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大夏出海开疆扩土,此事对大夏百姓来说,影响非常大。
许多人都参与到这场议论之中。
不过,他们对于樊虎是那么的支持,他们也相信樊虎这样做,有自己的原因,这个选择必然对大夏有利。
能够让大夏变得更加强盛。
所以这些百姓才愿意支持樊虎,他们也希望自己能够出海而去,能够为大夏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或许这一路上,会无比艰辛,会面临许多的难题,但不管什么事情,总要尝试一下,唯有真正经历过,才有资格来评说。
樊虎在旁边听了一会儿,他看着这些读书人对未来的期盼,内心也是感慨万千。
如今的大夏正在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路上,没有人能够阻止大夏的崛起。
而大夏百姓齐心协力,同仇敌忾,他们有着清晰的认知,他们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期盼。
正是有着这样的决心,大夏才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否则就算樊虎绞尽脑汁,其他人却没有向上的决心,他们什么都不想做,那大夏就根本不可能发展起来,也不可能走出太远。
如果只是听着众人的议论,其实也没有太多的意思,所以樊虎决定凑一凑热闹,他直接走上前,笑着说道:
“方才听诸位兄台议论,陛下此番出海开疆扩土,应当是一件大好事了。”
在樊虎说完之后,立刻有一名读书人站了出来,他认真的说道:
“我等现在也没有去过新大陆,不知道那边的情况,所以谁也无法判断,最终会是什么结果。
不过陛下英明神武,他能够洞察时局,既然陛下做出这样的决断,肯定有其原因,我等自然愿意相信陛下的判断。”
樊虎点点头,他又故作担忧的说道:
“兄台所言极是,陛下的英明,我等自然是相信,可是出海而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路上也有许多的风险。
一不小心可能就要葬身海底,到时候非但没有取得预想中的功名,更是一去不返,岂不是令人担心。”
说起这个问题,另一名读书人则是语气笃定的说道:
“不管什么事情,都需要冒险。
我大夏蒸蒸日上,国力不断增长,陛下开创科举,让我的读书人能够通过科举金榜题名,入仕为官。
但想要通过科举取得成功,同样没有这么简单,我等难以金榜题名,倒不如去海外尝试一番,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至于路上的风险,这终究是无法规避的,如果我能去往海外,能够为大夏的发展,贡献出应有的力量,能够让我大夏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并且陛下既然做出这样的安排,肯定是有所准备的。
要是风险真有这么大,他又怎会如此大张旗鼓,将这个消息公之于众,从天下选拔人手,前往新大陆支援呢?”
看得出来,在场众人对于樊虎是那么的信任,他们相信樊虎这样做,肯定是有所准备,而不是信口开河。
对于众人的相信,樊虎心中感慨不已。他接着说道:
“诸位所言极是,看来是在下太过担心了。陛下决心出海而去,肯定是有其原因。
海外之地物产丰富,对我大夏来说帮助良多。
只要能够拿下新大陆,未来我大夏将会有更多的栖息之地,也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发展更加迅速,这才是关键中的关键。”
对于这些读书人,樊虎还是颇为看重的,因为大夏的发展,需要所有人齐心协力,共同展现出自己的才华,才能取得成功。
眼下这些人,有报效国家之意,他们也希望能够将自己的能力展现出来,樊虎不介意多指点他们一番。
果然,当在场众人听到樊虎之言,顿时眼前一亮。
虽然说大夏报上,已经将具体的消息公布出来,但还有很多东西,他们并不了解,但他们听得樊虎之言,顿时觉得茅塞顿开。
只见其中一名读书人,振奋的说道:
“阁下所言极是,听说那新大陆疆域广阔,物产丰饶,能够为我大夏的发展提供巨大的助力。
先前陛下不是将土豆、红薯等作物扩散开来,这两种作物产量极高,能够解决我大夏吃饭的问题。
而这两种作物,听说就是从新大陆传过来的,这足以说明,这新大陆的奇特之处,绝对不容小觑。”
另有一人也是振振有词的说道:
“没错,新大陆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否则陛下也不会这般大费周章要做此事了。我等作为大夏的子民,当然要相信支持陛下。
这些土着不知死活,胆敢与我大夏为敌,无异于自寻死路。
按照如今所知消息,这些土着已经是节节败退,在我大夏精锐的进攻面前,毫无反抗之力。
这般结果,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毕竟以我大夏精锐的实力,根本无惧任何挑战,不管是哪一方势力,胆敢与我大夏为敌,都只有一个结局。
想当初,那拜占庭帝国和大食国,他们几个国家都是西方大国,国力不容小觑。
但是在我大夏精锐的攻势面前,也是败得一塌涂地,早已不复存在了。
这就是他们轻视我大夏的代价,岂能等闲视之?
只可惜,当初他们没有自知之明,他们根本不知道我大夏到底有多强盛,至于此刻,他们就算明白这个道理,也为时晚矣。
唯一有些可惜的,就是我大夏的疆域太过辽阔,我们想要去西方之地,路途太遥远了,否则定要去那里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