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民国八年冬至,村里的豪绅严振海步入六秩寿辰,预备举办一场盛大的生辰庆典。这位严老爷曾在光绪帝时代背井离乡,奔波于关内外,凭借着八面玲珑的智慧与独到的生意手腕,积累了丰厚的财富。最辉煌时,他在京城北平开设了自己的铺子。

清朝覆灭后的动荡岁月,严振海毅然关闭了城中的店铺,回到了宁静的乡村故土。他在这里耗资建造了一座巍峨壮观的大宅邸,并雇用了数十名剽悍健硕的青年组成护院队伍,稳稳当当地做起了一方富甲。

回归乡梓之际,严振海身边多了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名唤玉玲珑。坊间流传,她曾涉足隐秘的行业——暗门子,也就是未经官方登记、私下从事卖笑生涯的女子。古时候,合法的妓院都需要官府备案并纳税,而在阴影中悄悄运营的,则被称为暗门子。这些传言尽管未曾有人亲证,但从玉玲珑这个名字透出的韵味来看,确实带着一丝风尘气息。

彼时的严振海已逾五十,而玉玲珑芳龄尚不足三十,正值二十出头的花样年华。即使现在看来,她依然风华正茂,美艳动人,一双明眸顾盼流转,十足是一位倾国倾城的美人坯子。

十月的第九天,正值严振海六十大寿,整个家族商量着要为他筹办一场盛大的生辰庆典。严家枝繁叶茂,严振海与原配育有六子三女,与玉玲珑一起生活后,他们膝下并未增添儿女。此外,家中还有几个侄子以及一众护院同住。

人到老年且腰缠万贯,心思难免复杂。严振海也不例外,纵然是喜庆的寿辰,他却突发奇想要搞一场“活出丧”。所谓的活出丧,就是在生前模拟举行一次葬礼,看看子孙如何为自己哭泣吊唁。

此举看似荒诞不经,但严振海身为家中主事之人,哪怕年届六旬,仍无人敢违逆其意愿。毕竟家中财力雄厚,他想怎样就怎样。

就这样,严家在筹备寿宴的同时,购齐了全套高档丧葬器具,还请来了吹鼓乐队助阵。从十月五日起,子女们每餐饭前都要悲伤哭泣一番,严振海看到这样的场景,满意地点点头,计划死后也要如此办理后事。

各位看官能否接受这种奇特习俗?尽管颇有忌讳,但严家却实实在在地操办了起来。初九那天,寿星正日,严家上下哭也不是,笑也不是。

倒是严振海乐在其中,傍晚时分,亲朋好友陆续前来赴宴。他坐镇中央,命玉玲珑取出那只崭新的茶壶,精心清洗茶叶,冲泡了一壶好茶,随后安排特聘的厨师烹煮了一碗寓意深远的长寿面。心情大好的严振海吃完整碗面条,又品尽杯中茶,随后从容躺进了预先准备的棺材里。

他这几日一直都在棺材中“体验死亡”,力求仿真效果到位。家中依旧熙熙攘攘,几个子女陪侍着亲友欢宴畅饮。这一幕实在古怪至极:一边是肃穆的棺椁,一边是觥筹交错的欢声笑语,简直是世间罕有的奇异景象。

夜幕降临,宾客们并未离席归去,因为他们还要参与这场独特的“葬礼”。严家宅邸广阔,房间众多,足以容纳所有人留宿。

众人各自回到房间歇息,严振海的三个儿子则按照规矩,在棺材旁“守灵”。次日拂晓,三兄弟揉着惺忪睡眼相继醒来,厨房里早已飘出饭菜香气。然而,他们的父亲严振海却迟迟未起,三人面面相觑,最后由最小的儿子“严志载”起身去唤父亲起床用餐。

