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吴凡收回手指,解锁成功的提示光晕还在眼前闪烁。

他呼出一口气,系统提示音,适时响了起来。

【叮,恭喜宿主,获得随机奖励】

【叮,恭喜《深空轨道动力学模拟》高级技能书,已经存入系统仓库,可随时取用】

吴凡兴奋的挥了一下手,直接点了使用。

大量的知识图谱,数据流,瞬间涌入大脑。

各种公式、参数、推演模型自动归类,像有人把整座图书馆塞进他的脑子,还顺手整理好了目录。

他闭眼三秒,睁开时,已经能背出月球引力场的扰动系数。

桌上的咖啡早就凉了,杯子边沿留了一圈浅褐色的渍。

吴凡没管它,打开新文档,敲下第一行字:“星火计划——自主可控的分布式登月模拟网络”。

屏幕亮起架构草图。

三大模块并列排开:算力调度中心、任务分发节点、验证反馈闭环。

他一边写一边改,删掉两个冗余层,把区块链验证机制加进任务分发逻辑里。

键盘敲得飞快,像是怕慢一步想法就会跑掉。

窗外天色由黑转灰,城市还没完全醒来。

办公室只有他一个人,但这场仗他已经不是在单打独斗。

六点十七分,吴凡按下群发邮件键。

标题是:“紧急会议,七点整,指挥中心”。

二十分钟后,姜梦雪走进来,手里端着一次性纸杯,头发扎得有点随意。

她看了眼大屏上的“星火计划”四个字,皱眉:“这名字是你起的?”

“对。”吴凡点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自己点火。”

“听起来像创业路演。”

姜梦雪笑了一声,坐下,把咖啡放在桌角,“你真打算不靠联盟?他们那边昨天可是明摆着不想合作。”

“他们给的是残缺接口,还要我们交出控制权。”吴凡调出模拟画面,“现在我不需要他们开门了,我自己造路。”

画面里,成千上万个虚拟终端接入网络,每台设备贡献闲置算力,共同运行登月轨道仿真。

任务被拆解成小块,随机分配,结果交叉验证。

姜梦雪盯着看了半分钟:“你这是要搞全球众筹计算?”

“差不多。”吴凡说,“就像当年搜寻外星文明那个项目,普通人也能参与。”

“可航天数据不能乱来。”姜梦雪摇头,“万一谁家电脑中毒,传回错误参数,整个模型就崩了。”

吴凡早有准备。

他点开安全协议层,展示三层过滤机制:异常值剔除、多节点复核、动态权重调整。

“每个任务至少三个终端同时算,结果不一致就重跑。”他说,“而且所有参与方都要签开源协议,代码透明,责任可追。”

姜梦雪没说话,低头翻开笔记本开始画流程图。

笔尖停了几秒,突然抬头:“如果用哈希链做任务标记,可以防止中间人篡改。”

吴凡笑了:“那你愿意接手调度算法?”

“先看看你怎么设计负载均衡。”她语气还是硬的,但已经开始思考怎么解决问题。

门又被推开。

孙梦露和瑟琳娜一起走进来。

瑟琳娜拖了一把椅子,坐到吴凡旁边,默默陪伴。

吴凡抬手,轻轻抚摸她的肚子,“小宝贝怎么样,还乖吗?”

瑟琳娜淡然一笑,“挺乖。”

孙梦露外套没脱,直接走到控制台前,调出数据库界面。

“我查了NASA、欧空局和印度航天局的公开遥测数据。”她说,“过去十年的地月转移轨道记录都能拿到一部分,虽然精度不够高,但够当训练样本。”

“很好。”吴凡把权限共享链接发给她,“把这些数据导入模拟系统,做初始校准。”

孙梦露扫了一眼屏幕上的架构图,手指在某个模块上点了两下:“这里缺少身份认证层。如果有人恶意刷算力积分呢?”

