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三国:逆天系统,称霸天下 > 第31章 荀家颇有名望的,无一不是天下大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1章 荀家颇有名望的,无一不是天下大才

“哦?那是何事?”

曹操心下惊讶,疑惑道。

难道还有什么比公达拒绝投效还严重的事情吗?

荀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叹了口气,反问道:

“主公,您可还记得我上次跟您说过,在下有一同窗好友,也是颍川书院的学生, 姓郭名嘉字奉孝,如今在袁绍麾下。”

曹操听到此话,心下思索了片刻,随后点了点头,道:

“嗯.不错.操记起来了.你的确跟我说过这么一个人.怎么?他也拒绝了?”

曹操这次的话语比较平淡,继续道:

“拒绝了就拒绝了吧,操麾下有你、志才、仲德,足矣!”

荀彧听到曹操说话的口气,就知道他没怎么在意郭嘉,心下急切道:

“主公啊,您可不能是这个态度啊,这郭嘉不是一般人啊!”

“嗯?不是一般人?”

曹操眉头一掀,疑惑之色尽显无疑。

他并没有在意荀或话语中的不敬,毕竟他知道荀彧的性格就是如此,直来直去,不 喜欢玩那些弯肠子。

曹操也正是喜欢荀或这个性格,才如此重用他。

当然,这跟荀彧自身的能力也脱不了关系。

要是一个无能之人在曹操面前直来直去,曹操只会觉得此人口无遮拦,不杀了他都 是好事了。

这就是特殊人才特殊对待,有才能的人自然要给予其足够的包容。

话说回来。

曹操心下诚然,的确没有将荀或所说的那个郭奉孝当回事。

毕竟在他看来,这个叫郭嘉的没有什么名气,才能应该有限。

其实就连荀攸,曹操也是看在他荀家的出身以及“荀氏八龙之一”的名号,才给予的 重视。

这里的出身并不是世家出身,而是单指荀家出身。

毕竟荀家乃大汉人才基地颖川郡的头号世家,每一代荀家都是人才辈出。

基本上出身荀家的子弟,就没有一个是无才之辈。

而在荀家颇有名望的,无一不是天下大才。

所以荀攸哪怕没有什么功绩,但在洛阳的时候,大将军何进也是千辛万苦的求他担 任自己的幕僚。

后来荀攸担任大将军府的幕僚后,何进对他也是百般听从。

乃至后来董卓入京,权倾朝野的时候,荀攸仍然被封了黄门侍郎的官职。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荀攸乃大汉第一人才世家,荀家的子弟,

并且还是当代荀家名气最强的“荀氏八龙”之一..

所以哪怕荀攸离开洛阳,赋闲在家后,曹操仍然对他向往不已。

但是郭嘉可就没有这个名声了,所以曹操对他不重视也是理所当然。

荀彧听到主公的疑惑,心下暗道:

“果然,主公就没有把奉孝当回事,哎!”

心下叹息的同时,荀或也是拱手说道:

“主公,奉孝真不是一般人啊!”

“奉孝在我们颍川书院中有着鬼才之名,寓意其才能具有神鬼莫测之能。”

“况且奉孝此人,极善军略,才思敏捷,还有一双能够洞察一切的眼睛,单论洞察 人心,恐怕当世无人能出其右者!”

听到荀彧竟然对这个叫郭奉孝的有如此高的评价,曹操也是惊讶无比。

要不是曹操知道荀或的性格是那种实事求是的人,还会以为他是在自己面前故意吹 嘘他好友呢。

但就是曹操知道荀彧不会唬人,所以才感到惊讶。

因为按照他所说,这个叫郭奉孝的简直就是个经天纬地之才啊。

爱才的曹操这个时候急了,连忙道:

“文若,此言当真?那个叫郭奉孝的真有如此才能?”

荀彧看着自家主公还一脸的不可置信,也是无奈道:

“主公,在下所言非虚,奉孝的确有如此经天纬地之才。颍川书院的人基本都3.5知 道 ,您要是不信,可以去问志才,他也跟我一样,都是出自颖川书院。”

曹操听到荀或如此打保票的话,心下也是不再疑虑。

毕竟荀彧都把戏志才搬出来了,再怀疑的话就不像话了。

于是曹操问出了他的经典台词:

“此人之才与你相比,如何?”

荀或反手一个经典台词,毫无犹豫地拱手应道:

“奉孝之才胜我十倍!”

曹操听闻此话,也是嘿嘿直笑,又是一句经典台词:

“不可能!绝不可能!”

荀彧觉得说的还不够,继续道:

“十倍,数十倍!”

曹操: …

曹操、荀或主臣俩一波对台词后,也是重回正轨。

曹操收起笑嘻嘻的脸,表情突然严肃道:

“文若,此人之才当真如此恐怖吗?”

