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艳阳高照。
街上小贩吆喝着,卖冰豆沙、冰酸梅汤……
富贵人家的家丁直接从冰窖拉大冰块回府去,供主子消暑。
苏灿灿不辞辛苦,进宫去看望荣荣。
荣荣连拉她去寝殿说悄悄话,关于撮合福宜和欧阳城的亲事。
过了一小会儿,苏灿灿说:“荣荣,此事我不敢大包大揽。”
“因为城哥儿是嫡长孙,要凭官职光宗耀祖,但驸马不能当官。”
苏荣荣拉着苏灿灿的手,轻拍手背,亲亲热热地微笑道:“我知道,强扭的瓜不甜,我和皇上都没有仗势强迫别人的意思。”
“我家福宜甚至愿意放弃公主的头衔,以庶人身份出嫁,绝不会影响他加官进爵。”
苏灿灿大吃一惊,几乎忘记眨眼,同时又松一口气,说:“既然如此,我从中帮忙周旋,去探探公公婆婆和大嫂的口风,你等我消息。”
姐妹俩这些年同甘共苦,感情深厚,彼此信任,苏灿灿能帮则帮。
苏荣荣从小就认为灿灿比自己更聪明,于是加深笑容,仿佛提前看见成功的希望。
说完秘密之后,她们走出寝殿,去正殿接着聊天,顺便享受从南方进贡的荔枝,又有从外地来的羊角蜜瓜、各色葡萄、西瓜、椰奶……
苏荣荣又聊起小儿子衡亲王,说:“小十七今年像竹子一样,长得特快。”
苏灿灿含着葡萄,抿嘴笑。
苏荣荣说:“如果他看起来小,我巴不得留他在宫里多住几年。”
“但他个子高,像个小大人,就不得不避嫌,毕竟皇上立皇后之事估计也快了。”
“如果让小十七单独去他的王府住,我又不放心,又不想让他身边整天围绕太监,所以请姐姐帮忙,选一些德才兼备的老实人,过两年充当王府内的小吏。”
苏灿灿爽快道:“你放心,反正还有两三年时间准备。”
“我觅到合适的人,就暂时送到爹娘那边。”
苏荣荣点头赞同,说:“到时候,让爹娘和小十七一起搬去王府住,让爹娘照看他,避免别人带坏他。”
苏灿灿也赞同,笑道:“有外孙逗,爹娘肯定欢喜。”
她午后出宫,马不停蹄,去苏父苏母那边,告知这个好消息。
苏父和苏母都惊喜极了,毕竟衡亲王是他们的亲外孙。
苏父激动地揉搓双手,笑得像吃了蜜糖一样,问:“到时候,这处大宅子怎么办?能不能租给别人住,收些租钱?”
苏灿灿果断否决,说:“容易招人笑话,留几个看宅子的仆人即可。”
苏母不赞同,说:“这么大的宅院,空着多可惜。前几天,我听润润念书,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听见这话,我心里就难受。”
苏灿灿想一想,说:“娘,你想得更稳妥,明天我再进宫去见荣荣,让她对皇上说,安排这个宅子给进京赶考的书生居住,或者改成慈幼堂,收养孤儿。”
“或者免费供给名医,让他们在这里开办医馆。”
苏父和苏母对视一眼,都高高兴兴。
苏灿灿心事多,回到欧阳府之后,又想办法去探欧阳大少奶奶的口风。
她暂时不敢明说福宜看上城哥儿,而是编个故事:“我在娘家听说书女先生说个故事,因为是头一次听,比较有趣。”
“据说,某朝某代的一个公主,为了拒绝嫁给讨厌的纨绔,宁肯放弃公主头衔,降为庶民,然后嫁给一个少年英雄。”
欧阳大少奶奶一边用竹签叉那切成小块的清爽西瓜,一边笑道:“这故事,我以前好像也听过,记不大清了。”
苏灿灿莞尔,进一步试探:“大嫂觉得这个公主的选择是聪明,还是笨?”
欧阳大少奶奶站在自己的立场,眉飞色舞,爽朗地笑道:“当然是聪明,谁不想嫁少年英雄呢?”
