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工业大摸底:摸出来个南天门计划 > 第1067章 豆·破苍穹!悲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67章 豆·破苍穹!悲哀!

赵思冬没想到自家董事长会这么说,呆立原地。

“开个玩笑,喝点豆浆,今天的会可不轻松。”陆慎为笑呵呵道。

三人吃完早饭直奔会议室,等他们进入时,已经有不少老总入座。

“看我说什么来着,陆慎为果然是来参会的。”

“桌牌都摆着呢,虽然只是末座。”

“关键是行业外企业来掺和啥?总不能真来推销他们家的农用车吧?”

“别说,还真有可能。”

几位老总意图结交陆慎为,但都自恃身份绷着,打算会后找找。

陆慎为不介意别人怎么说,大剌剌落座,黄毛与赵思冬拉了圆凳坐在他身后。

他环视左右,分列粮食总局领导桌牌两侧的是龙夏粮食集团、龙夏储粮集团。

之后是彩云之南农垦集团、东三省南小富粮食集团、旧疆农垦兵团、湖东湖西粮业集团等等。

“就咱一家民企。”

“政策导向型的会议基本是闭门吹风,咱们能掺和还是人家钱主任的面子。”

陆慎为说完闭目养神,今天给他的位次非常好,角落蜷缩。

应了马叔那句开会名言——少提意见多通过,开会就往角角坐。

“这陆董架子不小,还没开会呢就开始睡觉。”

“一身酒气,昨晚肯定没少喝。”

“【年轻气盛】四个字就差写脸上。”

“嘘,小声点儿,陆董如今可是全军的香饽饽。”

“你不上去结交一下?他可是当之无愧的大佬。”

“咱们几家合起来都没人一家厉害,我就不触那个霉头咯。”

老总们揶揄的话被陆慎为一字不落收入耳中,黄毛眼睛滴溜儿转着,赵思冬则是好奇地打量着所有人。

约莫两分钟后,龙粮集团与龙储粮集团老总陪着位身着山中装的中年男人进门。

会场所有老总起身相迎,陆慎为也站起身行礼。

山中装男人入座主位,显然这位就是总局领导。

“都是自己人,坐下说话。”

龙夏粮食总局领导问道:“人都到齐了吗?”

“除过海外粮食集团老总航班延误没能赶来,其他应邀出席的企业老总们都在。”助理恭敬道。

总局领导低声道:“最角落的那位年轻人是陆慎为吗?他怎么也在?”

“战支钱部长安排的,说是和您打过招呼。”

“是有这么回事儿,我还当他开玩笑呢。”

助理扶了扶眼镜:“您看要不要安排陆董先在会客室稍……”

“虽说是其他行业的,但陆董也是自己人,听就听吧。”总局领导和善道。

陆慎为的大名他早有耳闻,几乎所有接触过陆慎为的领导都在帮他说好话。

今天他可要见识见识,这位军中“魅魔”到底有什么本事。

总局领导抿了口水:“现在开会,情况大家基本也都知道。”

“在座的各位都是粮食生产购销领域的老总,有老人,也有不少新面孔。”

“在研讨会正式召开前,还是由我先把之前情况讲一讲吧,免得大家对这次粮食战争有所疑虑。”

“总局长这是战前动员。”

“耐心点,听领导说完。”

“这次可是要真枪实弹和海外Zb巨鳄开战。”

“说实话,我早都忍不住了,外资凭什么来咱们龙夏粮食市场跑马圈地?”

“要不是总局压着,我们一家就能把粮食价格打下来。”

“别吹牛,咱们的对手可是Abcd四大粮商,它们不是吃素的。”

“很了不起吗?我们集团也不是吓大的!”

火药味儿很足,这场会有看头。

陆慎为老神在在,等待总局长的故事。

其实来之前,赵思冬已经呈报过整理好的关于龙夏粮食的两次遭遇战资料。

今天能听亲历者讲述,怕是会更加震撼。

总局长清了清嗓子:“粮食事关国家安全,与民众生活更是息息相关。”

“咱龙夏上世纪全力发展卫星和核弹,因为这些是确保自主独立的武器。”

“什么氢弹、核弹、超远程导弹,乃至后来的三线建设,都是什么硬核来什么。”

“只是我们埋头苦干重工业时,敌人却抄小路偷袭。”

“那会儿我还是西南水利局的科员,压根没想过虚头巴脑的金融和粮食还能作为武器,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威力比核弹更大。”

总局长回忆过往,满眼惋惜。

“第一次粮食战争,内部习惯把它称作【大豆战争】,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讲也可以叫【豆破苍穹】,给我们的震撼太大了。”

“01年我刚刚调任粮食总局,工作是全国储备粮监管,那会儿根本不知道大豆这种看似随处可见的便宜货能被当作进攻武器。”

陆慎为若有所思,他也是查阅资料才知道大豆在金融市场上的含金量。

大豆不但是一个国家的粮食物资,更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饲料。

“用领导的话来讲:我们把他们想得太好了,以为加入蓝星贸易组织,拥抱全球贸易,人家就能把咱们当自己人。”

“唉,其实人家要把咱们当作曰本人整!”

总局长说罢又抿了口水,有老总疑惑道:“领导,当年加入蓝星贸易组织,给咱们的优惠条件不就是可以进口海外优质良种吗?”

“你有这个问题不奇怪,知道咱们95年那会儿大豆种植面积是多少吗?”总局长问道。

“1亿亩出头。”老总乖巧回话。

“差不多,95年全国种植大豆的耕地有1.26亿亩,进口大豆量30万吨。”

“而六年后的01年,大豆进口量激增至1395万吨,整整翻了40多倍。”

“九十年代,咱们在大豆大宗商品上是出口大于进口的,咱们虽然穷,但大豆并不依赖外国。”

“不但自给自足,甚至还有出口的能力。”

“而到千禧零一、零二年之后,咱家每年大豆的进口量爆炸式增长,出口量几乎衰减为零。”

“大豆相关的产业链更是哀鸿遍野,咱的碧蓝苍穹被别人家的豆子破了!”

“当时和鹰酱在贸易上掰腕子,根本打不过人家。”总局长惋惜道。

(pS:云端版本好像出问题了,大家看看好着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