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荣耀大秦 > 第587章 李斯的谋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火墙散发出的热量顺着将士包裹,但却镂空成各类花形的檀木板源源不断的输入厅堂。

即便外边北风狂啸,厅堂内却依旧温暖如春。

不过李斯却感受不到半分的暖意。

即便是紧靠火墙而坐,脊背还是觉得阵阵发凉。

西边被扶苏与李信等一众叛逆咬了下去。

南边又若即若离,如一根随时可断的丝线缀在大秦的脚底。

以朝堂掌控天下并不是太彻底。

不过这两楚都皆为边地,终归不那么富庶。

并不影响因真正掌控朝堂而生出的那股美妙之感。

北军的公然抗命,以及确定王离已经带兵真的深入漠北,将李斯的美妙感击得粉碎。

这就如同与人成对打斗,对面手无寸铁,而自己腰间却挂着长剑。

正当想用长剑了结对面时,突然发现握住剑柄后根本提不起长剑。

原本强横的并不强横。

不但丢尽了颜面,还暴露出自己的弱处。

若是长剑被对面抢走,更是原本弱小的不再s弱小。

好在或许是匈奴人的军情真的危急,也或许是生出惜身的打算,王离并非是真的背叛咸阳。

九成的北军都留在了九原不说,还顺带着领走了安登最为锐利的屯田兵。

如同腰间的长剑不但对面也拔不出,甚至还连带着卡掉了一块皮。

不过这剑本就不是对面的,谁都拔不出就已经与所谋事毕的结果相差得如天地之隔。

何况每每想起都要后怕的惊出一身冷汗,没有丝毫可得意的。

只有再次出手尽快将对面彻底绞杀才能拾回颜面,也不再因后怕而生出冷汗。

可想要再拔剑,要用竭泽而渔的法子攒足了力气不说,拔剑时没准也会削了自己的手。

若是弃了旧剑锻打新剑,或许紧迫之下尽是纰漏,远不如旧剑锋利。

可以说只要拔剑,就要先从自己身上剐些肉下去。

而南边说的好听是若即若离,实际上黄品抱病拒绝回咸阳,已经意味着决裂。

另外李斯也压根不相信黄品染了重病。

若肉剐下去的多了,南边恐怕就会从挂在大秦脚下的碎石,变成砸往身上要了性命的投石。

琢磨到这,李斯用力合上北地传来的行文,缓缓起身面向火墙上方的窗台。

撩开窗帘本打算透过秘法制成的水玉窗扇看看院落里的景致,缓一缓心神。

李斯却因天色已黑,窗台上又立有烛火而看到自己映照在水玉上的面庞。

发冠不知不觉间已经解下,没了发簪的支撑白发显得有些凌乱。

不知是映照的模糊不清,还是短短的两个时辰内便真的又苍老了几分。

不但反射的眸光看起来很是浑浊,脸上的沟壑也好似又深了些。

“那个小子就算是不在眼前碍眼,却还是能扰人情志!”

语气复杂的自言自语一句,李斯脸色带着些恼怒的举起烛火在水玉前比划了两下。

不过听到窗外北风的呜咽声,李斯终是没有将烛火砸上去。

盯着院落里只显出轮廓的槐树看了半晌,李斯感觉好似回到了去岁站在院子里看树开悟的时候。

猛得打了个寒颤的同时,两道要紧贴在一起的眉头也跟着松开了许多。

将烛火重新放在桌台上,又稍稍往后退了些。

李斯借着水玉中的倒影,整理了一下自己的仪表。

“到底是一老朽,不管怎么收拾怎么笑,看起来也都是个即将入土的死人。”

嘀咕了一句后,李斯歪头又打量了一下映在水玉中的自己,忽的咧嘴笑了起来。

老的跟个将死之人又能如何?

黄品不还是最终去了烟瘴边地的岭南。

嬴政不还是死在自己前面。

蒙恬不还是被赐死在了阳周。

朝堂最终不还不是握在自己的手里。

能得来这些,靠的不是逢迎了一辈子旁人,而是生出的那一股韧性。

何况黄品所谓的就势随势,与他先前近乎一辈子的逢迎又有何区别。

总想着面面俱到,总想以最小之力得最大之益,就是这个小子最大的弱处。

没了嬴政可倚仗,再不给他可借势的机会,他便只能窝在岭南!

至于河西,得不到岭南相助,扶苏为伪帝又能如何。

两边不管是哪一边覆灭,另一边便都再无势可言。

想到这,李斯猛得敛了笑意坐回案几后。

将原先书写的新政策书、九原的舆图以及九原传过来的行文全都摊在案几上。

李斯面无表情的将目光逐一从上面扫过,并且心中反复衡量与粗略的算了一笔账。

最终得出的结果还是对河西动手最为划算。

除却财帛上要省下许多,黄品默不作声的等待情势既是威胁也是机会。

因为岭南不动就意味着黄品没把握。

终归是咸阳的势要大上许多。

趁这个机会将新政推下去,定能安抚住摇摆的那些郡地。

而不需多,只要能集二十郡地全力西进,河西必然抵挡不住。

有了这个决断,李斯不但脸上又一次露出了笑意,整个人也轻松了许多。

不过转念再一想到所耗的财帛少一些也只是相较于对岭南动手。

实际上依旧是个天大的数目。

为了彰显得位之正,嬴政即便已经葬下,陵墓也还要继续修筑。

就连阿房宫也要大兴土木。

甚至胡亥也要来一次巡游。

而这都需要劳役与财帛的支撑。

若是不停下一处,接下来不管做什么都要如履薄冰与束手束脚。

这样的滋味,李斯并不喜欢。

随着笑意逐渐凝固,李斯将目光又一次落在行文与舆图上。

看了良久过后,李斯发现不管怎么谋划,财帛都少不了半分′。

拧起眉头打算起身边踱步边静心琢磨琢磨,目光偶然划过行文上预估漠北匈奴人的数目,李斯目光骤然一凝。

飞快地将行文拿起从头到尾又看了一遍,李斯的嘴角高高勾起。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若说匈奴人最恨谁,排在首位的必然是蒙恬。

而紧随其后的便是黄品。

如今蒙恬已死,外加有塔米稚这个关系。

略微挑拨一下,再将河西当做王离征伐的赔偿……

不信匈奴人能抵挡住这个诱惑。

况且九原并非只有屯军。

楼烦人、南羊人、狄胡人等等大小部落并不少。

哪怕以此在九原组成五万新军,不信北军那些将领咂摸不出滋味。

而待匈奴人动手后,再撩拨撩拨跑到河西大山以南的月氏人,河西必然变得更乱。

到时再派真正掌控了的北军过去行黄雀在后之事,天下同样可安!

不过李斯也知道想法虽好,但他并不是领兵的将领。

能不能成,得询问知兵事的。

压下兴奋将商议的人选在脑海里过了一遍,李斯再不能将嘴角高高勾起。

冯劫查验遗诏后,虽然没反对胡亥,可沉默就是一种表态。

最后虽然没跟蒙毅一样跑去河西,但却再没法相信。

杨端和,也同样如此。

并且已经大病不起,显然是活不了多久。

任了中尉的赵贲倒是能信得过,可名望上还是差了些。

抬手捋顺了一下胡须,李斯又在脑海里过了一遍,忽的停下手。

他想起了两个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