严家三兄弟的名字分别为“严志厚”、“严志德”和“严志载”,原本寄托着父母期望他们具备“厚德载物”的品质,遗憾的是,夫妻俩只生育了三个儿子。

严志载走到父亲的“灵柩”前,小心翼翼地掀开盖住大半的棺材盖,刹那间被眼前的景象吓得魂飞魄散——严振海竟满脸七窍流血,不知何时已在棺中悄然死去。

他发出一声凄厉的尖叫,惊动了正在旁边的大哥二哥。二人赶来查看,同样惊恐不已,整个院落内的所有人都意识到,严振海昨夜真的离世了。

原本的“活出丧”戏剧性地变为现实丧事,显然,严振海属于非正常死亡。老大严志厚果断决定,一方面派人迅速上报县衙报案,另一方面勒令所有在场的亲戚朋友暂勿离开,因为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是嫌疑人。

严振海在其六十岁寿辰之际,本欲体验“活出丧”,却不幸假戏真做,枉死棺中。作为一名富甲一方的人物,他的死自然引起各方高度重视,本地保安团闻讯后,迅速派遣两名精干探员奔赴严家。二人领命而来,必须查明真相,揪出真凶,给严家一个公正的说法。

保安团派出的两位探员,一位唤作李石头,另一位名曰王朝生,皆是三十挂零的壮年汉子,手中功夫硬朗,颇具侦查经验。

两人抵达严家后,甫一审视严振海的遗体,一眼便看出他是中毒身亡。

这起案件看上去并不复杂,关键在于查找严振海生前摄入何种有毒物质。于是,他们着手梳理严振海昨晚饮食的所有细节。

据记载,严振海当晚品尝了几碟小菜,浅酌了两杯酒,享用了一碗长寿面,还饮下了一壶热茶。

这就构成了昨晚严振海可能中毒的全部食物和饮品。

为此,负责做菜、上菜、斟酒、擀面、泡茶的人员悉数被隔离审查,逐一询问。

做菜的团队是严家专门聘请的专业厨师团队,包括做面的师傅在内,他们协同作业,全程共同操作。鉴于食物都是集体准备且其他人均未出现中毒症状,初步判定做菜环节不存在投毒可能,这群厨师率先被排除嫌疑。

做面的师傅尚未摆脱嫌疑,既然其他人食用同样的菜肴安然无恙,唯独严振海中毒,那么问题很可能出在他单独食用的某种物品上。细细思索,唯一独享的食物便是那碗特别定制的长寿面。

此外,递菜的服务人员也曾一度受到怀疑。然而,严振海桌上的菜品并非由普通仆役送上,而是他的大儿子和二儿子亲手端来,借此展现孝心。因此,这批服务人员很快也被排除了嫌疑。

做面的厨师尽管与做菜团队同一出处,是否有可能单独下手下毒呢?李石头和王朝生深知,任何犯罪行为的背后都有动机支撑。这名厨师是否有足够的动机毒害严振海呢?他能在严振海的死中获得何种利益?答案似乎是毫无得益。更何况,这名厨师之前一直在县城酒楼工作,与严振海并无明显的恩怨纠葛,怎会有下毒的动机?

因此,侦探二人组判断厨师单独下毒的可能性较低。实际上,他们快速排查的过程中,心里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人选,即严振海的三位子女以及他那年轻的配偶玉玲珑。

严家的三个儿子中,已有两个参与到昨晚的上菜过程中,他们具备下毒的机会。而玉玲珑则负责清洗了新茶壶并泡制了那壶茶,她同样有机可乘。

值得注意的是,严振海一旦离世,真正能从中受益的,恐怕只有他的亲人——这三个孩子以及玉玲珑。作为严振海最亲近的人,他们在嫌疑名单上名列前茅。

三位儿子究竟有何种动机要去杀害父亲呢?倘若只是为了争夺家产,逻辑上他们应当针对彼此,而非父辈。即便除去严振海,他们仍是同胞兄弟,家产分配并不会因此改变。何况,严振海在世时对他们而言无疑是棵大树,他的存在保障了家庭的繁荣和外界的尊重,依托他广泛的人脉,三个孩子并无充分理由去仇恨父亲。

“这确实不合逻辑!”李石头和王朝生琢磨着。

于是,他们将焦点锁定在了玉玲珑身上。假设是她下手,动机则较为多元,特别是年龄差距带来的矛盾尤为突出——如果玉玲珑在外面有了心仪之人,那么除掉严振海这个障碍变得合乎情理。

