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群中突然射出无数箭矢,许多唐军士兵猝不及防根本来不及躲闪,瞬间就被箭矢射中,惨叫着从马背上坠落。
原来这些马匹的下面竟然藏着人,他们巧妙地利用了马群的掩护,出其不意地发动了突袭。
但数千战马中藏匿的人数有限,这种战术只能出其不意,一旦被唐军察觉,威胁也就大打折扣。
李嗣源手持长枪,犹如战神附体一般左右挥舞,将射向自己的箭矢纷纷挡开。
“兄弟们,随我杀过去,建功立业就在今日!”
士兵们受到李嗣源的鼓舞士气大振,毫不退缩的顶着如雨点般的箭矢,继续奋勇向前冲锋。
耶律剌葛麾下的士兵没有配备太多箭矢,与装备精良的唐军进行远距离对射显然会吃亏,他们唯一的机会就是依靠人数上的优势与唐军近身交战。
眼看着马群冲入唐军阵营引发了一阵混乱,耶律剌葛当机立断,下达了命令:“随我冲锋!”
随着他一声令下,三万契丹骑兵紧跟在马群之后冲向唐军。
唐军骑兵展现出了高超的骑术,他们一边灵活躲避着受惊的马群,一边迅速地使用马弩进行射击,冲在最前面的契丹士兵猝不及防倒在一大片。
由于受惊马群横冲直撞,使得唐军难以与契丹人拉开距离,两军转眼间便短兵相接。
李嗣源身先士卒,胯下骏马如疾风般疾驰,手中长枪如同蛟龙出海,气势磅礴,所过之处契丹士兵如被收割的麦子一般纷纷落马,惨叫连连。
耶律剌葛毫不示弱,他挥舞着大刀在唐军队列中左冲右突,每一刀都蕴含着无尽的力量和杀意。
双方士兵们杀红了眼,喊杀声、兵器相交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鲜血四溅,染红了脚下的土地。
精锐之师与杂牌军之间的差距很快就显现出来,不到一炷香的时间,战局已经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契丹人的伤亡数字直线飙升。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契丹新招募的士兵们终于支撑不住,开始四散逃窜。
耶律剌葛见状又气又急,高声呼喊:“都给我顶住,不要乱!”
那些被强制征召而来的士兵本就心不甘情不愿,此时更是自顾不暇,哪里还会听从耶律剌葛的军令?
他们只想保住自己的性命,纷纷转身逃跑。
耶律剌葛看着逐渐溃败的队伍,气得脸色铁青,接连斩杀了四五名逃跑的士兵,怒吼道:“都不许退!胆敢后退者,你们的族人性命难保!”
准备逃跑的士兵听到耶律剌葛的威胁后,心中虽然充满了恐惧和无奈,但也知道如果不继续与唐军交战,恐怕会立刻被耶律剌葛处死,他们只得硬着头皮转过身重新投入到激烈的战斗中。
然而威胁终究无法与性命相提并论,尽管士兵们拼尽全力但败局已定难以逆转。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继续战斗只是徒劳,于是纷纷选择逃跑。
那些跑不掉的士兵在绝望中扔掉手中的武器高高举起双手向唐军投降。
“真是一群废物!”
耶律剌葛看着眼前的场景,怒不可遏地大骂一声。
阿保机交给他的任务是拖住唐军两日时间,可现在还不到两个时辰,自己的军队就已经溃不成军。
李存孝早已将目光锁定在了耶律剌葛身上,轻易挑飞几名挡路的契丹士兵,朝耶律剌葛追去。
李嗣源立刻抓住这个绝佳的机会,振臂高呼:“兄弟们,敌军已经乱了阵脚,此时不乘胜追击,更待何时!”
唐军士兵闻言,顿时如同一群被激怒的雄狮,嗷嗷叫着向逃跑的契丹人发起了更为猛烈的攻击。
耶律剌葛眼见大势已去,心知再继续战斗下去只会让自己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于是他当机立断,不敢有丝毫恋战,率领着残兵败将狼狈不堪地向西逃窜。
黠戛斯的李慕唐和室韦的莫多录并没有跟随唐军一同追击,而是选择追杀那些四散逃窜的契丹溃兵。
“换马!”
追出去几里地后,李存孝大喊一声,纵身一跃跳到另一匹战马上,其他士兵见状纷纷效仿开始更换战马,奔跑速度瞬间开始提升,很快便将双方的距离拉近到两百步左右。
不用将领下达命令,唐军骑兵就像心有灵犀一般,同时举起手中弩箭,刹那间无数道箭矢铺天盖地向契丹残兵射去。
契丹士兵完全没有预料到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来不及做出反应就被密集的箭矢射中。
一时间战场上响起了阵阵惨呼声,许多契丹士兵纷纷中箭落马。
耶律剌葛心急如焚,不停挥舞着马鞭拼命催动胯下战马想要逃离唐军的追击。
唐军骑兵却如同附骨之疽一般紧紧咬住了他们,无论他如何努力都无法摆脱唐军的纠缠。
唐军没有给耶律剌葛喘息的机会,一边策马狂奔一边不停射出箭矢收割着契丹士兵的性命。
眼看着自己的士兵越来越少,耶律剌葛的心中充满了绝望和无奈。
一名亲信跑到他身边焦急地喊道:“将军,唐军一人双马速度比我们快太多,这样下去根本甩不掉对方!”
“如果我们一直逃跑将后背露给敌人那只会是死路一条!唐军与我们人数相当,不如我们放手一搏,或许还有一线生机,然后再寻找机会离开。”
耶律剌葛心中万般不情愿,但他也知道亲信所说的话不无道理。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他一咬牙下达了命令:“转身迎敌!”
契丹残兵虽然满心恐惧,但也只能无奈调转马头硬着头皮迎向唐军。
李存孝露出一丝冷笑,高声喊道:“儿郎们,契丹人已经无路可逃了,给我杀!”
“杀!”
唐军骑兵齐声呐喊,气势磅礴地冲向契丹人。
双方再次短兵相接,刀光剑影血肉横飞。
契丹士兵早已士气低落,在唐军的猛烈攻击下,阵型很快又开始混乱。
耶律剌葛见双方纠缠在一起,又萌生了逃跑的心思,趁着众人不注意,调转马头毫不犹豫地转身撤离,几十名亲卫紧随其后。
正在战场厮杀的李存孝第一时间便锁定了耶律剌葛的动向,抽回染血的长枪追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