“如果丈夫是草包败家子,生出来的儿女也跟着学坏。如果丈夫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妻子脸上有光彩,儿女也是好根儿发出来的好苗子。”
她之所以如此得意,就因为她自认为自己十几年前也是嫁给少年英雄,如今欢欢喜喜。如果别人用公主的头衔跟她交换人生,她肯定不换。
苏灿灿吃一块甜西瓜,露出真心的笑容,心想:大嫂内心通透,估计不会做这门亲事的拦路虎。不过,不能操之过急,我暂时隐瞒。
等苏灿灿告辞离开后,欧阳大少奶奶再细细回想这番话,突然倒吸一口气,“嘶——”的一声,暗忖:三弟妹一向不乱说话,怎么突然提起公主如何下嫁少年英雄的事?她的亲外甥女不就是待嫁的真公主吗?瓜田李下,她居然嘴上不谨慎,莫非有什么蹊跷?
想着想着,她突然眼睛一亮,豁然开朗,心想:我儿子恰好是少年英雄……三弟妹今天进宫去了,一回来就说这话,莫非是苏太后看上我儿子,想要这个好女婿?如果公主真放弃皇家头衔,要嫁给我儿,我该不该答应?
她越想越激动,犹豫不决,干脆去找欧阳夫人商量,说悄悄话。
欧阳夫人一听就皱眉头,说:“咱家女眷和睦,何必招个公主进来作威作福?公主大多脾气骄纵,又有皇家撑腰,夫妻双方变成女强男弱,那男子岂不变得窝囊?”
大少奶奶尚未死心,又说:“正常尚公主,我肯定避之唯恐不及,我可不想天天对着儿媳妇行大礼。”
“但如果公主真的愿意以庶民身份嫁人,夫家就不吃亏了,不是吗?”
欧阳夫人依然皱眉,呼吸变沉重,眼神暗沉,若有所思。
然后她叮嘱道:“既然老三媳妇没明说此事,你就装作不知道,别上赶着去巴结这门亲事。”
“咱家城哥儿可不愁娶不到名门千金。”
“避免弄巧成拙。”
大少奶奶连忙答应,心里多一个秘密。
辞别婆婆之后,她继续做白日梦。真正让她动心的,不是庶民公主的嫁妆,而是皇族血脉。
她心想:如果将来我的孙子孙女也拥有皇家血脉,那真是与众不同……何况,公主变庶民,并不会影响家里男子做官,堪称一石二鸟!
— —
另一边,苏灿灿派丫鬟秘密关注欧阳大少奶奶的动向。
丫鬟跑回来,小声说:“您告辞没多久,大少奶奶就去了夫人那里,只坐两刻钟,又回她自己院子。”
苏灿灿追问:“她脸色如何?”
丫鬟不假思索地说:“脸上挂着笑。”
苏灿灿长舒一口气,悬着的心暂时放下,继续谋划下一步。
偏偏欧阳凯外出平叛乱去了,不在家,她又不敢随便跟外人商量此事,于是一个人冥思苦想,表情纠结。
当初答应荣荣时,答应得太爽快,如今一步一步谋划,反而发现此事比想象中更难。
因为她不仅想促成福宜和城哥儿的亲事,而且又不想影响自己在婆家的和睦。如果她更向着亲妹妹和外甥女,恐怕公公婆婆责怪她胳膊肘往外拐。
实际上,对她而言,手心手背都是肉,但公公婆婆显然不会如此体谅她。
双姐儿练琴棋书画太无解,跑过来找苏灿灿,本来是为了发牢骚,却意外地发现娘亲在发呆。
于是,她起了玩心,鬼鬼祟祟地走到苏灿灿背后,伸手捂住苏灿灿的眼睛。
苏灿灿瞬间回过神来,摸一摸双姐儿的手背和手腕,笑道:“又搞这孩子气的把戏!”
