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仁宗养子:皇帝上岗也得看KPI > 第312章 出发下一站,耽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12章 出发下一站,耽罗!

但是偏偏跟其他使者都不主动交流,却对他...

难道一开始就是计划好的?

那这个背后出谋划策之人,用心太险恶了。

万一自己经不住悔恨,自裁了又该如何?

赵曙:那就再扶持一个萍水相逢的大理国使者起来。

金达艮带着高丽使团的人在登州府登船返回开京。

“大荔,都清理干净了。”

“唔,这次回去麻烦你们了。”

“都是为大王办事,应该的。”

摁了摁身上随身携带的大宋香露,金达艮脸上才有了笑意。

这次回去又可以捞取不少高丽白银了,主要还是要搞定高丽文宗身边的那些人,阎王好惹小鬼难缠。

况且文宗王妃仁睿皇后是仁州李氏李子渊的长女,与她的两个妹妹一起嫁给了文宗。

可以说李氏在高丽后宫很有权势。

这几个女人都是金达艮需要打点好的,大宋香露不光是香味独特,琉璃瓶和木匣子都是名家出手,光是这些噱头就可以俘获这些女人的心。

将来在文宗耳边吹吹床头风,还能在把他派往大宋。

“我们不直接去开京吗?”

“嗯,大王的意思是让我们神不知鬼不觉的进入耽罗岛。”

“所以...”

“不会让您为难的,进入耽罗岛海域我们就会离开了,船只不会被发现的。”

“游过去?”

金达艮没想到这些人这么勇猛,他只知道这些人隶属于虎翼水军,仅此而已。

东京城外的金明池他不止一次的去过,那些腐朽的战船他也见识过多次。

没想到这些水军会被当今官家重新启用。

“金大人,辽人的船只靠过来了,还得麻烦您去应付一下。”

这一带经常有辽人的船只沿着海岸线巡逻,美其名曰帮助高丽维护海域安全。

实则辽人多是旱鸭子,水性很差,所以他们的船只不敢离岸边太远,避免遇到大风浪船只倾覆,全都淹死,那就丢丑了。

金达艮换了一身装束走上甲板,接着就听到耳光响亮的声音传来。

很快那些辽人放肆大笑着驾驶着船只离开。

“金大人,无事吧?”

“没什么,习惯了,其他人呢?”

“出去办事了吧?”

人言否?

这是海上,出去办什么事儿?

金达艮猛地转头看向远去的辽人船只,接着就看到那艘船去而复返过来。

“你们...你们杀了辽人?”

“他们见到我们了,不能留着。”

“那也...”

“大王说过,见到我们的行踪必须死。我们需要神不知鬼不觉的进入耽罗岛,拿下他。”

拿下耽罗岛?

上面的耽罗国有星主(国主)和副王(王子)的,那都是新罗时期封封的,一直延续到现在。

你们说取代就取代了?

“可要是这些辽人不能回去,也会引起东京道的辽人怀疑的。”

“他们溺死的尸体会在海上出现,放心好了,我们干这个是专业的。”

溺死?

沿着海岸线航行怎么溺死?

你教教我?

“他们这是在做什么?”

“伪造触礁的痕迹。”

“触礁的痕迹也可以伪造?”

“唔,这些年跟着大王学了不少新东西,还以为永远都用不上了,没想到还有出海的这一天。”

那个少年,已经成长的如此恐怖了?

金达艮还记得在大相国寺的万姓市场第一回见到那个少年的样子,满满的回忆涌上脑海。

“阿杰西,你是高丽人吗?”

“小郎君也是吗?”

“我是大宋人,阿杰西,你是大宋人吗?”

“阿杰西怎么会是大宋人呢?你看我这一身装束。”

“那么阿杰西可要记住了,高丽人虽然看着傻傻的,但是你这穿戴不太传统,身上也没有浓郁的胡蒜味道,高丽人不是经常吃酱菜吗?你这样很容易被有心之人察觉哦!大宋刺事人,我知道你。”

一切运作好后,那艘辽人船上的物品就散落在海上。

“不是用刀斩杀的?”

“当然,触礁的情况下怎么可能拔刀相向呢?您可以进船舱休息一下,我们抵达耽罗岛一带就会走,到时候船只会安全把您护送到开京。您只要想好延误的说辞就好。千万别说自己遇到过这艘辽人的事情。顺便提一下海上雾气重的事情。”

金达艮全都暗自记在心中,这些人到底怎么回事?

心思缜密到他这个刺事人都咋舌的地步。

离开登州后,他们的船只原先是前往开京的航线,但是路上遭遇风浪,失踪了一些船员,最后花了一倍多的时间抵达开京的消息已经传到了文宗耳朵里。

“金爱卿此次历经千难万险回国,辛苦了!”

“微臣惶恐,陛下还能记得小的,小的就算直接死了都值得了!这是微臣从大宋东京购回的香露!”

他的话音刚落,就有内侍上前将红木匣子取了过去。

“你的手...受伤了?”

“我们的船遇到风浪,被倒下的桅杆剐蹭了一下,不碍事的。”

“传御医,给金爱卿查看一下。”

这是规矩,不能光听你说,得御医检查下来是怎么样就是怎么样?

金达艮不会拒绝,平时在高丽看病是相当昂贵的,除了御医,普通的郎中只能治疗很简单的病症。

别人求都求不来,傻子才会拒绝。

除非你心里有鬼。

“唔,香!不是大食香露?”

“并非大食香露,微臣跟着大理使者去到一家秦楼楚馆里,遇到的商机,费了不少银钱。”

哭穷就对了,就怕你不要钱。

“这么一瓶多少钱?”

“对方报价一千五百贯,相当于天银1500两。”

“金使者,本官要是记得没错,大宋一贯钱只有770文吧?”

“是的,但是这种生意本身就不是处于对等的情况下达成的。”

金达艮的回答让坐在上首的文宗很是满意。

高丽如今不敢得罪辽国,更不愿意得罪大宋。

夹缝之中求生存,吃亏就是福,这是文宗治理国家的方式。

他也希望自己的臣子不要争强好胜,以免给高丽带来厄运。

“启禀陛下,确实伤势严重,好在没有伤及骨头,可见当时极为凶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