因此,两位侦探决定集中精力调查玉玲珑。她虽然表面保持着冷静,内心却清楚自己摆脱不了嫌疑,毕竟她与严振海的年龄差距过大,容易让人联想到贪图财产的动机。如今严振海离奇暴毙,她的嫌疑无疑加重了。

令李石头和王朝生始料未及的是,当他们向严振海的三个儿子透露玉玲珑的重大嫌疑时,三个孩子竟然异口同声地表达了反对和不信。这样的反应完全颠覆了两位侦探的预期。通常情况下,继母与子女的关系本就微妙,尤其玉玲珑年纪甚至小于长子严志厚,按理说,三个孩子应该对她抱有抵触情绪才对,为何他们会如此一致地维护玉玲珑呢?这让李石头和王朝生陷入了深深的困惑。

三个孩子口径一致,他们表示玉玲珑对待父亲极为贴心周到,对兄弟三人亦是呵护有加,平日里展现出温婉善良的一面,打死他们也不相信她是杀害父亲的凶手。他们分析,父亲健在,玉玲珑在家中的地位才有依靠,若是父亲离世,她在严家的地位只会更加岌岌可危,没有任何理由促使她对父亲下手。

李石头和王朝生对视一眼,颇感意外。他们从未想过玉玲珑在三个孩子心中的形象如此美好,这确实是一件颇为罕见的事。

尽管心中存疑,但他们并无确切证据,不便贸然对玉玲珑采取拘捕或控制措施。毕竟玉玲珑是严振海的妻子,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他们不能随意行事。

无奈的是,寻找物证的过程困难重重。早在他们初次勘查时就了解到,昨日的剩菜剩饭已被严家清理干净,如此富裕的家庭是不会保留隔夜食物的。至于茶壶,也被玉玲珑及时处理过了,茶叶倾倒洗净,遵循了严振海一贯不喝隔夜茶的规矩,玉玲珑的行为并无不妥。

一天忙碌下来,两位侦探依然两手空空,甚至连毒药是如何投放的,严振海究竟是通过何种途径中毒的,都没能找到答案。

夜幕降临,严家沉浸在真实的哀痛之中,此前为“活出丧”而准备的一切,此刻全都派上了真正的用场。一场诡异的“假丧变真丧”,使得一切都显得格外离奇。

李石头和王朝生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他们绞尽脑汁搜寻可能导致严振海被害的动机,因为只要有动机,就能缩小嫌疑人的范围。然而,反复思量之下,他们目前重点关注的嫌疑人似乎都没有合理的动机,至少表面上看不出来。

两位侦探陷入了深深的困扰,本以为这只是一桩相对简单的中毒案件,却不料调查至今却一无所获。时间拖得越久,案件就越发棘手,因为那些重要的证据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殆尽。

直至深夜,疲惫不堪的李石头和王朝生才勉强入睡,忽地被一阵喧嚣声吵醒。他们立刻从床上弹起,披衣出门,只见严家的护院们正押解着那个做面的厨师朝他们走来。

究竟发生了什么变故?

护院们解释道,他们发现这厨师企图趁着夜色潜逃,遂将其捉拿归案,并在他的随身包裹中搜出了大量财物。

做面厨师面色惨白,吓得裤裆湿漉漉一片,显然是极度恐慌。

李石头和王朝生以专业侦探的目光审视着眼前之人,他们凭多年的办案经验深知察言观色的重要性。他们观察到,这名厨师的惊恐并非伪装,而他辩解自己并不知道包裹里有钱财,只是以为包着的是他来时穿的衣服。

李石头和王朝生对这番说辞嗤之以鼻。要知道,包裹里的可不是几张轻薄的银票,而是实实在在的金银首饰,这类物件怎么可能像衣物那样轻飘飘、软塌塌?它们的重量和形态均与衣物截然不同,这分明是拙劣的谎言。

这时,严家的老二严志德恍然大悟,提出了自己的推测:

这家伙为了钱财杀害了自己的父亲,眼看事情败露,便打算趁乱逃脱。若他真的溜走,在这动荡不安的时代,天涯海角,又何处去追寻他的踪迹?