荀彧也不皮了,认真回道:

“主公,在下所言非虚,奉孝之才只会比我说的,有过之而无不及。”

“嘶——”

曹操这个时候终于醒悟了,随后便倒吸了一口凉气。

乖乖,你原先说的已经够吓人了,结果现在给我来一句“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郭嘉莫非真有如此神?

现在的曹操还不是历史当中那个赤壁大败后、对着上天哭喊道:“若奉孝在此,我 何至于此啊!”的曹操。

所以如今的曹操,自然不知道这个被他轻视的人,会在未来带给他多大的成就。

当然,这个未来是原历史上的未来,现在肯定是不可能的。

谁让郭嘉已经打算投靠林枫了呢?

曹操倒吸完凉气后,连忙道:

“那文若你刚刚所说的大事不好,指的是什么?”

荀彧闻言叹了口气,说道:

“主公,在下想说的20事就是跟奉孝有关。”

曹操这个时候知道郭嘉有多厉害了,所以再也不像之前那样敷衍了事,而是很急切 的问道:

“他怎么了?难不成跟公达一样,也拒绝我了?”

荀彧沉着张脸,继续道:

“主公,若是他真的只是拒绝,那就好了,在下也绝对不会说大事不好了,甚至在 下还有十足的把握,将奉孝招至主公麾下。”

曹操听闻此言,有些疑惑,下意识道:

“既然你有十足的把握..等等,不只是拒绝?”

曹操刚刚下意识接的是荀彧的最后一句话,此时突然想起荀或的第一句话,这才恍 然大悟道:

“你说的是不只是拒绝?难不成郭嘉投靠别人去了吗?”

荀彧无奈一笑,自家主公终于反应过来了,回道:

“不错,奉孝已经投靠他人了,不,确切的说是打算投靠他人,还没确定下来。”

曹操听到荀彧的最后一句话,心下松了口气,笑道:

“那就好,那就好,只是打算投靠,又没有彻底投靠,有什么好担心的,说不定又 是跟袁绍一样,只是待在那里但是不认主呢?”

荀彧看着自家主公天真的想法,只好无情的戳破他的幻想,说道:

“主公,奉孝打算投靠的不是别人,正是林枫啊!”

曹操听到荀或此话,呆住了。

“什么?林枫?”

曹操似乎不信邪的又问了一遍:

“你确定你没说错?郭嘉准备投靠的人是林枫?”

荀彧无奈道:

“不错,就是林枫。”

曹操此番确认自己没听错,也是呆滞住了,半天没有反应。

荀彧看到自家主公这个状态,也是无奈至极,但没有办法,这就是事实。

不管你承不承认,事实就是事实,摆在那里,不容置疑。

荀或也是好心的帮自家分析道:

“虽然不想承认,但不得不说,林枫绝对是一代明主。”

“他出道至今,走的每一步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可以说得上是步步为营,没有丝 毫的冒进,可见此人心性沉稳、谨慎。”

“从他给岳飞岳家军这种带有私人性质番号的军队,并且完全由岳飞亲自统领,就 可以看出此人心胸开阔,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对自己麾下的部众有十足的信任。”

“冒天下之大不韪灭亡羌胡,可见此人心性狠辣果决,不是个优柔寡断之辈。”

“抢夺洛阳世家的藏书,可见此人懂得书籍的重要性,绝对不是一个莽夫。”

“迁徙洛阳地区的人口,可见此人懂得人口的重要性,并且避免了一场生灵涂炭, 可见此人之仁。”

“最重要的是,此人不尊汉室,擅自割据,妄自称王,对天子和朝堂文武的死活完 全不在意,可见此人绝对是意图天下,目标九五。”

“这样一个人,与奉孝实在是太配了。”

“奉孝此人就属于放荡不羁、不修边幅、不喜俗礼,对汉室没有半点忠诚可言,只 在乎能有个可以提供平台给他一展才华的主公。”

“毫无疑问,当今天下,最适合他的人主,唯林枫一人耳!”

“想必奉孝也是看清楚了这些,所以才决定不远万里的前去西凉投靠林枫吧。”

“而像林枫这样的人,肯定是不会放奉孝离开自己的吧。”

听完荀彧一大段分析后,曹操沉默了。

因为他不得不承认,荀或说的句句在理。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他是郭嘉,恐怕最想投奔的主公也就是西凉王了。

而以西凉王的为人,肯定不会像袁绍一样,至少绝对不会在意郭嘉的家世,不然林 枫也不会杀那么多世家了。

并且林枫自己麾下的众文武,曹操印象中就没有世家出身的,全部都是寒门或者平 民。

那么同样是寒门出身的郭嘉,在林枫麾下岂不是可以找到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