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从小兵崛起 > 第306章 一些种子选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且不说马超是否拥有闯入前十名的绝对实力,但有一人也不容小觑,此人便是黄忠。

此二子皆身怀绝技、实力超群。当然,并不是说其余如魏延、陈到、太史慈和甘宁等人便毫无胜算可言,只是相较而言,他们或许还需要些许运气方能跻身前十之列。

然而,单就武力值而论,黄忠与马超无疑具备了进军前十的雄厚资本。

黄忠(?~220年),字汉升,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人。东汉末年刘备麾下名将。

本为刘表部下中郎将,后归刘备,并助刘备攻破益州刘璋。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定军山之战中,黄忠阵斩曹操部下名将夏侯渊,拜征西将军。

刘备称汉中王后,加封后将军,赐关内侯。次年(220年),黄忠病逝。蜀汉景耀三年(260年),追谥为刚侯。

黄忠在后世多以勇猛的老将形象出现于各类文学艺术作品中。《三国演义》里,刘备称汉中王后,将其封为“五虎上将”之一,而黄忠的名字在中国逐渐成为了老当益壮的代名词。

黄忠,这是一个充满传奇性的人。

老而弥坚,与战国时期赵国上将军廉颇的成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是刘备册封的五虎上将为数不多得以善终的一个。名利双收。

但是如今的黄忠正处于失业状态,因为刘表的不信任,还有就是如今他儿子黄续身染重病。

没办法,对于爱子如命的黄忠来说,带着黄续求医问药就是他眼下最重要的事情。

来到晋阳参加武道大会也是一个巧合。

他在南阳打听到华佗神医出没于晋阳城,而且现在晋阳是妥妥的天下第一大城。

他感觉到,在晋阳可能会有治好他儿子的方法,对于白发人送黑发人他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本来不打算前来参加,但是听到当朝大将军刘攀允诺的丰厚奖励。

为了孩子四处求医的他,早已囊中羞涩,不得不向现实低头。

便来参加武道大会了,他不想着能够做到第一,但是前三亦有丰厚奖励。

对于拿到前三他还是有一些把握的。

魏延(?~234年),字文长,义阳(今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官至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封爵南郑侯。

魏延初率部曲随刘备入蜀,屡立战功,升任牙门将军。刘备称汉中王,提拔魏延为汉中都督、汉中太守,镇守汉中。蜀汉建立后升为镇北将军,封爵都亭侯。此后跟随诸葛亮北伐曹魏,建兴八年(230年),魏延率军大破魏将郭淮、费瑶。建兴九年(231年),魏延率军大败魏军,获得甲首三千级。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去世,魏延不愿受长史杨仪约束,在退军途中烧绝栈道,反攻杨仪,却因部属离心而落败,最终被杀,并被灭族。

魏延历史上一直是存在争议的人。

脑后反骨,这也不是空穴来风。

但是蜀汉要是有绝对压得住他的人,他绝对不会落的那样的下场。

如今的魏延正是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因为前去荆州参军被轻视。

一气之下当场翻脸,他精通战阵武艺。

刘表麾下上将张允只是让他做一个斥候,骄傲的魏延如何受得了?

要不是运气好,张允恰巧那天小妾给他生了儿子,没和魏延计较。

要不然魏延此刻可能已经被张允沉江了!

正在他万念俱灰之时,不敢回家面对父母的时候。听到晋阳武道大会举行。

当场不管三七二十一,家也不回了,直接风餐露宿前来晋阳。

要不是刘攀对这些参赛者有安排客栈吃屎,他魏文长就要在晋阳街头乞讨了。

所以他心中暗暗发誓,虽然刘攀只是无意识得帮助。但是他一定要取得好名次后回报大将军。

甘宁(?~215年),字兴霸,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官至西陵太守、折冲将军。

甘宁少年时在地方上为非作歹,组成渠师抢夺船只财物,崇尚奢华,人称锦帆贼。青年时停止抢劫,熟读诸子。曾任蜀郡丞,后历仕于刘表和黄祖麾下,未受重用。建安十三年(208年),甘宁率部投奔孙权,开始建功立业。曾经力劝孙权攻破黄祖占据楚关,随周瑜攻曹仁夺取夷陵,随鲁肃镇益阳对峙关羽,随孙权攻皖城擒获朱光。率百余人夜袭曹营,斩得数十首级而回。在逍遥津之战,他保护孙权蹴马趋津,死里逃生。

甘宁虽然粗野凶狠,暴躁嗜杀,甚至违反承诺、违抗命令,但是,开朗豪爽,有勇有谋,轻视钱财,敬重士人,厚待士卒,并深得士卒拥戴。陈寿在史书中将他列为“江表之虎臣”。

甘宁就不说了,完全就是听说刘攀大度,前来为他的锦帆贼兄弟们找一个归宿来的。

殊不知他这一决定,让孙十万孙氏大了。

太史慈(166年—206年),字子义,东莱黄县(今山东龙口东黄城集)人。东汉末年名将。

弓马熟练,箭法精良。曾为救孔融而单骑突围向刘备求援。原为刘繇部下,后被孙策收降,自此太史慈为孙氏大将,助其扫荡江东。孙权统事后,因太史慈能制刘磐,便将管理南方的要务委托给他。

建安十一年(206年),太史慈逝世,死前说道:“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吴书》,《三国演义》为“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言讫而亡,年四十一岁。

太史慈,一个如同赵云一样的君子。

如今正是无处可去的时候,因为他的原老板孔融已经被曹阿瞒挫骨扬灰了!

正巧,武道大会举行,前来奔个前程。

“奉孝,一定要确保这些人进入最后五十人大名单,不要让他们提前对上!”

刘攀看了这些名单,除马超黄忠,剩余这几个都是有机会杀入前十的。

刘攀不想让他们因为运气不能够杀入最后。缺了他们,这场大会的价值都要折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