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大秦:我是唯一仙 > 第122章 尽管如此,秦天的信徒依然遍布民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2章 尽管如此,秦天的信徒依然遍布民间

君子之间的友情淡如清水,秦天早视自己与卫青为知己。

这次参与叛乱的卫家人不在少数。

秦天清醒之后,仅通过观察天道变化,便清楚发生了何事。

汉武帝拥有绝对的胜算,这些人最终的命运只有一个——被汉武帝全部诛灭。

虽然出于对卫青的情谊,汉武帝可能会给卫家留下一丝血脉,但卫家此次几乎可以说遭受灭顶之灾。

政治斗争中,一旦站错了队,其后果便是如此可怕。

秦天无意插手那些自取灭亡之人的命运,但他决心为卫青保留下他那一脉的后代。

他们不应在这样毫无意义的斗争中丧命。

“刘彻,你作为一位皇帝,前半生功绩卓着,但现今,你绝不是一个称职的好皇帝!”

秦天直言不讳。

如果回到十年前,他会尊称汉武帝一声皇帝。

但现在的汉武帝,只是一个沉浸在虚幻荣誉中的老者,已然无法被称为明君。

因此,秦天没有给汉武帝任何好脸色。

“至今,你难道还未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产生愧疚之情吗!”

“看看这天下变成什么样子了!”

汉武帝愣住了,显然没料到秦天甫一出现就开始对他严厉指责。

秦天长叹一口气。

汉武帝前半生痴迷修仙,差点铸成大错;

后半生则致力于开疆拓土,紧紧抓住手中的权力不放。

无数错误的决策交织一起,终于导致了今天这样的局面。

“我可以将刘据带到你面前,我所求只有一事。”

秦天轻声说:“我和卫青将军算是朋友,所以我希望能为他留下一份香火传承。”

“这是我为卫将军做的最后一件事。”

说完,秦天轻轻挥手,太子刘据便出现在了刘彻面前。

“你们父子二人的恩怨我不想插手,但你们不应让天下人为你们的矛盾付出代价!”

“这件事,到此为止吧!”

刘据此刻还处于困惑之中。

他刚才还在大帐中讨论下一步行动方案,转眼间,自己却突然出现在了皇宫里!

紧接着,他看到了眼前的刘彻,以及不远处的那位白衣道人。

刘据想要说话,却发现全身无力,连手指都无法抬起。

秦天看向刘彻,挥手之间,两股意念分别注入两人的脑海中。

那是百万黎民的哀嚎与苦痛,是他们的饥饿与绝望,是他们在临终之际的深深怨念。

刘彻因先前的经历,对此有所准备,很快恢复过来。

而刘据则是首次经历这样的感受,一时间,他发现自己连呼吸都变得困难!

尽管这种体会仅持续短暂一瞬,却使他恍惚了一个时辰之久。

当他再次睁开双眼时,看到的是父亲狼狈不堪地瘫坐在旁边。

看到自己醒来,刘彻露出一个悲凉的笑容。

“本以为朕这一生也算小有建树,能得到仙人的垂青,却不料……”

“罢了,就到此为止吧!”\"

巫术冤狱之始十分单纯,丞相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被指控以巫术加害汉武帝,又涉及到了阳石公主的 。

至于事件的真实与否,恐怕只有当时的汉武帝本人心中有数。

冤案一爆发,众人互相陷害,刘据也因此无辜受牵连。

在自我保卫下,刘据果敢起兵,意图将指控他的诬告者铲除。

他确实成功了,又失手了。

因为反叛后,虽然杀了诬蔑者,然而他在军力对比上显然处于绝对劣势。

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就在他即将兵败丧生,抑或是临头之前,秦天介入其间,带着复杂局面来到了皇宫,使之瞬间明朗化。

汉武帝知晓刘据是被冤屈的吗?

自然知晓,他不过借此为由,企图更好地掌握太子之权。

然而,他没料到刘据竟是热血之人,竟敢于兵戎相见,志向非凡。

以前的话,即便留刘据一条命,汉武帝也不会允许他继续保持太子之位。

这位太子无疑将被废黜。

可既然仙人都已经表示不悦,他还敢继续固守原状吗?

“父皇,这世间真的存在神只吗?”

