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天佑心下有些惋惜,但他尊重孟老爷子的决定,便不再多劝。
夜里,陈天佑看了看手边太后姨母写来的信,深深叹了口气,回想着这些年太子的勤恳和仁义,他下定决心又朝着孟老爷子那处去了。
这些年来,陈天佑从外出赈灾,到一路东躲西藏被王召一党追杀,还有楚州监军时所遇种种,他的心中对如今奸臣当道的局面早已不满到了极点。
老皇帝偏信小人,在他残暴的统治下,朝廷上下也都心生不满。
可陈天佑深爱着自己的国家,他的一腔热血,全都倾注在了百姓身上。
他并非想要造反,只是希望贤德的太子来治理璟国,让百姓脱离苦海,过上太平日子。
孟老爷子见陈天佑又来,心中欣慰不已。
果然不愧是他看好的人。
自己的外孙身边还有如此鞠躬尽瘁、忠心耿耿的老臣辅佐,日后若是真能登上皇位日后若是真能登上皇位,也不愁会孤立无援,定能成就一番大业。
孟老爷子这般想着,眼神中不禁流露出一丝对未来的期许,尽管这期许中夹杂着诸多无奈与担忧。
“天佑啊,”孟老爷子轻轻拍了拍陈天佑的肩膀,“你这份对璟国和百姓的赤诚之心,实在让老夫敬佩。只是孟家如今的状况,实在是有心无力了。你若有心,日后若能辅佐太子,那便全仰仗你了。”
陈天佑赶忙抱拳,恭敬地说道:“孟老爷子放心,只要天佑还有一口气在,定不会辜负您的这番嘱托,也定会为太子竭尽所能。”
孟老爷子微微点头,眼中满是赞许之色。
他深知陈天佑的为人,对他自是信得过的。
只是这前路漫漫,充满了未知与艰险,太子想要顺利登基,谈何容易。
“如今朝廷局势错综复杂,王召一党势力庞大,他们必定不会轻易放过太子。你日后行事,一定要万分小心才是。”孟老爷子忧心忡忡地叮嘱道。
“孟老爷子,天佑明白。这些年在暗处,我也一直在积蓄力量,联络那些同样对奸臣不满的忠义之士。只等时机一到,我们便可为太子殿下铲除这些障碍。”陈天佑目光坚定,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曙光。
孟老爷子听着陈天佑的话,心中稍感宽慰。
他知道,陈天佑并非是那种冲动鲁莽之人,既然他敢如此说,想必是有一定的把握。
只是这天下,又岂是那么容易平定的。
“即便如此,你也要记住,凡事不可操之过急。如今璟国内忧外患,处处都是陷阱与阴谋,稍不留意,便会万劫不复。”孟老爷子再次语重心长地说道。
“多谢孟老爷子教诲,天佑定当铭记于心。”陈天佑郑重地说道。
此时,窗外的夜色愈发深沉,墨色的天空中,几颗稀疏的星星闪烁着微弱的光芒,想要在这黑暗的世间努力挣扎着发出自己的声音。
屋内的烛火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曳,光影在墙壁上晃动,好似在诉说着这世间的沧桑与无奈。
孟老爷子与陈天佑又聊了许久,从朝堂局势到未来的谋划,从家族兴衰到天下苍生。
两人心中都清楚,这或许是他们最后的相聚,往后的路,只能各自前行,为了心中的信念去拼搏、去奋斗。
待天色渐明,晨曦的微光透过窗户洒在屋内,孟老爷子与陈天佑才结束了这场彻夜长谈。
也达成了默契。
陈天佑起身告辞,他知道,自己后面的任务还很艰巨,还有许多事情等着他去做。
孟老爷子望着陈天佑离去的背影,心中默默祈祷,希望上天能够眷顾璟国,让太子顺利登基,让这天下早日恢复太平。
而他,也将带着孟家,在沧州这片土地上,开始新的生活,尽管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但他苍老的心中依旧怀揣着对生活的一丝丝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