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一入官场,火速升迁 > 第65章 工作的程序原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吴书记说这话时,林新儿瞄了一眼后座,感觉吴书记眼睛里含着热泪。

“唉,见笑了,人都是感情动物,在一个地方待久了,总会生出一些故乡该有的感情;这冷不丁可能要被调离了,心里空荡荡的,不得劲。”

林新儿脑子里的“场面话”和“词汇量”比较少,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吴书记,他只好扭过头坐着。

驾驶员先是叹了一口气,随后说:“您为南都做了这么多贡献,南都人民会一直记得您。”

随后,红旗车内一片寂静,因为是刚换的红旗车,所以车上还有一股“新鲜”的味道。

“新儿,走,陪我去吃个饭。”

车队到了省行政中心门口时,自动“各回各家”了,两台红旗车来到了迎宾馆,依旧是早上吃早餐的地方。

放好车,驾驶员在去餐厅的路上说:“我们平时都是走高干小区后门开过来,然后从迎宾馆餐厅后门步行进入,直接拿着餐盘吃就行了;我还经常带朋友来吃,工作人员不会说什么的;因为除了迎宾馆的工作人员,只有我们这些驾驶员知道那条路了,只要从那走进来的,大概率都是内部人,所以他们就不会拦,下次我带你来吃。”

说完,驾驶员还露出一副非常热情的笑容。

这次,两位驾驶员跑去左边就餐了;右边的高干就餐区,已经有一些领导在吃饭了。

林新儿看到了叶书记。

“叶书记,您也来这吃饭啊?”吴书记主动朝叶书记打招呼。

“吴省长刚调研完回来啊?是,爱人回北方了,我就干脆一个人来这边吃一点,方便自在。”

叶书记已经开始叫吴书记“省长”了。

林新儿听到这话突然想起:吴书记家里不是有保障人员吗?怎么还在这吃饭呢?

“我每次调研的早上、中午都得来这吃,家里的工作人员平时也忙,就不麻烦他们了,我爱人非要安排一名工作人员保障我生活,其实我们这些老头子哪里需要什么保障?这儿安排得已经很方便了。”

吴书记说完,林新儿看到早上那位工作人员又帮吴书记夹菜去了。

而且,每一个省领导附近都有一位这样的工作人员。

“这是干啥呢?”他心想。

来不及多想,看到大家都起身,他也主动跑去夹菜了。

回来的时候,看到叶书记已经端着餐盘坐到了吴书记那一桌了,四人的长条小桌,一下子就显得热闹了。

“这是你秘书吗?好年轻啊!”叶书记看着林新儿问。

林新儿听到这话,赶紧放下筷子。

“综合二处的干部;我秘书这两天忙其他事去了,临时让他来帮个忙,这位可是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话说等你接我这个位置,可以用他当秘书,新儿,赶紧表现表现,叶书记这会还没秘书呢!”

林新儿愣住了:该怎么表现?

瞿秘书长也来了一句:叶书记,这小家伙能力不错,人很老实,是综合二处强行留下来的人才啊!

叶书记这才仔细打量了一圈林新儿,林新儿有些尴尬,他摸了摸自己的脸。

“哈哈,这小家伙很青涩啊!好,等到时候再看安排吧!瞿秘书长,搞不好以后就是我们搭班子了,你可得好好帮助我啊!”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那。”

只是这匆匆一瞥,林新儿对叶书记就有了一个印象:爽朗。

吃完饭,把吴书记送回家后,林新儿乘坐车子返回单位。

驾驶员说:“我们留个联系方式吧?吴书记调离后,我大概率就回车队当吉祥物了。”

“啊?”林新儿感觉很震惊。

“我不想跟吴书记去外地,我都一大把年纪了,得为家庭考虑吧?就留在南都了,而对于我们这些留在原单位的领导专车驾驶员,往往也没人敢用,让我们去开公车?又担心吴书记生气;让我们给别的领的开专车?别的领导要么带驾驶员、要么选新的驾驶员,一般不会再用我们。所以车队干脆就把我们挂起来了,要么给一个车队副队长的虚职,要么就干脆通知在家休息,每天去点个卯就行。”

林新儿看着对方复落寞的眼神,便问:“那可以去干其他的事啊?坐着都有工资发,那还不好?”

驾驶员笑了一声,随后说:“人还是要做点事;这种生活看着好像很爽,等真正这样了就会明白其实心里的那种孤单和落寞最难熬。我也想去干其他事,但很多人盯着啊!万一出点事,这不是得不偿失?”

驾驶员把车放好,拿起了林新儿早上给他的烟,点燃了,他同时把四个车窗都打开了。

“透透气,吴书记不喜欢烟味。”

驾驶员对林新儿露出了抱歉的表情。

林新儿也学着点了一根。

““隔行如隔山“看来是真的没错,都是围城啊!”林新儿感慨道。

半小时后,林新儿看了眼手机:“哥,不好意思我得回办公室了,您没啥事就来找我玩啊。”

驾驶员点点头,然后摆了摆手。

回到办公室,吴若飞难得没有睡午觉。

“回来了?赶紧把录音笔的内容整理成纪要,下午送吴书记那签字,然后存档!对了,这是吴书记上午活动的通稿,你审一审,可以的话直接发宣传部门,让他们挂网。”

“好嘞,师傅。”

不过随后也有一个问题让林新儿有些烦恼:“师傅,这说话太接地气了,有些词语就按书记说的这么写吗?”

“对啊,说什么记录什么,把语气词视情况省略就行,其余的就不用管了。”

林新儿皱了皱眉头,然后叹了口气,继续埋头苦干了。

刚开始还觉得整理这种录音很简单,现在看来完全不是这样;尤其是还要分辨一些杂音,简直让人崩溃。

“要是有什么软件,领导一说话,纪要自己就显示那就好了。”

听着林新儿的感慨,吴若飞在起身倒茶时笑道:“哈哈,科技在发展,说不定以后就按你说的这种模式发展了,不过,不同领导的普通话标准程度不一样,就算是有,还得人工检查,肯定有错别字,找错别字比这玩意更累。”

林新儿花了几个小时才整理完录音文件,然后又开始审通稿。

看得眼睛都要花了。

通稿内容和吴书记讲话内容不能说没有关系,那是一点关系都没有,完全是两个方向。

“你拿这些通稿给秘书长签字,签了字就可以签发了。”

听到吴若飞这么说,林新儿赶紧拿着打印出来的通稿递到了秘书长办公室。

瞿秘书长一边看一边皱眉头。

“怎么没有照片呢?这怎么能体现领导的风格呢?太马虎了!你让市里把今天吴书记调研的照片给找几张出来,选一张或几张插进去,要图文并茂嘛!”

瞿秘书长说完又补充:“马上就要下班了,你现在赶紧联系昌都市委书记的秘书去办,你个人去办?大概率没人理你,虽然你是综合二处的,但只是一个小干部,下面的干部不一定卖你面子。”

“秘书长,对方秘书是副处级以上干部吗?如果不是,那…我可能没有对方秘书的电话。”

林新儿支支吾吾地表达了自己的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