:“先谈着吧,不合适就分了,反正追我的人很多。”九月听了,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她觉得二姐的话有些冷漠,可她也明白,感情的事,旁人很难说清楚。
回到家后,九月又投入到紧张的复读生活中。但关于二姐和小覃的事,却时不时地在她脑海中浮现。她不知道二姐和小覃的感情最终会走向何方,也不知道现实的压力会不会让二姐改变想法。在这个五月,复读的压力和二姐感情的变化,都让九月感到有些迷茫。她只能把这些情绪藏在心底,继续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同时也在心里默默希望,二姐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
日子一天天过去,九月在题海中奋战,二姐也继续着和小覃的恋情。偶尔二姐会给九月打电话,分享她和小覃的日常。有时候是小覃给她送了一束花,有时候是他们一起去看了一场电影。九月听着二姐开心的声音,心里也会跟着高兴,但她也知道,二姐始终没有完全放下对未来的担忧。小覃会在电话里给二姐唱跑调的情歌,逗得二姐咯咯直笑;二姐生病了,小覃带着药和热粥出现在她宿舍楼下。
有一次,二姐在电话里说小覃邀请她去参加学校的活动,想让她见见自己的同学和老师。二姐有些犹豫,她担心去了之后会更加深入地了解小覃的生活,也害怕会面临更多关于未来的思考。九月鼓励她去,说:“二姐,既然在一起了,就多了解了解呗,说不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呢。”二姐听了九月的话,最终还是答应了。
活动那天,小覃穿着笔挺的警服,英姿飒爽地站在二姐面前,向同学和老师介绍这是他最爱的女孩。二姐看着小覃在训练场上矫健的身影,听着同学们对小覃的夸赞,心里渐渐泛起不一样的涟漪。
那次活动之后,二姐的态度似乎有了一些转变。她在电话里兴奋地告诉九月,小覃在学校里很优秀,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他。而且,小覃对未来也有很清晰的规划,他说毕业后会努力工作,争取尽快在北市站稳脚跟。二姐说:“九月,我发现小覃真的很有上进心,也许我们的未来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糟糕。”九月听了,也为二姐感到高兴,她希望二姐能真正放下顾虑,好好享受这段感情。
然而,生活总是充满了变数。随着时间的推移,二姐和小覃之间也开始出现一些矛盾。小覃因为学业和实习的压力,有时候不能及时回复二姐的消息。二姐开始变得敏感和不安,她觉得小覃对她的关心变少了。而小覃也很无奈,他努力解释自己是因为太忙,但二姐却听不进去。二姐在电话里委屈地说,小覃已经连续三天没好好和她聊天了;小覃则疲惫地说,他在警局实习,每天处理案件忙得脚不沾地。
有一次,两人因为一件小事大吵了一架。二姐一气之下提出了分手,小覃苦苦挽留,可二姐却铁了心要分开。九月得知这件事后,心里很难过。她给二姐打电话,劝她不要冲动:“二姐,两个人在一起难免会有矛盾,你再好好想想,别这么轻易就放弃了。”二姐在电话那头哭着说:“小妹,我真的很累,我不知道我们这样下去还有没有意义。”小覃跑到二姐学校,在宿舍楼下站了整整一夜,手里拿着二姐最爱吃的糖炒栗子;二姐看着小覃熬红的双眼,泪水止不住地流。
那段时间,二姐的情绪很低落,整个人都变得很消沉。九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很想帮帮二姐,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做。而小覃也没有放弃,他每天都会给二姐发消息,道歉、求和,还会给她寄一些小礼物。慢慢地,二姐的态度有了缓和。小覃给二姐写长长的情书,诉说着对她的思念;二姐生日那天,小覃悄悄布置了满屋子的气球和彩带,捧着鲜花出现在她面前。
在一次次的争吵与和解中,二姐和小覃都在成长。他们开始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会互相包容和理解。小覃会在忙碌的间隙,抽空给二姐发一句暖心的话;二姐也不再因为小覃偶尔的疏忽而大发雷霆。他们明白,感情需要经营,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小覃带着二姐去见他小时候玩耍的地方,讲述童年趣事;二姐也陪着小覃去图书馆复习功课,为他加油打气。
晚上睡觉前,二姐发来的消息在手机屏幕上忽明忽暗——有时是争吵后破碎的语音,有时是和好时雀跃的自拍。她见过小覃冒雨送来退烧药的狼狈,也听过二姐深夜里压抑的啜泣,那些交织着眼泪与拥抱的瞬间,渐渐模糊了她对爱情的想象。
月考倒计时牌翻得飞快,二姐和小覃的故事也在时光里流转。当小覃在电话里承诺要为妹妹攒学费,当二姐开始学着为未来精打细算,九月忽然意识到,爱情从来不是橱窗里完美的标本,而是两个人在泥泞中相扶前行的脚印。
蝉鸣声中,九月合上最后一本错题集。远处的晚霞将天空染成蜜糖色,她轻轻摸了摸书包侧袋里二姐寄来的励志卡片,笔尖重新落在模拟卷上。这个充满变数的五月教会她:无论是感情还是学业,都需要以最清醒的姿态,在风雨里走出属于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