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云落流霞映山天 > 第九十七章 运草料的车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湶和窦荆面对薛元诏疑惑又带兴致的表情,缓缓说来:“我们去了……太仆寺的马监。”

“太仆寺的马监?你们真的去过了?”

“是的,我带窦荆去的。我们先替你去探探情况。”

“怎样?你们见到兆国马了吗?”

“别提了。”刘湶突然转了脸色,悻悻说道:“我们连马监的门都没进去。”

“为什么?”

“门吏死活不让我们进去。”

“你们说了是县令署的人吗?”

“自然说了,但是人一听我们是县令署的人,更不让进了,直接撵我们走。”

“什么?!还有这样的事情?!他们竟然撵县令署的人走??”

“千真万确!我跟窦荆也是觉得不可思议!”

薛元诏感到万分不解:“就算他们马监是太仆寺的、跟县令署没有任何隶属,但也不至如此吧?!”

“看他们那样子,似乎对县令署的人尤为排斥,不知道为什么。”

“当真?”薛元诏被激起了情绪:“那我明天过去看看。”

“好。”

“对了,”薛元诏突然想起一件事:“你们找的住处如何,住得怎么样?”

“挺好的。”

“嗯。空了带我去看看。你们租宅子的开销,署里按惯例给你们负担,你们在外面好好地住。”

“哦……好的。”刘湶和窦荆回道。

二人也会反过来关心他们的诏哥:“诏哥,你就住署里那一间寝室会不会小了点?要不你也在外面找处宅子?”

薛元诏却自嘲道:“我一个单身汉,有这必要么?我又不像你们,拖家带口的。我就一个人,住一间寝室,足够,挺好。”

“诏哥,你也赶紧把你的人生大事解决了啊!”二人都替薛元诏着急了。

薛元诏笑笑,回道:“我都不急,你们急什么呢?”

二人被噎住了嘴。

“你们已经到邤县二十多天了,熟悉这里了吧?你们带我到外面走走,见见此地的风土人情。”薛元诏起身。

“行,诏哥。”

……

第二日。

邤县新任县令薛元诏带上长史刘湶、幕僚窦荆,坐进县令署的马车,前往太仆寺在邤县的马监。

马监即马场,是养马、育马的职使,隶属兵部太仆寺。马监主官为监令,秩正六品。

薛元诏三人出了邤县县城,往西行十几里,到达了马监的门口。

马监的门吏看见来了一辆马车,又不是自己马监的车,忙摆手截停。

“哪里来的?做什么的?怎么到这里来了?”门吏盘问驾车人。

驾车人回答道:“县令署的。”

门吏一听是县令署的人,脸色骤变:“怎么又是你们县令署的?又来这里做什么?”

驾车人:“想进马场看看。”

门吏:“无关人等概不得进入马场!赶紧回!”

驾车人:“车里坐的是邤县县令。今天县令亲自过来了,想进马场看看。”

门吏:“谁来了也不行!”

在车厢里听到对话的薛元诏三人出了车厢。

薛元诏面向门吏,主动自我介绍:“我是邤县的县令薛元诏。今日过来,想进马场看看,可以吗?”

门吏直接摆手:“不能进。”

薛元诏身旁的窦荆看不下去了:“县令也不能进?!”

门吏不慌不忙答道:“县令是邤县的县令,不是马监的县令。”

薛元诏不想跟门吏纠缠,转而问道:“请问监令可在?能否通报一下,我跟他见一面?”

门吏还是摆手。

“你……”窦荆对门吏的态度已经难忍了。

“怎么?”薛元诏问门吏。

“监令特意有过吩咐,只要是邤县县令署的人,不管是谁,一概不见。”

“什么?!”

“确实是监令的吩咐。你们还是回吧。”门吏的态度始终很明确,不放入、不通报。

薛元诏看明白了,马监的监令都吩咐到这个份上了,跟县令署得是有多大的过节。

“你们监令为何不见县令署的人?”一旁的刘湶多问门吏一句。

门吏却回道:“你们……难道不清楚吗?”

“我们三人都是刚到邤县任上,确实不清楚。”

“那就问问你们县令署的其他人吧。”门吏示意县令署的马车调头了:“给马场运送草料的车队就要到了,这里不能堵了。”

薛元诏明白今天是进不去马场了,只得让马车调头,回去了。

……

回县令署的路上,车厢里的薛元诏三人始终想不明白,马监跟县令署究竟有怎样的过节?马监为何如此排斥县令署?

就算是隶属太仆寺,但总归是在邤县辖内养马,马监总有需要县上支助的时候,怎么跟县上弄得这样的关系?!

凡事都有端由,马监跟县令署的不对付一定有原因。薛元诏决定回到署里找人好生问问。

……

回署的马车没走出几里,突然慢了下来。

薛元诏感到奇怪,抬手掀开车帘。

原来是道路对向来了一队载货的马车。道路不算宽,双向行车就只能慢行。

对向的马车上装着干草一样的东西。仔细看,像是喂马的草料。

“你们是去马场吗?”薛元诏开口向对向的车队喊话。

“对。”有几辆车的驾车人异口同声回答道。

薛元诏观察了一下,车队的每辆车三对轮、两匹马,满载了大约七百斤的草料。车队的马车多到一眼望不到头。

“这些草料你们多久拉一次?”

“就没停过。拉来了草料卸了,又回去装了拉过来,一年四季都在路上。”

“当真?”

“骗你做甚?”

“今天就你们这一队车过来吗?”

“不止。我们这一队后面还有。每天都有几队车过来。这路上的车队就没停过。”

“这也太夸张了吧?!”

“那马场里的马得吃这么多啊!”

薛元诏合上车帘,感慨道:“马场耗费之巨,可见一斑。”

“邤县的这个马场里面得有多少匹马?”刘湶困惑道。

薛元诏又掀开车帘问道:“邤县的这个马场里里养了多少匹马?需要这么多的草料?”

“七千匹。”对向驾车的人们回道:“这还只是草料。马儿们吃的不光是草料。”

薛元诏合上车帘,感慨道:“七千匹马,光是吃的草料这一项,就是如此巨量。我之前听人说过,全国各地的驻军以及马监,合计共有马匹十五万。这十五万匹马所需要的草料,得是多大的量啊!”

他在心里突然想到,当初丁疏琰想停止从兆国购马,是否是真的考虑到了这一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