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清风县县衙内。

县令季正洋端坐在案后,堂下一众衙役。

他清了清嗓子,沉声道:

“诸位,今日召集大家,主要是想听听大家近期的工作汇报。都别拘谨,放松点,有什么说什么。”

话音刚落,大当家上前一步,拱手道:

“老大,冬季即将来临,我们农事部已经按照您的指示,完成了冬季农作物的种植计划。

同时,我们也对秋收的粮食进行了妥善的储存,以防天气突变。

此外,我们还培育出了新的稻种,产量预计比原来增产半成,来年老百姓的饭碗就更稳了!”

季正洋点头赞许:

“很好,农事乃国之根本,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冬季虽冷,但也是我们为来年春耕做准备的关键时期。”

这时,又一位衙役站了出来,神态自若:

“老大,牧业部在您的指导下,为牲畜准备了充足的饲料,并加固了圈舍,以防风雪侵袭。

同时,我们还对牧民们进行了冬季养殖知识培训,确保牲畜能够安全过冬。”

季正洋听后满意地点点头:

“做得好。”

接着,分管各项工作的纷纷站了出来,一一汇报起他们的工作进展:

“老大,扫盲活动如今如火如荼,县里已有七成百姓能识字读书,剩下三成也在咱们的努力下逐步跟上。”

“垃圾分类的推广日渐深入,下水道堵塞的问题已经明显改善。

不过,下游的猖县那帮家伙,老抱怨我们排污多,硬是要加收费用。

没办法,咱们只能每月多付他们一贯钱,就当是喂狗了。”

“老大,县里剧院那部新上的连续情景舞台剧《潘银莲与武四郎》火得不得了。上个月票房都冲到了三百两银子,这可把咱县里的文化事业给带活了!”

季正洋一听,忍不住好奇地问道:

“这《潘银莲与武四郎》是县里新搞出来的玩意儿?”

县丞崔知温点头笑道:

“对,县里那几个写小说的年轻人,因为写得太慢天天挨打,后来索性改写话剧了,没想到还真搞出点名堂来。”

“哈哈,有意思!今天还有演出吗?本官想去瞧瞧。”

崔知温面露尴尬:

“这个……恐怕不行了,昨天那场演得太精彩,全剧组的人都被热情的观众打进医馆了,估计得休养一阵子才能复出。”

季正洋忍俊不禁,摆了摆手:

“好吧,说点正经的。你继续汇报。”

崔知温咳嗽一声,继续汇报:

“县里的玻璃产业有了重大突破,现在生产出来的玻璃纯净无瑕,完全达到了您的要求。

实验大棚也换上了这种新玻璃,预计今年冬季的实验效果会有大幅提升。”

他顿了顿,继续道:

“还有啊,您要的放大镜也做出来了。不过您知道嘛,那些小家伙们拿着放大镜玩火,差点没把县衙给点了,好在没造成大麻烦。”

季正洋听后忍不住笑了:

“哈哈,这些小调皮!不过,这正好说明我们的玻璃质量够硬啊。

知温,你去告诉玻璃工坊那帮人,告诉他们,通过把镜片做成凸的、凹的,然后组合起来,就能实现一些神奇的效果。”

崔知温露出疑惑的表情:

“神奇的效果?老大,您说的是啥玩意儿啊?”

季正洋继续道:

“也就是把镜片排列组合起来,然后可以做出望远镜和显微镜。”

崔知温一听,眉头紧锁:

“望远镜?显微镜?这是什么新鲜玩意儿?”

季正洋哑然失笑,自己竟然忘了身边人根本不知道这些。

他耐心解释道:

“这么说吧,望远镜就是一个长筒子,能看清千里之外的东西;

而显微镜呢,就是可以把很小很小的东西放大,让你看到平时肉眼看不见的细微之处。

比如水里的一些微生物,肉眼看不见的,但显微镜下一看就清清楚楚。”

崔知温恍然大悟,连连点头:

“哦,原来如此!懂了!”

季正洋满意地点点头,接着问道:

“诸位,还有其他事吗?”

“没了,老大!”

随后,季正洋便坐着马车来到县里的玻璃工坊。

刚踏入作坊,一股热浪夹杂着玻璃熔炼的特有气味扑面而来。

季正洋不禁皱了皱鼻子,但随即被工头兴奋的面孔吸引:

“老大,您可真是神了!我们根据您说的方法,已经成功做出了您要求的玻璃,从目前的成品来看,绝对符合您的标准!”

季正洋眼前一亮,迫不及待地吩咐道:

“快,快拿过来让我瞧瞧!”

工匠们忙不迭地跑去。

不一会儿,手中捧着一块他们认为堪称完美的玻璃返回。

季正洋小心翼翼地接过,迎着光线仔细端详。

那玻璃纯净得仿佛没有杂质,透明度堪比后世!

他心中暗自赞叹,别看这平板玻璃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是个技术活。

平整度和面积都是考验,气泡的处理更是关键,透光性能更是不能马虎。

这几位工匠能做到这一步,实属不易。

季正洋拍了拍工头的肩膀,夸奖道:

“好样的!你们真是工匠精神的典模!我承诺,一旦这批玻璃大获成功,必定重重有赏!”

工匠们被夸得合不拢嘴。

至于镜片的磨制,季正洋心知这些工匠手艺不凡,便不再多言。

他回到自己的马车前,从车厢里掏出一把玻璃刀来。

这玻璃刀是他这段时间的宝贝,一直带在身边。

他轻轻地在整块玻璃上划过,手法熟练得如同一个艺术家在创作。

工匠们见状,纷纷露出惊讶的神情。

他们没想到季大人竟然制作出了如此神奇的工具。

季正洋见状,笑着解释道:

“其实这也没什么,都是多看多学的结果。”

他连续划好了两块大小不一的玻璃后,叫过工匠们,把玻璃刀交给他们。

他耐心地讲解着使用方法,并在报废的玻璃上进行示模。

工匠们听得津津有味。

季正洋站在一旁,不时指点一二,防止工匠们在磨制过程中出错。

季正洋看着工匠们切割后留下的碎玻璃,眉头紧锁,心中不禁泛起一阵痛惜。

这些可都是他们辛辛苦苦制作出来的,就这么随意丢弃,实在太可惜了。

正当他心疼之际,工头走上前来,低声说道:

“老大,您看这样如何?我们别再这样大块大块地做了,改用模具来制作,直接做出您想要的大小和形状。这样既能减少浪费,又能节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