严志德的理由看似合情合理,但李石头和王朝生并未被轻易说服,他们心头的疑云仍未消散,觉得事情远不止这般简单。

在纷繁复杂的案情中,一个疑问悄然升起——如果他的目的仅仅是窃取财物,为何要在严振海家已是一片混乱、生日与丧事交织的时刻,选择更加凶险的杀人手段呢?毕竟,盗窃与谋杀,两者性质迥异,所要求的胆识与犯罪心理也大相径庭。基于此逻辑,严志德的推断似乎陷入了无意义的旋涡。

无论怎样揣测,那个厨子在混乱中偷窃并企图深夜潜逃的事实,成为了无可争议的焦点。无需劳烦县衙,两位调查者果断地将已被吓得魂不附体的厨师带回了自己的住所进行审讯。

这名厨师确实已被恐惧所驱使,甫一踏入审讯室,便竹筒倒豆子般全盘托出了真相:他虽身为厨师,却因嗜赌成性而负债累累,这次来到严家任职,视为一次难得的翻身良机,计划伺机行窃以偿还债务。实际上,他所偷窃的钱财并非发生在今夜,而是早在第一天夜里就已经动手。

他原计划在一切平息后携款潜逃,料想无人会对他产生怀疑。然而,严振海突如其来的死亡以及保安团对他的怀疑,犹如晴天霹雳,让他惶恐不安,最终决定逃离现场。尽管急于脱身,但他对那笔不义之财仍难舍难离,于是携带赃物,却不幸被护院当场擒获。

两人经过审讯,深感这位厨师所述内容应属实情,深知杀人重罪与偷盗无法同日而语。就在他们准备就此定论之际,屋外骤然传来阵阵喧闹声。两人眉头紧锁,先是将厨师暂时捆绑在桌边,随后出门查探究竟。

刚踏出门槛,李石头和王朝生眼前的情景令他们心头一紧:严家的三个子女正围在一名女子身边,她正是玉玲珑,此刻她的额头赫然贴着一处骇人的伤口,口中还不停嘶哑地喊着,誓要追随严振海而去。

两人面面相觑,心中涌起一阵疑惑。玉玲珑对严振海的情感是否真的这般深厚,亦或这背后另有玄机?她的悲切哭喊,究竟是真情流露还是精心设计的伪装?

严家的孩子们迅速行动起来,小心翼翼地将玉玲珑搀扶至内室,着手为她处理伤口,并特意安排专人严密监护,以防任何意外再次发生。

严志厚这时走近李石头和王朝生,满脸忧虑地揭示了严家为何如此保护玉玲珑,以及为何他们坚信玉玲珑不可能是杀害严振海的凶手。

原来,在遥远的北平时期,严振海曾经营一家店铺,并在那里邂逅了玉玲珑。尽管她非名门闺秀,亦非寻常烟花女子,而是当时北平名震一时的高级青楼“玉堂春”的花魁头牌。

严振海与玉玲珑两人相互倾慕,感情渐浓。然而,世事难料,另一位有权势的人物也觊觎玉玲珑,不仅强行扣押了严振海,更将玉玲珑从他身边夺走。严振海作为普通的商人,深知自己无力与这样的权贵抗争,甚至可能会因此丢掉性命。而玉玲珑,这位看似柔弱的花魁,却展现出惊人的决绝与坚韧,连续三次以死明志,其壮烈之举不仅震慑了那个强横之人,更是感动了他的良知。最终,那人被逼无奈,只得释放了严振海与玉玲珑,两人因此得以脱离险境,携手回归乡野,从此过起了平凡的农耕生活。

抵达乡村老家后,玉玲珑勤勉持家,对待严家三个孩子如同亲生,尽管年龄相仿,却承担起了一个家庭主妇的所有责任。在孩子们眼中,这样一个悉心照料家庭、温情脉脉的玉玲珑,无论如何都难以与杀害严振海的凶手画上等号。