刘据终于从那困境中回神,震惊地看着汉武帝。

“或许有,或许无。\"

汉武帝微点首道:“但高处有苍天。\"

“罢了,你从此安心,等我老去,定然传位予你。\"

“仙人既然已经言下之意,我与你已不再有任何争斗。\"

似乎有点疲惫,汉武帝挥手道:“离去吧。\"

“我会昭告天下,这仅是一场误会。\"

眼神闪烁,“责任,由我一人担当。\"

刘据瞠目结舌,实在没想到汉武帝竟会这么说。

作为皇帝不可能犯错,九五之尊,何罪之有?即使行事有误,也只是信任不当下属的结果。

这样的公开认错,对于历代皇帝来说,前所未见,如同汉武帝一般。

“怎么可以这样呢?”

刘据艰难地咽了口唾沫,无言以对。

汉武帝摆了摆手,独自回到寝宫。

一个月后,汉武帝发布了“轮台罪己”诏令,史家多称其为悔过令,彰显汉武帝勇于承担责任的决心。

诏令一出,大汉结束了对外征战,转向国内休养生息,关注民生。

刘据对此深深感到了震撼,且由于秦天先前的出现,他也不敢有所过激行为。

仙人尚且真实存在,难道上天的惩罚会不存在吗?

秦天离去后,刘据老实了许多,再无异常行为,虽然父子间的关系谈不上和睦,但也没了过去的冲突。

巫蛊之事被汉武帝下了封口令,朝廷上下对此守口如瓶。

汉代在秦天离去后的第十二年里,匈奴重启侵袭,但如今国力复苏,全境团结,轻易地将其抵挡了下来。

刘据期待能在汉武帝去世后接手王位,却不料他先走一步,在床上因病去世。

汉武帝一直保持着健康的体魄,活到了一百二十八岁才退位给刘奭。

退位之后他还多活了八年,直到第一百三十六岁才安详离世,直到最后一刻,仍保持着六七十岁的年轻外貌。

临终之际,他似乎有所感应,在交代完后事后,安然入睡一般停止了呼吸。

民间传言人越老越智慧,汉武帝在位期间积极施政。

他的长寿,配上灵果的力量,被民众看作是仙人庇佑的表现。

那时的时代本来就信奉鬼神之说,汉武帝的长寿更是成为了这种信仰的有力证据。

邻国甚至匈奴,在他去世三十多年前就宣布彻底臣服于汉朝的神仙庇佑之下。

人们常常提及\"天上有三尺神明”,使得社会风气良好,整个时代的繁荣稳定得以维系,直到汉武帝的离世。

汉武帝去世五十年后,社会出现了微妙变化。

他在位时期虽然清平,但价值观滑坡的问题一旦出现,难以逆转。

汉朝处在盛衰之交,没有了他的约束,奸猾之辈迅速崭露头角。

最后,王莽篡位之事无法避免。

由于汉武帝执政时间较长,社会风气过于严明,在权力更迭时,矛盾尤为激化。

自汉至新,大汉历史被分割为三个阶段:东西汉间夹杂了一段新朝的短暂岁月。

即使新朝存在时间极其短暂,然而汉武帝的影响仍然深远。

一位杰出的人物一鸣惊人后,各方豪强积极响应。

那时的人们坚信汉室仍受仙人庇佑,企图篡夺的人绝不可能成功。

刘秀因此能迅速集结军队,仅用了五年就重新统一全国。

但秦天在此期间已遁入修行,与外界断开了联系。

东汉的繁荣维持了近两百年后,终究难逃衰败的宿命。

没有了秦天,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仙人降临的故事被流传了两个世纪,那段历史已被人们当作古老的传说和传奇般淡忘。

尽管如此,秦天的信徒依然遍布民间。

无论是草原还是南方海岛,各个角落都充满了对他的崇敬,称他白衣医仙或白衣道长。

他曾照拂过的小山村,在一场泥石流中被淹没在时光的记忆里。

幸运的是,村人早早接到那棵神奇大树的预警,跟随村长迁移了住所,得以逃过浩劫。

然而,大树未能抵挡住山洪,只留下了一个小小的神话故事。

人们不再知道在洪水退去后,原来大树所在的地方再生出了一株郁郁葱葱的大树,生机勃勃。

两个世纪过于漫长,久到昔日的真实史实化为传奇,人们对苍天已没了初始的敬畏之心。

东汉末年,政局 ,田产兼并愈发严重,终于触发了农民的大 ,史称\"黄巾 \"!

