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退伍从政 > 第1449章 部长是何态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腊月时节,凛冽的寒风如一头头猛兽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肆虐。

省委组织部大楼前的梧桐树,早已落尽了最后一片叶子,光秃秃的枝干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像是在诉说着冬日的寂寥。

清晨七点半,省委组织部部长宋江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办公室。

他身着一身笔挺的深色西装,白色的衬衫领口系着一条简洁的领带,脸上带着惯有的严肃与专注。

刚在办公桌前坐下,秘书王建波便匆匆跟进来说:“部长,宁乡市委组织部长廖子静同志一早就来了,说想当面向您汇报工作。”

宋江微微皱眉,目光从手中的文件上抬起,说道:“不是说好今天上午要开部务会吗?”

王建波压低声音,神情有些紧张地说:“廖部长说就占用您半小时,有重要情况汇报。我看她神色不太对,可能宁乡那边出什么问题了。”

宋江略一沉吟,他深知基层组织部长不会无故打扰,于是说道:“让她八点过来吧,把部务会推迟半小时。”

八点整,廖子静准时敲响了宋江办公室的门。她轻轻推开门,走进办公室,礼貌地向宋江问好。

这位四十出头的女部长,平日里总是精神饱满、干练利落,此时却眼圈发黑,头发也有些凌乱,显然昨晚没有睡好。

“宋部长,打扰您了。”廖子静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一丝疲惫。“坐吧。”

宋江示意她坐在对面的沙发上,温和地问道:“宁乡的改革推进得怎么样了?”

廖子静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决心,开始详细地汇报起来。她打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宁乡改革的各种情况。

“部长,我今天来,就是要向您反映宁乡改革的真实情况。现在宁乡的局面,可以说是一团糟。”她的语气中充满了焦虑和无奈。“自从动员大会后,改革工作就陷入停滞。宁可信市长以‘需要充分调研’为由,迟迟不启动实质性工作。李红书记开了三次推进会,都被他以各种理由搪塞过去。”

宋江认真地听着,不时微微点头,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具体有哪些表现?”宋江问道。

“首先是改革领导小组形同虚设。”廖子静情绪有些激动,双手不自觉地握紧了手中的笔记本。“按规定应该每周召开例会,但宁市长总是找借口不参加。其次是方案制定工作一拖再拖,各部门报上来的材料在他那里积压着不批。”

她翻开笔记本的某一页,指着上面的记录说:“更让人不解的是,他私下里跟一些部门负责人说‘改革可能会调整,不要着急’,这明显是在散布消极情绪。”

宋江面色凝重,他深知改革工作的推进需要各方的积极配合,宁可信的这种消极态度无疑会给改革带来巨大的阻碍。

“李红同志是什么态度?”宋江问道。

“李书记很着急,但也很难办。”廖子静叹了口气,无奈地摇了摇头。

“宁市长为人强势,工作中说一不二,他提拔了一大批市直部门领导。现在他消极应对,下面的人也在观望。”

“那你作为组织部长,有什么打算?”宋江眉头紧锁地问道。

“部长,我就是因为无计可施才来找您的。”廖子静的声音带着无奈,眼中闪过一丝失落。“组织部门推动改革是天经地义的事,但现在我这个组织部长说话没人听啊!再这样下去,宁乡就要成为全省的落后典型了!”

送走廖子静后,宋江在办公室里踱步。他的眉头紧锁,内心十分忧虑。

宁乡的情况比他预想的还要严重,改革工作的停滞不前不仅会影响当地的发展,也会给全省的改革大局带来负面影响。

这时,电话响了,是省委书记王维波打来的。“宋部长,立即到我办公室来一趟,苗州出事了。”王维波的声音严肃而急促。

宋江放下电话,立刻整理好自己的衣物,匆匆走出办公室。当他快步走进王维波办公室时,发现省长李平江和省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周东军都已经在场。

办公室里的气氛异常凝重,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严肃的神情。“刚刚接到苗州报告,”王维波面色铁青,声音中带着愤怒,“州委大院被数百名少数民族群众围住了,要求停止机构改革。”

李平江补充道:“带头的是几个少数民族老干部,他们说改革会削弱民族干部队伍,破坏民族团结。”

“情况有多严重?”宋江问。

周东军道:“目前还算克制,但情绪很激动。州委书记江向东打来电话求助,说工作完全瘫痪了。”

王维波重重地拍了下桌子,愤怒地说:“这个阿米卡提,到底在搞什么名堂!江向东也太软弱了。”

“书记,据我们了解,”宋江谨慎地选择着措辞,“阿米卡提州长可能在其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有证据吗?”王维波追问道。

“暂时没有直接证据。但据苗州组织部长反映,阿米卡提多次在少数民族干部中散布‘改革就是要把民族干部赶下台’的言论。”宋江如实汇报。

李平江叹了口气,忧虑地说:“苗州的情况确实特殊。民族干部比例高,民族情绪重,处理不好真会出大问题。”

“再特殊也不能对抗改革!”王维波态度坚决,“这是中央的决策,必须执行!”他转向宋江:“宋部长,你立即组织一个工作组,准备前往苗州。要带上懂民族政策的同志,既要坚持原则,也要注意方法。”

“书记,我认为应该双管齐下。”宋江建议,“一方面做好群众工作,另一方面要对阿米卡提进行严肃谈话。”

“可以。”王维波点头,“工作组由你负责,省民委主任参加。我亲自找宁可信谈话。”

就在省委紧急研究苗州问题的同时,宁乡的情况也在恶化。宁乡市委小会议室里,李红正在主持召开改革领导小组会议。

会议室里的气氛有些压抑,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严肃的神情。

令人惊讶的是,宁可信今天准时出席了。“同志们,今天我们必须拿出改革的时间表了。”李红开门见山,语气坚定。“全省都在看着我们宁乡,我们不能掉队。”

宁可信慢悠悠地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不以为然:“书记说得对。不过我最近调研发现,我们宁乡确实有些特殊情况。比如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关系,文体局和旅游局的职能划分,这些都需要仔细研究。”

“这些问题完全可以边改边完善。”李红强压怒火,尽量保持着冷静。“我们不能因为一些细节问题就停滞不前。”

“细节决定成败啊书记。”宁可信意味深长地说,“改革是大事,急不得。”

会议不欢而散。会后,廖子静找到李红,焦急地说:“书记,再这样下去不行啊。我刚才得到一个消息,宁市长私下里跟几个局长说,改革可能会不了了之。”

李红沉默良久,她的内心十分矛盾和痛苦。她深知改革的重要性,但面对宁可信的消极抵制,她感到十分无奈。

“部长是何态度?”

当天下午,宋江同时收到来自宁乡和苗州的报告。情况都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