随着严志厚娓娓道来那段尘封往事,李石头和王朝生二人豁然开朗,案件背后的复杂纠葛逐渐浮出水面。然而,这一层关系也让案件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尤其是玉玲珑拥有三个孩子的坚定信任,再结合她的过去经历,她成为凶手的可能性愈发微乎其微。

严志厚再次否定了厨师是真凶的可能性,认为他不过是个小偷,缺乏杀害严振海的动机。他提到另有一人虽不在场,却最有嫌疑,这让两人大感惊讶,同时对严志厚的洞察力和智识肃然起敬。他们好奇地追问此人是谁。

原来,五年之前,严振海的一次意外马车翻覆事件,导致同村一名孩童丧生,孩子的母亲因此精神崩溃。面对悲剧,严振海深感愧疚,慷慨赔偿了大量金钱给孩子的父亲。然而,那位父亲并未接受赔偿,而是带着妻子远离家乡,自此杳无音信。这人便是陶艺匠人刘文利。

尽管有了新的线索,两人也不敢掉以轻心。次日,他们将涉嫌偷窃的厨师送往县城接受法律制裁,而自己仍留在严家继续深入调查此案。他们逐一排查所有嫌疑人,遗憾的是,直至最后也没能锁定真凶,甚至连严振海是如何中毒身亡的具体情况都没能找到答案。

在得到严家三个孩子的理解与同意后,两人不得不做出艰难决定,准备终止调查。这意味着严振海中毒死亡案将成为一桩悬而未决的悬案,他们未能找到投毒工具,更别提揭露那个幕后黑手的真实面目了。

严振海,一个名震一方的乡绅,六十岁生辰之时,却突发奇想,要办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出丧”。这本是一场荒诞的闹剧,却不料真成了他生命的终点。夜幕降临时,他竟在宴席上中毒暴毙,凶手却如同鬼魅般消失无踪。

此事一出,立即在三里五村,甚至十里八乡传得沸沸扬扬。村民们茶余饭后,无不议论纷纷,猜测着这起离奇的命案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然而,四年过去了,案件依旧悬而未决。尽管定性为中毒身亡,但毒源何在?投毒者又是谁?这些谜团始终未能解开。

严振海下葬之日,玉玲珑悲痛欲绝,几次寻死,幸得三个孩子拼死相救。时局动荡,孩子们不敢给父亲陪葬贵重之物,只挑了一些他生前喜爱的物品,如茶壶、手串等,作为最后的陪伴。

李石头和王朝生,这两位曾经调查此案的探员,心中始终不甘。他们多次返回村里,试图寻找线索。玉玲珑始终未改嫁,独自守护着严家,而三个孩子在父亲的离世后,由大哥当家,一家人虽然历经磨难,但始终团结一心。

时光荏苒,四年转瞬即逝。王朝生因姐夫的关系得以升职,不再涉足案件调查。而李石头依旧坚守初心,执着于寻找真相。

某日,王朝生约李石头至酒楼畅饮。酒过三巡,两人都有了醉意。酒楼老板精明过人,知道二人身份,特意泡了一壶好茶醒酒。李石头端起茶壶倒茶时,茶壶底部突然脱落,茶水四溅。老板惊慌失措,忙不迭地道歉并擦拭。

然而,李石头和王朝生却呆立当场,目光紧盯着那跌落的茶壶底。李石头猛地抓住王朝生的手臂,两人对视良久,眼中闪过一丝明悟。

他们突然想起了四年前的严振海中毒案,那个始终困扰着他们的投毒工具,此刻竟在眼前显现。而更令他们震惊的是,他们也找到了案件的动机。

酒意瞬间散去,两人不再理会惊恐的酒楼老板,付了钱后匆匆奔向那个充满谜团的小村庄。

李石头与王朝生来到严家时,恰逢严家三兄弟齐聚一堂。他们开门见山,表明了来意——开棺。此言一出,三兄弟立刻摇头反对,毕竟在他们心中,入土为安是自古以来的传统,怎能轻易打扰亡父的安宁?

