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回来的第二天,顾建华就去上班了。

当然苏荷也没闲着,离开学有段日子,她就找人装修铺子,说是装修也没有大装修,就是重新刷一下墙,做桌椅板凳,建灶台,购买碗筷酱油醋盐等东西。

再找人做个牌匾,铺子名就叫蒙古馅饼。

门上再贴几张宣传语,比如,皮薄馅大,炒菜。

俗话说得好,只要钱到位,啥东西都很快,也就一个星期时间,铺子就弄好了。

至于开店的各种证,顾建华上班之后就给办了。

这要开业了,苏父苏母顾父顾母他们四人有点紧张,又有点兴奋。

他们四人趁着这几天铺子装修的功夫,腌了一桶烂腌菜,就是圆白菜胡萝卜辣椒腌的。

腌烂腌菜不需要时间太长,几天就可以吃了。

这是他们馅饼店给客人上的小菜。

目前准备试营业,先不炒热菜,馅饼馅准备了三种,大葱牛肉馅,猪肉酸菜馅,萝卜馅,这是素的。

试营业这天大家伙都起了个大早,去店里把桌椅板凳,地,擦了锃亮,又把热水烧好,就等客人上门了。

他们店除了白水,还有汽水,酒水卖。

每个桌子上准备了酱油醋还有辣椒油,对了还提供大蒜。

馅饼就着生大蒜吃味道非常不错,就是吃完嘴里有味儿。

七点开门的,餐前工作做完到了八点钟。

中间没来客人。

到了九点钟依旧是。

苏母顾母俩人就坐在吧台里,整理整理酒水,苏父顾父则是坐在后厨看看。

苏荷就带着俩娃在大厅中央坐着看书。

眼看时间快到十点钟了,顾母有点没信心了,她嘀咕,“这咋还不上人呢,这都到饭点了。”

苏母心里也有点没信心了,她去看了看外头,“可不是嘛。”

苏父顾父也是那意思,有点急了。

苏荷安抚,“咱们别急,这才第一天。”

这时长欢小姑娘说,“妈妈,我有点饿了。”

不愧是龙凤胎妹妹刚说完哥哥长筠也看向苏荷,“妈妈我也饿了。”

苏荷就道,“让奶奶给你们烙饼吃吧。”

店里就有馅饼,别的吃的没有。

长欢小姑娘就道,“那我能喝一瓶汽水吗?”

苏荷摆手,“喝吧喝吧,不过你们俩一人只能喝一瓶哦。”

要不阻止俩娃能喝完一箱。

“嗯,知道了妈妈。”

俩娃高兴的找他们姥姥要汽水去了。

上不上人的,俩孙儿说饿了,顾母就先去厨房给烙了,烙了五张牛肉馅馅饼。

苏荷看俩娃吃的香,也有点饿了,就拿了碗筷跟俩娃吃起来了。

吃着呢,店门嘎吱一声。

屋内几人回头,就进来一位大叔。

他先看了一眼俩娃吃的馅饼,随后问站在吧台里的苏母,“馅饼都有啥馅的?”

这是他们店第一个客人。

可把屋里几人高兴坏了,苏母赶紧给拿了菜单,“您看看。”

那大叔拿过来看了一下,抬头问,“哪个比较好吃?”

“大爷爷,牛肉馅的好吃哦。”

长欢小姑娘拿着碗走到吧台,抬头跟那大叔说。

眼前小姑娘长的实在好看可爱,那大叔就道,“好,那就来牛肉馅的馅饼吧,我要五张。”

苏母笑道,“好,在这吃还是拿走啊?”

那大叔,“在这吃。”

苏母,“好,老弟你坐那边等会儿。”

不用苏母去厨房说,顾母就在苏母旁边站着呢,听闻就去厨房给准备了。

苏母给客人上了一小碟烂腌菜,又上了一壶热茶。

顾母很快就烙好了五张馅饼,馅饼大小一样,皮薄馅多整齐的叠在盘子里,上到了桌上。

苏母给上的,她道,“老弟,旁边有酱油醋辣椒油。”

那大叔点点头,“行。”

苏母又问,“咱家还有大蒜,要吗?”

