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离经叛道小穿女 > 第178章 刘圣是小人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奕杰见皇上看福临的眼光很是温柔,突然想起林月对他说的话,你如果一定要站队,就站在九皇子一边。

虽然刘奕杰不知道林月为什么要让他站在九皇子一边,但在刘奕杰心目中,已经奠定了听林月的话没错的意识,只要是林月说的,不要问为什么,照做就是了。

刘奕杰见礼部尚书对甘露任广济寺方丈表示反对,豪格又当面力挺杜文,大臣们一边倒的对豪格表忠心,刘奕杰原本不愿意站队的,现在见福临孤立无援,他就跨前一步,向皇上一揖,启禀皇上,六月初八那天广济寺祈雨引发天怒,民众被雷击,死伤多人,山火蔓延造成民间财产巨大损失,民间原本就有传闻,六月初八这天发生灾祸,是因为广济寺二休住持将甘露赶出寺院,得罪雷公电母后遭受的惩罚。既然广济寺二休住持将甘露赶出寺院,已经在雷公电母心中惹起愤恨,寺院惹怒天神的愤恨没有得到处罚,他们的女儿遭受寺院不公正待遇,也没有得到安抚,势必留下隐患,所以,下官认为,应该采纳固伦九皇子的建议,钦定甘露为广济寺方丈,只要甘露任了方丈,雷公电母就会消气,也就没有了后患。

皇上一听,赶紧问刘奕杰,朕同意钦定甘露为方丈,但甘露是个尼姑,尼姑能不能任方丈?

刘奕杰向皇上又是一揖,下官认为皇上对此不必顾虑,如果雷公电母跌落人间的是个儿子,儿子在广济寺作了和尚,钦定和尚为方丈当然没有问题,问题是雷公电母跌落人间的是个女儿,如果雷公电母的儿子可以作方丈,但女儿不可以做方丈,雷公电母必定会为女儿打抱不平。

雷公电母会为女儿不能做方丈打抱不平?不仅大臣们愕然,黄台吉也愕然!

刘奕杰说,因为天庭是没有男尊女卑的,女神按照天庭的分工,与男神一样分管天上的大事,比如女娲,不仅是创世女神,还是福佑社稷的正神;比如王母娘娘,是专门掌管不死药,惩罚邪恶,预警灾害的女神;比如电母,是掌管雷鸣前闪电的女神,她不闪电,雷公就不打雷;还有太阳神羲和,月亮神常羲等等,这些都是女神。

刘奕杰清清嗓门,又说,不仅天庭有女神,就是佛界也有女菩萨,比如大家熟悉的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大行菩萨,文殊菩萨等等。

刘奕杰说完又顿一顿,甘露不是凡胎所生,所以,皇上不用在乎甘露的性别,要在乎甘露的身份,不论从什么角度讲,皇上不拘一格钦定甘露为方丈,这才是皇上应该坚持的原则。

刘奕杰不愧是御史,引经据典,天上地下,神界佛界一番话,说得黄台吉一个劲点头,大臣们都向刘奕杰投来惊异而复杂的眼光,他们不在乎刘奕杰说的话是否正确,他们在乎的是,大臣中,只有刘奕杰公开反对豪格,坚定支持福临的态度。

豪格还没听完刘奕杰的话就瞪起了眼,眉毛一根根竖起来,额头上暴起一道道青筋,愤怒地盯着刘奕杰看,是人都看得出来,豪格在强忍着不发火。

福临则很激动,自己被孤立时,左都御史站出来,力排众议,公开支持自己的建议,这是什么精神?这是正气凛然的革命精神!福临出自内心对刘奕杰充满感激。

但刘奕杰不敢看豪格,不敢看不代表他不知道豪格现在的表情,只是不敢看罢了。

只听黄台吉赞许说,爱卿说的极是,天庭佛界都不计较男女之事,凡间就不应该有如此多的繁文缛节。

福临见父皇应允了刘奕杰的说法,赶紧再向父皇启奏,甘露是比丘尼,任了方丈以后不能住在僧尞,还要请父皇拨款,在广济寺尼姑庵修建一处供甘露方丈居住的庵殿,赐名甘露庵。

黄台吉点点头,嗯,福临心细,想得周到。

黄台吉问,还有什么需要商议的?

福临说,还有林月应该得到父皇的赏赐。

黄台吉一惊,林月?黄台吉当然知道林月,是林月救了福临的命,为了感谢林月,黄台吉曾经颁发圣旨对她进行了赏赐,黄台吉还知道是林月生产的药治好了他的打摆子病,但绝大多数大臣并不知道福临说的林月是谁。

福临说,林月虽然不是朝廷官员,也不是天界神人,她只是一介草民....。大臣们一听尽皆哗然,一介草民怎么有资格让皇上赏赐?

黄台吉向大臣们做个稍安勿躁的手势,大臣们安静下来。

福临继续说,广济寺二休住持赶走甘露比丘尼以后,甘露无家可归,是林月收留了甘露。电母托梦的时候就对我说,要感谢那个收留了我女儿的恩人,所以,请父皇赏赐救了甘露的林月。

哦,大臣们有点懵逼,不过,听起来这事确实很重要。

福临说,如果林月没有收留甘露,到时我们找不到甘露,甘露就不能协助父皇祈雨。

嗯,事情的逻辑是这样的,没有甘露协助,黄台吉祈雨是否真的能成功那还两说,保不齐有可能还会再次出现六月初八发生的那种天灾。

福临继续说,电母要求感谢她,但我们没有对她表示感谢,岂不又会节外生枝?