“非要我罚你绣花,你才能稳重。”
双姐儿一听“绣花”两字,如同泰山压顶,连忙松开手,在旁边落座,嘟嘴说:“巧宝姐姐和宣姨姨都说,绣花对眼睛不好。”
“唐祖母以前爱做针线活,现在手总是抖啊抖。”
苏灿灿搂住她的肩膀,莞尔道:“又说歪理,巧宝祖母那是生病,不是因为针线活。”
双姐儿理直气壮地反驳:“有一种病是积劳成疾,巧宝姐姐也赞同我。”
苏灿灿懒得钻牛角尖,右手抚摸闺女的丝绸衣衫,说:“有一件事,我正愁没人商量。”
“如果你守口如瓶,我就告诉你。”
眼前的闺女已经亭亭玉立,不再是孩子。苏灿灿有意培养她,所以说出此话。
双姐儿察言观色,然后点头如捣蒜,还故意用双手捂住嘴巴,表明自己一定守口如瓶。
苏灿灿被逗笑,说:“先吩咐丫鬟去门外,防止别人偷听。”
双姐儿连忙照办,脚步轻快,略像兔子,眼神机灵,然后转身跑回来落座。
苏灿灿轻声细语,诉说此事的重要。
双姐儿强忍惊讶,听得入神,时不时点头。
过了一会儿,她捂嘴偷笑,说:“娘亲做媒人,我做小媒人。”
苏灿灿也憋不住笑意,佯嗔:“管不住嘴巴,就闹个鸡飞蛋打。”
双姐儿连忙把嘴巴捂得更严实,大眼睛扑闪扑闪,一点声音也不发出来。
苏灿灿笑道:“调皮捣蛋,假模假样。”
“有没有好主意?”
双姐儿把双手放下,玩弄自己的手指头,少年老成地叹气,说:“一回生,二回熟,可惜我还没有牵红线的经验,而且我们还不知道,大哥想娶福宜姐姐吗?”
“不如让盟哥儿去试探试探。”
苏灿灿摇头,不赞同,说:“到处问,就泄密了。”
“何况,城哥儿不一定说真话。如果他说不想娶,岂不是把这条路给堵死了?到时候,福宜长公主岂不是很没面子?”
双姐儿急得双脚在地上乱踩,小眉头微皱,说:“真麻烦,如果安排他们俩在街上相会,就好了。”
苏灿灿挑眉,道:“胡说八道,未出嫁的公主怎么能光明正大在街上与男子相会?”
双姐儿被戳中心事,突然脸红,调皮地吐舌,暗忖:我在大同府跟任武相会的事,一定不能让娘亲知道,否则就惨了。
她的眼睛突然不敢跟苏灿灿对视,但又为了掩饰,故意东张西望,甚至抬头看房梁,同时,双手把衣带绞成麻花状。
苏灿灿因为有烦心事,所以没像平时那样明察秋毫。
双姐儿为了掩饰自己心虚,连忙又另外出一个主意,说:“我故意在书房里挂福宜姐姐的画像,故意让大哥看见,再问他,画上的女子美不美?”
“此计如何?”
苏灿灿眉眼一动,说:“谨慎一点,不能让外人知道画上的女子是谁。”
双姐儿咧嘴笑,给自己竖起大拇指,说:“我真聪明。”
苏灿灿“噗嗤”一声,摸摸她的头发,说:“明天我去宫里取画像。”
双姐儿显得无忧无虑,立马说:“我好久没进宫去见小姨了,明天我也去。”
苏灿灿立马变脸,严肃地说:“你不要去,要么好好待在家里,要么去你外婆家玩。”
双姐儿果断说:“我选择去外婆家。”
苏灿灿又叮嘱:“给巧宝写信时,不能提起这门亲事。”
双姐儿抿着嘴巴,点头答应。
— —
不过,有些事是藏也藏不住的。
双姐儿无聊时,就忍不住给巧宝写信,虽然没提起福宜和城哥儿的的名字,但她忍不住炫耀:“我这几天跟着娘亲学做媒,我从文武双全居士,变成文武双全月老居士了。”
巧宝收到这封信时,被逗得哈哈大笑,连忙写回信:“那我就变成女侠霹雳居士了。”
她心想:火炮不就相当于霹雳吗?
双姐儿又利用飞鸽传书,问:“哪来的霹雳?是不是大同府打雷了?小任师傅是否安好?”
巧宝连忙又写回信:“不是雷霹雳,而是火霹雳。”
但是,刚写完,她忽然记起赵宣宣的叮嘱,让她不要炫耀自己会用泥巴捏火炮。
于是,她连忙把写好的信揉成纸团,重新写:“我没去找小任师傅,但我娘亲偶尔去看看他雕出来的玉器,应该挺好的。”
除此之外,她又写些别的趣事,比如女子书院与男子书院搞擂台赛,女子书院造出来的洗衣器具和新锅具取胜,赢得彩头。
双姐儿又回信:“我魂飞大同府,你帮我多关照小任师傅,这天儿热,不晓得他有没有冰块消暑?”
巧宝还有别的事要忙,暂时没急着飞鸽传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