那大叔听闻,“行,来一颗吧。”

苏母就拿了两颗蒜给那大叔。

大叔先喝了一口热茶,随后拿起筷子把馅饼放到碗里,没放酱油醋原汁原味尝了一口。

味道很不错,好吃。

几口吃完了一张馅饼,接着是第二张,第二张放了酱油,也很好吃。

第三张是就着大蒜吃的,也非常香。

咯吱,门又开了,不过进来的不是客人,而是长意长安,带着同学过来吃了。

俩娃看有人在吃馅饼,就小声问苏母,

“姥,这是有客人了?”

苏母,“对啊,第一个客人呢。”

“不错不错,有第一个会有第二个。”

俩娃说对了,他们进来不久,就有第二个客人进来了,一个大娘带着她孙子。

苏母赶紧招呼去了,第一位客人大叔吃完了,要结账,苏荷就给结了,只收了大叔四张馅饼的钱。

她笑道,“今天第一天营业,送您一张馅饼。”

还有这好事,大叔乐了,“哎呦,那谢谢了,我以后还来,你家馅饼好吃。”

“如门口写的皮薄馅大。”

送不送馅饼的,这家馅饼做的是真好吃,反正是合大叔胃口。

“行,您慢走啊。”苏荷笑着送大叔出门了。

可能是午饭时间到了,给第二个客人烙完馅饼,又来了第三个第四个客人,之后顾建华也带着同事来了。

苏母几人是总结出来了,开餐馆,中午人比较多啊,就今天中午不算俩孙儿同学,儿子同事等人,从十点到下午一点零零散散来了十几个客人。

下午时候人就少了。

他们四人开到了六点钟就关门了。

总得来说,今天试营业还不错,算是成功了。

苏母回去道,“我觉得明天开始咱们可以把热菜上了,今天有两个客人问我热菜来着。”

苏父,“上吧,客人不是都夸咱们家馅饼好吃嘛,他们以后肯定还来。”

“对对对,我今天听见有好几个客人说咱们家馅饼好吃了。”顾母高兴。

顾父,“咱们家馅饼馅放的足,皮薄馅多,肯定好吃。”

馅饼店就这么开起来了,本来打算挑个好日子正式营业的,放个鞭炮啥的,但是苏父他们说不用,店也不大就这么开着吧。

苏荷也就没管。

馅饼店生意不错,苏荷顾建华两口子就寻思着,挣得钱跟四位长辈五五分。

但是四人说不要。

“我们就是来帮忙的,要啥钱啊,跟自家孩子要啥钱。”

“可不是,以后快别说了。”

事实就是这样的,他们四个待在老家闲来无事,孩子们把他们接到首都来养老,眼下馅饼店没人看,他们就帮忙看一下。

都是亲爹妈,还要啥钱,说出去让人笑话。

父母不要儿女钱,那是父母爱儿女,可当儿女的心里不能没有数。

苏荷就跟顾建华商量,“咱们给爸妈开工资吧,你看给多少合适?”

顾建华想了一下,“这事要不等一个月后再说?咱们看看一个月的营业额再定爸妈他们的工资?”

“可以。”

目前半个月,除去成本,他们馅饼店每天营业额在五六块左右。

按照这么算下去,一个月差不多有一百五十块钱。

也可以了,加起来比她俩工资都高了。

三月一开学后苏荷就去学校当老师了,大学老师工资比中学老师工资高点,她在中学教了十多年的书,工资就没超过35块钱。

而现在她工资有56块钱。

顾建华是48块钱。

他们两口子工资加起来才一百零四。

而馅饼店每个月营业额有150块钱。

果然做生意比老实本分上班来的赚钱。

“建华,咱们把爸妈那住的院子买下来吧。”

从老家回来后她去问了三嫂,她三嫂说那院子人家乐意卖,就是要两千块钱。

苏荷感觉两千块钱也还行,没有那么贵,来首都第一年看了一个院子,就那个二百多平的,都要一千多,虽说那个院子在二环。

而这个院子在二环以外。

但是人家这院子也很不错啊,房子都是新建的,前后院也老大了,加起来占地面积估计有两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