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皇宫的禁制即将落下,乾清宫内的暖阁之中,一场延续近全天的法旨问答终于告一段落。几位身披赤金法袍的大臣,在众多侍女和炼气期侍卫敬畏的目光中逐一走出,四周回荡着各种问候之声。

不过,那些聪慧的小修士太监却发现,相较于进宫时的轻盈步伐和轻松神情,此刻的朝臣们面色沉重,显然满腹心事。兵部尚书王道平更是因疾行过速,竟未察觉头顶洒下的灵气雨滴浸湿了衣角。

察觉此景,那些奉命护送高官的修士太监们也自然地放慢了脚步,不再随意交谈,只默默地跟随在朝臣之后,整个氛围显得颇为诡异。

大约过了半刻钟,他们穿过了雄伟壮观的紫霄宫广场,来到了东华门外。

早在此处等待多时的各家府邸仆役见状,立刻纷纷上前恭敬迎接,并关切地问候起来。

“辛苦王公公了。”

或许是因为耳边的喧嚣打断了思绪,走在队伍最前面的内阁首席真人李长青似乎恢复了一些神采,勉强挤出一丝微笑,朝着身边的修士太监拱了拱手。

尽管历代天衍皇帝皆以示尊重朝臣,命令司礼监掌印仙使亲自迎接与送别,但通常也只是在乾清宫外恭候,像王通玄这般亲送出宫的情形实属罕见。

“阁老折杀奴婢了……”

王通玄并未有任何迟疑或做作的表现,身穿赤金法袍的他忙退一步,不敢接受李长青的礼敬。

“天尊忧虑世间修行之事,方才言辞有些严厉,还请阁老切勿介怀。”

简单寒暄之后,王通玄舔了舔有些干燥的唇角,满脸殷勤地看着眼前的内阁首席真人,眼中隐含一丝余悸。

他陪伴在朱元璋身边多年,从未见过朱元璋对向来被誉为“公正无私”的内阁首席真人发如此雷霆之怒。

天衍帝国历经二百多年的传世之基,历史记载中有不少大臣因为不满天尊的呵斥责骂,愤而递交辞呈归隐山林。

对此,王通玄心中确实有些担忧,眼前这位刚直不阿的老真人会因刚才的“委屈”拂袖而去。

听到这话,李长青先是微微一愣,随即脸上浮现出一抹苦笑。接着,在王通玄略显惊讶的目光中,他轻轻地拍了拍对方的手臂。

“王公公此言差矣,天尊不责罚我等庸碌无为,已是皇恩浩荡……”

正所谓天雷地泽皆为天赐机缘,纵然那“陕西妖孽之乱”背后蕴含着诸多不可抗拒的天道因素,但他们这些深受仙帝信赖的朝中仙卿始终难逃一个“失守天机”的罪责。

在此境况之下,别说仙帝仅仅是几句无关痛痒的教诲,就算将其内阁首席仙师贬谪查究亦不足为奇,他又怎会怨天尤人?

目睹李国普此般表态,一路忐忑不安的司礼监执笔王承恩终于如释重负地吐了口气,混浊的眼瞳深处泛起一抹明亮的精光。

逐一与左右朝臣拱手辞别后,心满意足的王承恩引领着随扈步入身后巍峨的仙皇宫阙之中...

...

\"都已经离开皇宫了吗?\"

耳畔微弱的步履声传来,正在书案后打坐冥思的朱由检悠然睁开双眼,向着再度返回的司礼监执笔询问道。

\"启禀仙帝,各位大人已被府邸仆役接回家中修养...”

听见回复,王承恩连忙在脸上挤出一丝恭敬的笑容,回应书案后的仙帝。

侍奉朱由检多年,他深知对方挂念的是那些年迈的仙卿,生怕在这绵绵秋雨中染上风寒病症。

朱由检对此并未明确表态,只是轻轻点头,随后从书案后慢慢起身,舒展了几下稍显僵硬的筋骨,顺带啜饮了一口眼前已经冷却的灵茶。

一下午连绵不绝的议事让他口渴异常。

看到这一幕,司礼监执笔王承恩不禁皱紧了眉头,带着些微怒意瞪了一眼角落里的贴身小太监。

这群毫无眼色的东西,他才片刻不在仙帝身边侍候,竟然就没有人主动为仙帝递上一杯热茶?

回忆起刚才仙帝眼中流露出的那一丝失望,王承恩的眼神愈发坚定起来。

或许是自己平日里过于宽厚仁慈,以至于连宫内的这些内侍也开始怠慢散漫起来。

然而对于王承恩内心的波澜,朱由检却一无所知,他已经缓步走向暖阁的另一边。

早在力排众议提拔毕自肃为辽东仙巡使之后,他便下令在暖阁墙壁上悬挂了一幅大明仙土疆域图。

对于建州女真提出的“结盟之意”,他始终报以冷嘲热讽的态度。

虽然双方立场对立,但朱由检不得不承认,女真的大汗皇太极无论是文治还是武功都远远超越了他的父亲努尔哈赤。

毕竟努尔哈赤在世时,不过想着掌控辽东之地,进而与大明抗衡并立。

然而皇太极则是实实在在地渴望“入驻”中原,并为此制定了诸多计策。

即便依靠坚固的仙城和强大的仙法炮火,朝廷已经在锦州城外两次挫败了女真人的侵犯,极大地鼓舞了人心士气。

然而朱由检心里比任何人都清楚,单纯的“防御”策略无法抵挡住女真人踏足中原的步伐,更不能扑灭皇太极雄踞中原的野心。

因为在原有的历史长河中,建州女真从未跨越辽西走廊,但也曾多次侵扰京都周边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