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红娘啼笑因缘 > 第255章 放下有多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老阿姨红娘姐姐又上线了……

这一章,带着读者朋友一起聊聊放下有多难?!说放下容易,真的放下难上加难!

恋爱中,有重感情走不出我执的人,容易过不了情关?家庭中,又有多少父母放不下孩子呢?真的做到放下,还是那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上加难!

红娘姐姐有个远亲妹妹叫阿萍,她曾经历过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考验,最终才得以从过去那段刻骨铭心的感情中走出来,彻底放下了前任。

而红娘姐姐还有一个远亲姐姐名叫燕子,则是在遇到现任丈夫之后,才毅然决然地选择放下过去的一切。

然而,世间之事无奇不有,还有一些女子,或许因为无法释怀或者其他原因,始终无法将过去放下,甚至因此决定此生再不谈婚论嫁。

从此,那个不再谈婚论嫁的女人,变得不苟言笑,要了半条命的她,总感觉背负了什么?

“为何拿父母不同意男友来惩罚自己呢?”红姐不解的问?

“如果不能跟喜欢的男人一起,不结婚也罢!如果跟一个不喜欢的男人一起生活,反而是一种痛苦,凑合的婚姻没有意义!”难得清醒的如萍回答。

红娘姐姐亦无语……

这姑娘,往后余生,处于纠结过往、恐婚等无谓的心理冲突中,把时间和精力消耗在不良情绪循环里?

为此,这姑娘去读了心理学,可是这精神内耗,就像是精神世界里有两个小人,这两个小人观点不同、理念不同,因此吵得不可开交,不断相互拉扯。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心理资源就会被消耗。

索性,她做出自己一个人过的决定。她也知道,一旦陷入精神内耗,即使每天都躺平,但还是会觉得很累。

每天一睁眼,房贷要还,她对男女之情更觉得乏味了!也就是传说中的大女主,做自己的主人,雌雄同体,不是很好吗?

从此以后,如萍放下对他人的执念。

电影《热辣滚烫》里的乐莹是个不自信的女孩,她害怕不被人爱而讨好所有人。

乐莹把房屋继承权转让给妹妹,妹妹觉得拿走她的房产是应该的。

为了表妹能转正去上节目,换来的不是感激而是表妹嫌弃的眼神。

闺蜜抢走了乐莹的前男友,为了不背上小三的骂名,要求乐莹去参加婚礼并当伴娘,乐莹也去了。

为了昊坤能去打比赛,她还去向老板预支工资五千块钱,其实,昊坤只把她当成临时停靠站。

乐莹以为把手里仅有两个苹果全都送给朋友,就能换来她想要的亲情。

乐莹以疼痛为代价,替他人做出牺牲却没有得到任何体谅。

乐莹终于放下对他人的执念,开始专注于自己的成长。

她不但减肥成功变成美女,还跟职业拳击手打完了一场比赛。

露易丝·海《生命的重建》一书说,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生命中的一切负责任。

我们创造出自己的人生际遇,接着又放弃这股创造力量,而将人生的挫败归咎于他人。但事实上,根本没有任何人、事、地、物有能力控制我们,因为可以主宰我们内心想法的,唯有“我们”自己而已。

要想变得更好,从来都是因为爱自己,而不是为了取悦他人。

如萍依然没有放下原生家庭的伤痛。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里的蛤蟆先生出生于一个富裕但情感冷漠的家庭,祖父和父亲都是成功人士,但他们忙于事业,很少关注他的情感需求和个人成长。家庭环境缺乏亲情温暖,使得哈莫先生在成长过程中体验到孤独和被忽视,这给他造成了潜在的情感伤害。

父亲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在学业上取得优异成绩并成为家族产业的成功接班人。这种高期望的压力常常会让哈莫先生感到无法满足父辈要求,产生自我价值认同危机和不安。

由于家庭成员过于注重成就和社会地位,忽视了哈莫先生作为一个个体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导致他在处理个人情感问题和人际关系时出现困难,内心深处埋藏着未解决的心理问题。