汉灵帝、汉少帝接二连三执政,却无法扭转国家衰颓的趋势,最终在动荡中步入 。

军阀割据、诸侯林立的时代来临,英雄豪杰纷至沓来在历史的舞台上演出一幕幕戏剧。

董卓、袁绍、孙权、曹操、刘关张——这些名字如群星璀璨,照亮那个历史时期的每一幕大戏。

在这个充满变故的时代背景中,无名海沟中的一条蛟龙缓缓睁开双眼,声音仿佛带着伤感:“主人,数百年的光阴过去,您现在何方?”

蛟龙通体宛如白玉,能口出人言,话语中蕴含的思念显得深深哀伤。

上次离开秦天后,已有数百年未见面。

尽管秦天曾在修炼中专程探望,当时正处于进化重要节点的她不能同入秘境闭关,只好接受他的指引度过化龙的考验。

小黑龙(小白)的进展超出预想,但出关之后遍寻整个神州大地,也无法找到秦天的气息,只能在隐约之处嗅到似曾相识的气息。

最终,小白只好返回原地等待。

她十分艳羡秦天身边的那只猫咪,虽然法力较低,但能共享修炼生活。

而小白自身则需要寻求水源充沛之处苦修才能有所突破。

成为蛟龙后,无需再局限于特定地点修行,小白可以陪伴秦天游历世界。

虽然不知道秦天何时会出现,但她确信秦天一旦出关,必定会来找她。

深山之中,岁月静好。

这次的闭关,比起之前,耗时更久。

三百年来,秦天修为的飞跃无异于一颗火箭,飞快提升。

当闭关至第183年,秦天预感按通常理解,他的境界应已迈入劫难飞升的层次。

如果他愿意,随时能应劫成仙。

然而在当今环境中,能否真正达成心中对成仙理想的期待仍是个未知数。

秦天察觉到了天地对他渡劫飞升的期盼。

虽远非盘古圣人般强大,但他隐约感觉,一旦真的飞升,或许如古老的洪荒神话里所描述的那样,会被命运强行同化天地。

然而洪荒为圣人,他却是渺小的修真者,连地仙资格都不具备。

现下飞升,他只能沦为此天地之道役使之棋子,以填补完整自己,后果是他可能只剩下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个体。

因此秦天不断遏制自身修为的增长,试图拖延劫雷降临。

然而这个举动并不奏效,天道像是一个永不满足的需求者,时刻催促着秦天飞升。

他越来越无法抵抗,只好与天道谈判。

不错,天道确可沟通,在大多时间里,它更像是依赖本能行事。

以天道的认知尺度,那些看似“大部分时间”实际上可能无限漫长。

秦天不愿失去自我,也不希望此时与天道融合。

他承认让天道与他合为一体并非不可能,前提是要由他掌握主动。

如升仙必须代价是丧失自我,这样的成仙,不求也罢!

在此之前,无论如何秦天绝不会妥协,接受和天道的融合。

在力量未能达到某个程度时,天道融合之事决不容讨论。

与天道交涉后,他发现坚决反对会失去所有进一步的机会,毕竟他是宇宙中唯一有修行能力和资格的生灵。

如果不融合,受制于这个环境法则,他的修行之路将无法继续前行。

他犹如困在尺方箱中的生命,箱内高度仅一米,若无破箱之举,永远都无法增长一毫米。

一旦破除限制,宇宙将面临毁灭,整颗星球也将陷入沉寂,显然这非他愿。

而持续修行到最后的结局,就是天道容纳不下他的存在。

他与这片世界的其中之一必须牺牲掉,要么他离开,要么天道受损!

这一百多年,秦天深入体悟天道、洞察世间一切,期望找到一条两全其美的解决策略。

但这条路无比崎岖,连天道都找不到方法,他又何从入手?

最后的策略似乎是找寻另一个拥有秦天这般资质,并修炼到相同境地之人,诱使其与天道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