李石头深知此事关乎严振海中毒案的真相,于是耐心解释,开棺是为了查明真相,还死者一个公道。三兄弟听后,面露犹豫之色。

就在这时,玉玲珑走了进来,她沉思片刻后,果断拍板决定开棺。三个孩子见状,也就不再坚持,同意了这一决定。

于是,李石头与王朝生带着严家三兄弟以及几位村民前往墓地。这一举动引起了全村的轰动,村民们纷纷赶来围观。

然而,当众人看到他们打开棺材后,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检查尸体,而是小心翼翼地取出里面的十几个茶壶时,都感到十分惊讶。

李石头拿起一个茶壶,询问玉玲珑当天泡茶时是否用的这个。玉玲珑一眼就认了出来,肯定地点了点头。两人小心翼翼地将这个茶壶带走,准备进行进一步的调查。

回到严家后,他们开始打听当年那个被严振海压死孩子的父亲的去向。得知这个陶匠名叫刘文利,且茶壶可能存在问题后,他们立即将刘文利列为重点怀疑对象。

村里人告诉他们,刘文利当年带着老婆去了武汉,但三年前已经回来了,现在就住在村里。李石头和王朝生听后大吃一惊,立刻让人带路去找刘文利。

当他们来到刘文利家时,发现刘文利正坐在院子里,似乎在等人。看到他们到来,刘文利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惊慌或不安,只是平静地看着他们以及严家的三个孩子,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李石头与王朝生正准备开口,刘文利却突然点了点头,平静地承认了一切。此言一出,众人如同被雷击中,震惊得说不出话来。他们心中充满了疑惑:刘文利当年远在武汉,他究竟是如何投下这致命的毒药的呢?

刘文利看着众人,面如止水,仿佛在讲述一个与己无关的故事。他缓缓开口,声音里透着无尽的悲凉与恨意。

多年前,严振海的马车意外压死了刘文利唯一的儿子,他的妻子因此精神崩溃,变得疯疯癫癫。从那时起,刘文利便视严振海为不共戴天的仇人,誓要为儿子复仇。

严振海有个众所周知的嗜好,那就是收集茶壶。而刘文利,正是一个技艺高超的陶匠。虽然平日里他只做些瓦器,但制作茶壶对他来说并不难。

他精心制作了一个茶壶,并将一包致命的老鼠药巧妙地封在了茶壶底部。为了掩盖这一秘密,他又在老鼠药上面做了一层底,使得整个茶壶看起来与普通茶壶无异。

严振海因为压死了刘文利的儿子,心中内疚,多次邀请刘文利到家中商谈私了事宜。刘文利便借此机会,将自己制作的茶壶放进了严家。

严振海收集的茶壶众多,他自然无法记起每一个。因此,这个藏有杀机的茶壶便静静地躺在了严家的茶壶堆里,等待着合适的机会。

后来,刘文利带着精神崩溃的妻子搬了家,远离了这个充满仇恨的地方。他相信,总有一天,这个茶壶会发挥出它的作用。

终于,在严振海六十岁生日的那天,他拿出了这个新茶壶来泡茶。玉玲珑在用茶叶清洗茶壶时,不小心将下面那层薄底洗破了,露出了一个小窟窿眼。然而,由于下面还有一层底,茶壶并没有漏水。在泡茶的过程中,一些茶水渗入了窟窿眼,与里面的老鼠药发生了反应。

虽然前面的茶水润壶时中和了不少鼠药,但由于窟窿眼较小,里面仍有残留。等到泡了严振海喝的茶时,由于长时间浸泡,里面的鼠药完全被泡开并发挥了作用。

严振海毫无防备地喝下了这杯毒茶,最终死在了棺材中。

而此时的刘文利,早已远在武汉,远离了这一切。因此,当严振海中毒身亡的消息传来时,没有人怀疑到他的头上。谁能想到,这竟然是他几年前布下的一个局?他根本不需要在场,只要严振海用到这个茶壶,那他就必死无疑。

他的妻子在得知严振海死亡的消息后,也在一个夜里选择了自杀。三年前,刘文利一个人回到了村里,一直隐居至今。

就这样,悬而未决四年的严振海中毒死亡案,在刘文利的坦白下终于宣告破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