“用设备指纹+行为分析。”吴凡回答,“长期稳定贡献的终端优先派发高权重任务,突然冒出来的大算力节点全部降级处理。”

孙梦露点头,没再质疑。

几个人围在大屏前,各自盯着不同的模块。

空气里没了昨晚的压抑,取而代之的是快速交换的技术术语。

“任务包最大不能超过50mb。”姜梦雪说,“不然普通家庭网络扛不住。”

“那就压缩成碎片。”吴凡补充,“下载完自动拼接,算完立刻上传,不留本地痕迹。”

孙梦露提醒,“用户端程序得轻量化,太复杂没人愿意装。”

吴凡敲了几行代码:“做个浏览器插件就行,开启闲置计算,不影响正常使用。”

讨论持续到八点半。

方案框架基本成型,第一阶段测试环境可以在三天内部署完成。

姜梦雪合上笔记本:“我去写调度核心。”

孙梦露调出防火墙配置模板:“我加固通信链路。”

吴凡站在原地没动。

他看着屏幕,喃喃自语,“真正的研发,才刚开始。”

中午十二点,第一批志愿者报名通道上线。

网站界面极简,只有一句话:“你的电脑,也能算一次登月。”

后台数据显示,三小时内注册设备突破两千台。

吴凡坐在指挥中心主位,面前是不断跳动的算力地图。

红点从中国扩散到东南亚、欧洲、北美,像一场无声的接力。

姜梦雪走过来,放下一张打印纸:“这是我写的任务分发算法初版,你可以看看。”

吴凡接过,扫了一眼:“有个地方可以优化。”

“哪?”

“这里判断优先级只看算力,应该加上地理位置权重。亚洲区任务尽量本地算,减少延迟。”

姜梦雪拿笔,回圈了两处:“好,改完发你。”

她转身要走,又停下:“这个计划……真的能行?”

吴凡看着屏幕,信心满满,“我们必须试一下,肯定行。”

姜梦雪没再问,走了回去。

孙梦露发出通知:“第一组测试任务已打包,准备投放。”

吴凡按下手柄确认键。

倒计时三秒后,三千多个终端同时收到加密数据包,开始运行地月转移轨道仿真计算。

进度条缓缓推进。

一小时后,首批结果返回。误差率4.7%,高于预期。

吴凡调出异常数据源,发现三台设备位于同一Ip段,输出明显偏离均值。

他立即启动隔离程序,标记为可疑节点。

“加一道信誉评分。连续三次偏差超标,自动踢出网络。”

姜梦雪在另一头回应:“我已经在写了。”

新一轮任务重新分配。

这次误差降到2.1%。

吴凡松了口气,揉了揉太阳穴。他已经十个小时没离开座位,有点小累。

瑟琳娜端来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放在桌上:“喝点吧。”

吴凡端起来喝了一口,“太苦了。”

瑟琳娜笑着说,“特意没加糖,提神效果更好。”

吴凡看了她一眼,又喝了一口,继续盯屏幕。

深夜,总部灯火通明。

算力网络稳定运行,参与设备数突破八千。

吴凡打开日志,逐条检查数据流。

突然,一条来自南美洲的终端引起注意:连续五次任务都提前完成,结果精准。

他放大设备信息:普通家用主机,操作系统老旧,但GpU利用率始终保持98%以上。

这不是巧合。

他迅速追踪Ip,却发现经过三层代理。

“有人在测试我们的系统。”

姜梦雪凑过来看了一眼:“厉害啊,是个高手。”

孙梦露动手反向扫描:“我能定位到真实出口吗?”

吴凡说,“试试。如果真是冲着技术来的,说不定能挖到人才。”

孙梦露手指在键盘上飞快的敲击。

防火墙日志滚动刷新。

几分钟后,定位锁定了巴西圣保罗的一栋写字楼。

吴凡打开邮箱,新建一封邮件。收件人栏输入一个临时地址。

正文只有一句话:

“你的设备很厉害,要不要来试试真正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