黄台吉问,你的意见该怎么对他表示感谢?

福临说,林月希望皇上将广济寺的禅茶院赏赐给她。

大臣们一听,又炸了锅,这个人的胃口好大,居然要广济寺的禅茶院?

说到这里先做个说明,福临口里说的她,是女性的林月,黄台吉问话的他,是男性的林月,因为黄台吉一直都自以为林月是个男人,不仅仅黄台吉认为林月是个男人,那些不认识林月的大臣,全都认为救了福临,又收留了雷公电母女儿的人也应该是个男人。

所以,在这里只能用两个不同性别的字来区分每个人心目中的人物,不是错别字哈。

虽然禅茶院是广济寺的,但禅茶文化属于礼部对文化管理的范畴,再说,这是广济寺的庙产,每年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是要用来打理官员的,杜文也是二休住持打理官员的重点人物,如果没有了禅茶院的收入,以后二休对自己的银钱就会减少很多,这事一定要制止。

杜文马上站出来提醒皇上,启禀皇上,禅茶院是广济寺的庙产,动寺院的庙产,恐怕会引起佛教界的不满。

黄台吉不理会杜文,皱眉问福临,他要禅茶院干什么?

福临说,禅茶院只是用来喝茶,太浪费,她要用禅茶院办学校。

大臣们一听,愣了一下,不少大臣就不由得点头,历朝历代无论其用意如何,对教育和办学都是重视的,因为办学有利于社会进步,是好事。

皇上一听,林月说禅茶院只是喝茶,太浪费,想想也是哈,禅茶院那么好的一个地方,只是喝喝茶,确实太浪费。林月想要禅茶院,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是用于办学,这种促进社会进步的行为,应该支持。

黄台吉不由得颔首表示赞许。

这时李罡再也忍不住了,他原本是不敢开口说话的,因为他担心自己会被皇上追究六月初八那场灾祸,但在朝堂上听见福临建议钦定甘露为方丈,他就预感到问题的严重性,因为李罡知道甘露被赶出广济寺的真正原因,甘露回到广济寺原本就是一颗定时炸弹,如果甘露做了方丈,二休住持的事马上就会暴露无疑,二休一暴露,李罡与二休同流合污的那些事也隐瞒不住,现在福临又提出要皇上将禅茶院赏赐出去,这不是断了二休和李罡的一条财路,虽然他们的财路很多,但禅茶院的财路是很重要的部分。

保二休住持就是保自己,保禅茶院,就是保银子。

李罡不再犹豫,跨前一步,向黄台吉一揖,广济寺是佛教圣地,神圣不容侵犯,佛门中的事,最好由佛门中人自行处理,请皇上三思。

福临原本并没有注意到李罡,他的注意力全在如何说服父皇赐甘露任方丈和将禅茶院赏赐给林月的事情上,现在李罡一跳出来,他马上就想起林月说的话。

福临瞪圆双眼,指着李罡大喝一声,你不是好人!

福临的大喝声,令所有大臣都大吃一惊,黄台吉一愣,沉下脸来,呵斥福临,休得放肆!

福临依然指着李罡,对黄台吉说,启禀父皇,李罡骂你是狗!

满朝文武一听都大惊失色,李罡也吓得脸色煞白,向福临大喝一声,你血口喷人!

黄台吉从来没有被人骂过,何况福临说自己被李罡骂为狗!这是如何伤脸面的事!

黄台吉看向李罡,眼里飞出无数把刀子,李罡吓得发抖,噗通一声就跪在地上,嘭嘭嘭磕头,微臣不敢,微臣不敢!

福临再跨前一步,向父皇禀报,李罡对父皇没有采纳他六月初八祈雨的事,一直耿耿于怀,不仅串通广济寺二休住持,六月初八那天让广济寺祈雨,他还亲自参加。

李罡赶紧分辨,我没参加。

福临咬牙,你不仅去了,在广济寺广场祈雨的时候,当着那么多人的面,骂我父皇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李罡愣了一下,这才想起自己当时确实说过这话,但当时福临并没有在场,他是怎么知道的?

李罡梗着脖子,大喊冤枉,你栽赃诬陷!

福临不理他,继续说,他还藐视父皇,说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

做文官的大臣们都是读过这首诗的,知道这句诗的意思,当年有名的乌台诗案,谁人不知,谁人不晓?李罡吟这首诗,看来与他说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的意思是一致的。皇上没采纳李罡提出的祈雨日,李罡有气,说出这样的话,吟出这样的诗,符合李罡当时的情绪。

李罡脑子里迅速回想着当天他说这话时的场景,现场除了顺天府尹刘圣,还有几个正在抬头看天的民妇,民妇都是愚昧无知之人,怎么听得懂李罡说的那些话?吟的那首诗?不是民妇还是谁?

李罡瞪眼看看站在他不远处的刘圣,在现场的还有刘圣,刘圣才有理解这句诗的学识,对,一定是刘圣向福临告的密!

李罡没想到顺天府尹刘圣居然是个告密小人!

李罡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哪怕自己死了,也要让大臣们知道刘圣是个小人,他是被刘圣害死的!

李罡指着刘圣大骂,你不是个好东西,你是个道貌岸然的小人!群臣见李罡骂刘圣是小人,全都知道了,这一定是刘圣向福临告的密。

历朝历代官员都是痛恨告密之人的,告密之人被称之为小人,远小人,是官员们的共识。所以,所有大臣看向刘圣的眼神都很鄙夷。

被李罡骂为小人,被群臣用鄙夷眼神盯着,刘圣睡着都躺枪了,他一脸懵逼,一头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