通过与心理医生苍鹭的多次交谈和治疗,哈莫先生逐渐认识到这些问题,并开始尝试接受自己的感受、探索内心世界,从而踏上自我疗愈和心理成长的道路。

通过心理治疗,他学会了如何处理这些源自原生家庭的伤痛,从而改善了自己的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

有时候,我们都是受害者,况且父母也不可能教给我们他们自己都不知道的东西。如果父母连如何爱自己都不知道,他们怎么可能教你爱自己?毕竟,他们已经把自己小时候学到的东西,尽力教导给我们了。

如萍的母亲,也没有放下对伴侣的过度期待。

罗尔夫?多贝里在《清醒思考的策略》里说,美好的生活是一种状态,这是我们常见的误区,错,只有通过后期不断调整,我们才能让生活变得美好。

一段婚姻看似完美,夫妻双方般配合拍,最终却走向了破裂的原因。好在,如萍的父母还有亲情,虽然两人互相看不顺眼,互相挑毛病,但是不能离婚。

老两口在不同的区域,各过各的。

红娘姐姐觉得,只要进入婚姻,体验几年的夫妻生活,就明白,两个人,用需要一个大度一些,否则不能一起生活。

如果没有连续微调和修正,日子根本没法过下去,每一段感情都需要持续维系。

网络上说,爱情大数据显示,婚姻生活中的绝大部分冲突都是永久性的。

尽管夫妻之间存在分歧,大多数夫妻仍然对他们的婚姻感到满意,因为他们已经想出办法来对付这些无法改变的难题,这些难题无法打败他们。

有些事情,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如萍的母亲,没有放下对子女的控制欲。导致,如萍以身抗争,五十多岁了,独身一人。

谁也没想到,娘俩就较上劲了!老太太不仅跟女儿较劲,也跟老伴儿较劲。关键这老太太还觉得自己很无辜。

认知不同,不可同日而语。

还有一部分父母认为:孩子就是自己的全部人生。把孩子的课题也看成是自己最重要的课题,只考虑孩子,完全失去自我。一旦儿女远赴海外,自己跟丢了魂一样。更有甚者,孤独抑郁。就像产后抑郁症,生完孩子抑郁,孩子大了远走高飞,还抑郁。

这样的母亲,没有自我,身心全部放到孩子身上了。

红姐奉劝内心不强大的母亲,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尽量不要让孩子远离自己。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有些孩子之所以遭受严重的情感创伤,是因为他们的父母以自我为中心,控制欲过强。小孩子或青少年在面对这种情境时,无法冷静地看清问题的全貌,缺乏保护自己的力量,经常为自己所面临的困境责备自己,以致容易困在自己的情感创伤中无法脱身。

作为母亲,要大胆鼓励儿女自己有主见,遇到问题,尽量自己想办法解决,锻炼独立能力!

别人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而活,孩子跟父母为缘分而来,孩子有孩子的路径。他们也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而活。

父母只能提建议,过度干涉甚至担负起别人的因果,也让自己的人生沉重而痛苦。

即使父母再怎么背负孩子的课题,孩子依然是独立的个人,不能完全按照父母的想法去生活。孩子的学习,工作,结婚对象或者哪怕是日常行为举止怎么能完全按照父母所想呢?

生活中,有一些妈宝男,凡事需要母亲做主,更有甚者,单亲家庭的母亲,儿子新婚之夜,要跟儿子儿媳妇一起睡,如果有的儿媳妇儿理解单亲母亲,有些不能共情的,真不知这日子怎么过下去呢?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怎么办呢?只能凉拌!

露易丝·海在《生命的重建》一段话赠给读者朋友们:

我具有重塑自我的力量,而这股力量也赋予我创造自身境遇的能力。

怨恨,批判和内疚,是最具伤害性的思维模式。

我们必须放下过去,并宽恕每一个人。

我们必须愿意开始去学习爱自己。

此时此地,就是全新的起点。

在生命中,一切都是美好。

爱自己,学着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