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杨庆吩咐完后,杨家的行动非常快。

首先琼州完成了京门留学生合作的事情。

这里的教育和先锋高度融合,陈学政的影响力还控制不了这里。

随后就是特区和山河府,杨家在这里的影响力同样不小,虽然压力很大,但是他们也是有自己的打算的。

京门最少有五成的人,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这都是自己人,自然要为自己人考虑,不然那是要被戳脊梁骨的。

同时这些地方也是先锋教育,最先普及的地方。

杨家做的事情瞒不过人,很快内阁就知道了。

面对杨家抛开内阁,自行决定的事情,他们很不舒服。

但是杨家的态度,他们也试探出来了。

“杨家,我们控制不住。”

有人早就对这样的事情不舒服了。

“当然控制不住,他们还要为十亿同胞考虑。”

“难道让他们放弃十亿同伴不管?”

“还是你们想控制杨家,然后间接控制京门?”

“试试呗,成功了固然好,不成功,我们的态度也传达了下去。”

“杨庆是很好,但是他老了,第二代也退休了,岁数也不小了。”

“第三代处事的手段已经很激烈了,往下的,只会越来越难跋扈。”

“杨家是给我们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帮助,但是一旦杨家出问题,那产生的破坏力,也是巨大的。”

“我们不可能指望杨家每一代人都是好的。”

“历史经验已经告诉了我们,后面的只会一代不如一代。”

“现在不压制他们,等到他们做出破坏的时候,说什么都晚了,难道到时候,打起来吗?”

他们说的也很有道理,也是他们不得不考虑的。

“好了,别说那么多了,就说京门留学的事情,怎么解决吗?”

“解决什么,他们不是已经自己解决了吗?”

“我们不反对,就是最大的支持。”

“总不能,全部都是京门的人吧,那我们在其他国家的布局那?”

“现在已经是事情,最好的解决办法了。”

共识好像达成了。

“说说学政吧,这些年确实太荒唐了。”

“我们确实该做出改变了。”

“过度产业化确实不太合适。”

“应该尽快拿出一个可行性方案来。”

“总不能做的比先锋教育还差?”

众人沉默,许久。

“和先锋沟通一下,我们需要他们的数据。”

“内阁成立一个直属机构,运营一个我们的先锋教育。”

“让先锋教育垄断我们的教育,也是不行的,最少我们要有一个备份。”

刚给了人家脸色,现在又要要人家的成果,这合适吗?

“这………”

“这没有什么,先锋教育有出海的打算,这是不符合大夏的利益的。”

“他交出先锋数据,我们默认他们的出海。”

“这是对大家都好的办法。”

“我们要压制杨家,他们自然会寻找其他出路。”

“十亿同伴,也是需要他们。”

“如果未来杨家真的出了问题,最少可以确保我们同伴的整体实力,不要被别人趁虚而入了。”

“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办。”

“不过陈画家要处理了。”

“别让别人认为,我们真的视而不见。”

会议结束,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双方都很默契的没有再因为这样的事情,做过多沟通。

总体来说,杨庆还是满意的。

杨青锋还领略不到这其中的弯弯绕绕。

对这样的结果,有点想不明白。

就来询问杨庆。

杨庆叹了一口气。

“我老了,而且已经很老了。”

“而杨杨家现在已经传承了三代。”

“未来,四代,五代,六代,到底是什么样的,谁也说不准。”

“我在,还好说,当你们到我现在的时候,你可以把握住杨家的未来吗?”

“其实,还好你们都听我的,如果你不听我的,我又能怎么样?”

“难道真的冒着杨家的风险,强行干预吗?”

“杨家未来就是一个定时炸弹,他们不想杨家在这片土地上爆炸,所以就要慢慢淡化杨家的影响力。”

“我们也要识趣,将这里当成最后的退路来经营。”

“慢慢的抽身出来。”

“而且很快海外的大厦人,将超过这里。”

“我们的工作重心,也需要转移过去了。”

“如此大的人口,是需要全心经营的。”

“不然很容易出问题。”

“这是历史必然。”

“不这样做,就会出现很多矛盾和不该有的劫难。”

“你应该知道怎么做了吧。”

“除了尖端合作,像头条啊,还有事关民生的,都要慢慢淡出。”

“还好,这些产业,我们几乎都是走的集体股份制,所以并不会纠缠不清,产生巨大的损失。”

“只要进一步减少我们的主导力就行了。”

杨青锋这才明白。

这里面竟然还有这么多的考虑。

对于内阁的一点情绪,现在也消失了。

谁有谁的难处,即使有和别人看杨家不顺眼,但是还没到影响整体的地步。

主要还是杨家本身的定位问题。

他做的事情,不像一个商人,更像是披着商人外衣的国家。

他们做着不该他们做的事情。

“我明白了,家族办公室是不是也要向港岛和夷州转移?”

杨庆点点头。

然后有点不舍得看了看这里的一切。

他好像注定一生飘荡。

“我们再住几年,也走。”

“慢慢来,一点点的来。”

“以后重心偏向京门就行了。”

“事情,你也向杨帆杨启航说说,折腾到这个地步可以了,不要继续了。”

杨帆在知道事情的经过后,也叹了一口气。

“这样也好,省得到最后,闹的大家都不愉快。”

杨启航好像早就知道这个结果了。

“事情比我想象的发生的快。”

“自古以来,天无二日。这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而且你不感觉,京门更好玩吗?”

“这些年,虽然我们一再审查整个京门,但是时间久了,人心自然而然的就不好带了。”

“以前他们不闹幺蛾子,那是因为我们杨家无与伦比的地位。”

“现在明显大厦更加强势了,自然的我们杨家的威慑力就小了。”

“现在将注意力,转移到京门,正是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