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 终究还是答应了……” 百里追星目光游离,眼神并未聚焦在任何一处,只是呆呆地凝望着虚空,怔愣出神。
此刻,他的眼前仿佛又浮现出李芸儿的种种模样:时而巧笑嫣然,那笑容如春日暖阳般灿烂;时而在酒桌上尽显豪迈,巾帼不让须眉;还有三岔路口分别时,她那黯然神伤的神情……
登临留意到百里追星的异样,关切,问道:“追星,你这是怎么了?脸色怎么如此难看?”
百里追星苦笑了一下,“没什么,只是发觉自己做了些错事,伤害了不该伤害的人。”
登临细细打量着百里追星,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嘴巴微微张开,正欲开口询问。
就在这时,阿槐带着一人,脚步匆匆地走了进来。
登临转头看去,阿槐所带之人竟然是毛远航。
如今的毛远航早已不复当年商队伙计的模样,只见他走起路来龙行虎步,浑身散发着一股勇将的凌厉气势,举手投足间尽显沉稳与干练。
“小毛子,你怎么来了?” 登临微微蹙眉,心中暗自紧张起来。
毕竟毛远航如今身为骑兵将军,若非遇到万分紧急之事,绝不会不辞辛劳,大老远从燕京赶到此处。
“末将见过将军。” 毛远航先是恭敬地向登临行了个军礼,随后从怀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封用火漆封印的信笺,双手递到了登临手中,郑重说道:“大公主特意吩咐,一定要我将这封信亲手交到您手上。”
登临迅速打开信笺,抽出信纸,一目十行地看了起来。
信中的文字虽不多,但所提及的事情却相当重大。
龙瑶在信中告知登临,龙靖亲率五万精锐之师南下驰援中原,然而东部的史家却仅派了一名将军,带着一万人马随行。
如今龙家刚经历大战,诸军疲惫,而史家在一旁虎视眈眈,其居心着实叵测。
龙瑶已命令武界一方面抓紧时间训练重甲军,另一方面积极做好迎战史家的准备。
另一方面,中原的战事愈发严峻,五胡大军已然突破了中京的最后防线,兵锋直指城下,局势岌岌可危。
更为糟糕的是,龙靖率领的南征军在行军途中轻信了摩那教,结果在渡长江时,遭遇了摩那教与五胡联军的埋伏,被打得大败。
龙靖本人也身受重伤,南征军无奈之下,只得被迫回撤,却又被敌人围困在了华北的界牌关。
龙瑶在燕京心急如焚,如坐针毡,却又苦无良策,这才急召登临返回燕京,共商应对之策。
百里追星见登临脸色愈发凝重,心中不禁担忧起来,关切地问道:“燕京发生什么事了?”
“计划有变,我得立刻返回燕京。” 登临说着,将信笺递给了百里追星。
百里追星和阿槐读完信后,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他们着实没有料到,仅仅出来这么些时日,燕京的局势竟然恶化到了如此严峻的地步。
登临在厅中来回踱步,思索片刻后说道:“追星、阿槐,你二人和阿银留在这里整编马匪,我和小毛子即刻回燕京。不出意外的话,我可能会前往中原一趟。你们若是有什么事,可通过山河会的人联系我。”
“喏。” 二人齐声应道。
……
当登临快马加鞭赶到燕京城时,北地已然纷纷扬扬地下起了大雪。
凛冽的北风从遥远的天际呼啸而来,仿佛要将世间万物都冻结。整个燕京城迅速被厚厚的积雪所覆盖,远远望去,宛如盖上了一层洁白的棉被。
再过几日便是春节了,燕京城内的百姓们个个喜气洋洋。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忙着准备各种年货。
街头巷尾,孩童们不顾风雪严寒,兴高采烈地放着鞭炮,清脆的鞭炮声此起彼伏,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
今年的春节,燕京百姓们都觉得是近些年来最安全的一个春节。因为匈奴人在双峡隘吃了一场大败仗,灰溜溜地返回了老巢,短时间内估计不会再南下侵扰。
北地百姓长期饱受匈奴人的劫掠之苦,有这样的想法也是人之常情。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一场更为猛烈的风暴正在南方的中原悄然酝酿,待到来年春暖花开之际,便会如汹涌的潮水般向北席卷而来。
登临与小毛子一路风尘仆仆地进入燕京城后,一刻也不敢耽搁,马不停蹄地赶到节度使府,面见龙瑶。
数月未见,龙瑶显得憔悴了许多,而龙清钧却成熟了不少。
辖地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这个少年迅速成长起来,眼神中多了几分沉稳与坚毅。
“有节度使大人的消息吗?” 登临神色急切地问道。
龙瑶眼眶微红,声音略带哽咽地回答道:“南征的人马损失惨重,父亲被困在界牌关,还受了重伤。他本就身体欠佳,如今又身负重伤,我……”
说到此处,她的眼泪在眼眶中打转,声音也渐渐颤抖起来。
事关至亲之人的安危,即便素有北地女诸葛之称的龙瑶,此刻也不禁六神无主,方寸大乱。
登临不顾龙清钧和小毛子在场,轻轻地握住了她的手,语气温柔而坚定:“节度使大人吉人自有天相,我既然回来了,就把这事交给我吧。”
说罢,他转身看向小毛子,肃然道:“毛将军,给你两个时辰,点齐两千精骑,两个时辰后,我们即刻出发,营救节度使大人。”
“喏。” 毛远航领命后,大步流星地向外走去。
“登临,谢谢你。” 龙瑶感激地说道,“只是两千骑兵,真的足够吗?听说界牌关的敌军将近十万之众。”
登临苦笑着解释道:“如今西征战刚刚结束,将士们疲惫不堪,武界的重甲军才刚刚组建,正处于训练的关键时期。
当下朝廷的主力军队已然崩溃,中京沦陷在即,咱们派出的援军都遭遇了重创,更不用说其他前来勤王的部队了。
不出意外的话,五胡大军很快就会将目标转向咱们北地。这可是足以覆灭天下的异族大军,咱们绝不能掉以轻心。
而且,东边的史家心怀不轨,也需要我们时刻防备。
北方的匈奴虽说吃了败仗,但难保他们不会乘乱攻打咱们的边镇。
我这次往西,收服了大批马匪部队,追星他们正在对其进行整编,不久后便会抵达燕京。虽说这些人已经归降,但他们大多桀骜不驯,为了防止他们闹出乱子,燕京的兵力也不能过于空虚。
此去界牌关,争的就是时间,步兵根本来不及,就算是这两千骑兵,我还担心抽调过多,影响燕京的防御呢。”
龙瑶本就是个明事理之人,只是此刻事出紧急,一时乱了方寸。如今见到登临,仿佛吃了一颗定心丸,心中的底气迅速回升,对他所分析的时局也十分认同。
龙瑶深吸一口气,说道:“行,你尽管放心去,辖地的事务,我自会全力担待。”
这时,龙清钧开口说道:“老师,我想跟您一起去。”
登临亲切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微笑着说道:“如今北地事务繁杂,千头万绪,且危机四伏,你应该留下来协助你姐姐。
记住,你未来是北地的主人,肩负着更为重大的责任,不能仅仅只想着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心中一定要以大局为重,切不可意气用事。”
龙清钧神情严肃,认真说道:“老师所言,清钧铭记于心。”
龙清钧稍作停顿,又接着说道:“老师,前两日,有位姓胡的先生来府上找您,武界将军也认识他,于是我便将他留在了府里的客房,您要不要见他一面?”
“姓胡的先生?” 登临微微皱眉,稍一思索,旋即便想到此人是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