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回大明摄政 > 第248章 同院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帝王问政,对众多的学子来说可能是一辈子最幸运的事情,要是处理好了他们日后的仕途将会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对于王守仁来说,并没有那么多的心理活动。

他,并不需要依靠这种小幸运,凭自身,他也有把握能实现、施展自身的抱负。

但这个问题,却依旧让王守仁有些皱眉。

诚然,大明目前的问题他心中是有自己的腹稿,但要想将其根治,并非一朝一夕可达成的。

读书人的心眼子太多了,要改变现状必然触动许多人的利益,触动他们的利益必定会引发一群利益相关方的联合反对,倒是要面对的便是一众读书人形成的利益集团。

他们暗地里使一些小绊子,哪怕无伤大雅也会恶心你到不行,大大降低你的效率。

大明对文官的态度,很大程度上是延续了前宋的制度,哪怕没有宋朝对文官那么好,也至少比其他朝代好上数倍了,这样百五十年下来,文人有许多都已经根深蒂固,要解决他们这些毛病,就要有流血、要有伤筋动骨的勇气。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啊。

弘治皇帝也很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也有些无从下手,从前两年他便逐渐感觉到了文官,尤其是大明头号喷子天团六科言官们,嘴炮无敌时事狗屎,但真要动手整治,却又没有那么容易。

“陛下,依臣之见,或许可将镇国书院作为试点,臣想要试讲授自己的理解理念,教出一些与众不同的读书人来。”王守仁想了想,选择了保守的方法。

“若镇国书院能成,则学生之学或能给如今只知高谈论调的仕林注入一股全新的活力吧。”

弘治皇帝看着王守仁,似是想要将这个年轻人看穿。

半晌后,弘治皇帝最终还是点点头:“嗯,那卿便放手去干吧,朕等着你的成果。”

冰层太厚,直接打碎根本不现实,让王守仁去试试看能不能用文火将它融化,潜移默化总比强行敲碎脚下坚冰将自己摔的伤筋动骨要好。

“即日起,朕命你为镇国书院同院长,除在朝中观政外,兼负协助太子、蔚王管理书院教导生员之责。”弘治皇帝直接就是一道任命下来。

虽然还是没有得到解决读书人越来越烂的问题,但弘治皇帝还是相当看好王守仁的,直接就明着给他安排了一个职位,从官方层面变相认可了镇国书院的事情。

毕竟镇国府、镇国军校实际上刚开始都是默认的,西山军校在校阅后得到了官方背书获得了他亲自撰写的招牌,但镇国府其实到现在都还是一个三无衙门,没有得到官方明面上的认可的。

如今这镇国书院主讲新学,和传统大流是不搭边的。这种书院刚成立直接拿到官方背书,可见弘治皇帝对它之重视。

身后的三位阁老,见弘治皇帝直接站出来背书了,张了张嘴,最终也没有开口多说什么,他们活了这么些年,经历了这么些朝、见了这么些事,读书人、仕林现在什么尿性他们太清楚不过了,如今弘治皇帝有了整治的想法,他们还能说什么?

那当然是坚定立场混政绩好以后历史留名啊!

萧敬在一旁有些羡慕,王守仁的命是真当好啊,家里有个状元的爹,身边有群朝中大佬级别的忘年交,科举前就混到了太子、蔚王殿下身边。

活该他得到恩宠、一帆风顺啊。

咱要是有他这命,这些个贵人当初但凡他身边有一个也没必要自己给自己一刀进宫啊。

照王守仁现在的趋势发展下去,他未来的光辉前程肉眼可见啊。

朱厚炜有些懵圈,镇国书院同院长?那不是我吗?

朱厚照正院长我副院长啊,小王怎么回事?

给你个三院长,不能再多了嗷!

这种大佬集体默不作声离朝的事情注定不能隐瞒太久,弘治皇帝再度和朱厚炜、王守仁说了几句后拿着王守仁的手稿便带着三位阁老离去了。

“伯安,你之新学已成体系,但我辈读书人行事需三思而后行,万不可再如今日般冲动。”走之前,李东阳拍了拍王守仁,看着这个自己欣赏无比的后辈,忍不住又告诫了句。

“是,让李公操心了。”

李东阳见王守仁听进去了,欣慰的摸了摸胡子跟上了弘治皇帝的脚步,但眼神中却又闪过一抹黯然。

要是吾儿身体还好,哪怕比不上伯安也不会差多少吧......

另一边,由唐伯虎、李举负责的书院招生。

那场景真的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唐伯虎在几个月前就在文会扎根为王守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再加上这段时间王守仁一人单挑众多理学大佬带来的热度,这就导致了镇国书院今天招生的热度足以碾压大明上下现存的所有书院的招生热闹程度。

那些书院招生时的人数但凡能有今天镇国书院人气的一成,都可以称得上是热闹至极了。

而王守仁那一拳,竟然起到了出乎意料的作用,有些对自己科举不抱希望的读书人居然破天荒的想要加入镇国书院学习。

用他们的话说,子不语怪力乱说,既然先生说读书人光读书是没有用的,那我们便来学习先生的拳脚,到时也算是不同路子的知行合一了......

就这样,本来只是单纯的镇国书院招生,莫名其妙反而给镇国军校招了一波生源。

而这显然唐伯虎几人做不了主,朱厚炜、王守仁此时又还在和弘治皇帝说话,无奈他们只能跑去找牙疼的朱厚照。

“这些报名军校的可以让他们留意一下时间,等入暑的时候会再招生的,现在就先不招了。”朱厚照想了想还是强行压下了冲动招人的想法。

一来,现在是书院招生的时间,没有那么多精力去考核规划一批新兵,镇国军校的训练都是有计划的盲目打乱肯定是不好的。

二来......

他现在牙疼招人进来他又没心情溜他们玩!要是不能亲自遛他们玩的话,那本宫招你们进来干嘛!

得到明确指示的唐伯虎二人,则继续开展起招生工作。

“这位兄台,吾想入学镇国书院。”

一位面容有些憔悴,虽穿着还算厚实,却给人一种柔弱不堪的感觉。

那纤细的手腕,如弱柳般的身体,仿佛一阵大风就能将它吹散。

“不好意思,镇国书院的学习任务繁重,君子六艺骑射都在本书院课程内,兄台你...”埋头记录的唐伯虎皱眉,今天招生他还要筛选人的,这位听声音看递过来的手就虚啊,别被二位殿下和恩师练死了啊。

正当唐伯虎欲抬头婉言拒绝时,看到了那人微笑的脸庞...

“师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