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提郡,朱提县。
一排穿着蛮族服饰的俘虏被反绑着跪在地上,身后尽是穿着戎装的汉军士兵。
一个军官走到那批俘虏身前,眼神带着轻蔑,正俯视着一个上身赤膊的蛮夷。
不多时,他伸手撩拨着那俘虏耳垂上银饰,忽然猛地一扯!
“啊!!!”
俘虏痛苦嚎叫,跪在地上左右摇摆,下意识地想去捂耳朵却挣脱不开麻绳,只能像一条蛆一样在地上打滚。
军官朝着地上那人啐了一口,眼神中满是厌恶。
这军官名叫吕祥,现任永昌郡都尉,乃监军翊军将军霍弋的麾下。
吕家就是永昌本地人,父亲吕凯因随诸葛亮平南中有功,表云南太守,封阳迁亭侯,吕家从此混入士族之列。
然而好景不长,仅过了一年,父亲吕凯便被蛮夷所杀。
吕祥因而少孤,摸爬滚打了许多年才得霍弋赏识,混出了点人样,但这些年心中对蛮夷的仇恨却是丝毫未减。
吕祥走了两步,捡起地上带着血的银饰,转身对部将问道:“这是朱提银吗?”
部将仔细看了看,却是摇头:“属下愚钝。”
话落,吕祥忽然飞起一脚踹着地上那蛮夷的命根,怒道:“老子问你话呢!”
“将军饶命,将军饶命!小人知无不答!”俘虏用蹩脚的汉话哀求道。
吕祥蹲下身子,嘲弄地拍了拍他的脸:“那你说说,这东西可是由朱提银打造?”
耳边很快传来虚弱地回应:“是....是。”
“看这成色,是近些年新造?是也不是?”
“是,是.....”
“犬入的蛮夷!”吕祥破口大骂,又是巴掌扇去。
话说,朱提以银矿闻名于世。
早在前汉便开始大规模开采,新莽时期朱提银被列为银货二品之首,银价达其他州郡白银的1.5倍。
但到了诸葛亮执政后期,朱提银便呈枯竭之势,而作为蜀汉朝廷为数不多的经济来源之一,朝廷对此很是重视。
于是下令若发现新矿须及时上报,民间豪族不得私自开采、霸占、藏匿,违者夷族。
去年底有传闻郡内又发现新矿,有豪族联合某洞洞主私自开采。
不过,此番吕祥随军来此却并非是因为此案。
而是因为这伙蛮夷见成都有难,按捺不住兴风作浪的心思,骤然起兵反叛。
朱提太守李丰兵少,退至堂琅待援,直到霍弋领兵前来才一举平定了叛乱。
“唉....不知此事还有机会彻查吗?”吕祥叹气一声,站起身来。
这时,有士兵从一侧跑来,禀道:“吕都尉,将军要您前去太守府。”
“知道了。”吕祥点了点头,随后朝着亲兵摆了摆手:“送他们上路。”
“喏!”
一排排屠刀在蛮夷俘虏的脖颈后架起,忽然人群中响起了咒骂:
“贼将!我在下面等着你!神鹿洞主会为我们报仇!”
吕祥苦笑一声,只留给他们一个背影。
南中这个地方汉人太少,十之有九都是蛮子。
即便是那些读过几年书,穿着汉人服饰的当地豪族,往上倒两三代,还是蛮子。
整个南中实际上就是羁縻地区,看上去是设立了郡县,但地方话语权大多在那些蛮夷洞主手里。
治理这地方,不容易啊.......
.............
朱提太守府内,霍弋站在主位,神色严肃。
台下两列有朱提太守,李丰(李严之子)、云南太守张休和他们的部将们。
虽然他们的官位不高,但在这种时候,他们这个团体已然能代表整个南中军界的态度。
霍弋此前在阎宇调离南中后,被迁为永昌太守,后又因功升任监军翊军将军,兼任建宁太守。
以往,南中军政是由朝廷委派的庲降都督负责,但自阎宇走后,庲降都督迟迟未到,故而霍弋成为整个南中实际上的统帅。
数月前,霍弋得知魏军来伐,主动上表请求协防成都,却遭刘禅拒绝。
而在上月,得知邓艾攻破成都后,霍弋身穿丧服,痛声哭祭。
当时部下诸将都劝他应尽快投降,免得日后遭到清算,霍弋却毅然决然对部将道:
“如今道路断绝,不知我主安危,不可做决定。”
“若魏主辱没我主,主辱臣死,我必将以死相拒!”
“若魏主以礼待之,我再保全境而降,也不算太晚!”
这些日子,霍弋和几个太守都在朱提等着成都的消息。
这时,吕祥来到了府内。
霍弋扶了扶佩剑,看向众人:“既然人都到齐了,我便宣布一件事。”
众人屏气凝神,神色各异。
霍弋道:“最新消息,陛下已乘船走水路前往江陵,随行皇亲、公卿、文武皆被善待。”
闻言,众将中不少人很明显露出了欣喜之态,毕竟这是当下最好的结局了。
霍弋顿了顿,随后沉声道:“我意,举七郡而降....诸君可有异议?”
“我等谨遵将军之命。”
.................
数日后,江陵。
府堂内寂静无声。
“士季以为如何?”
钟会双手交叉,目光低垂,直到上面响起天子的询问,他才有所反应。
“臣虽未曾见其人,但仅从太尉这字里行间便能发现,姜维乃世间少有的奇才。”
“何才之有?”夏侯献反问。
钟会只说了四个字:“绝地逢生。”
闻言,夏侯献心中一笑。
这就是后世所说的“水晶爆炸了还在操作”
老实说,夏侯献并不欣赏这种行为,反而是有些厌恶。
“此人离间将帅,用心歹毒,朕不喜.....”
“陛下..”钟会劝道,“昔日文和公乱武,毒计百出,太祖曾深以为恨,然终用之。”
“以陛下之心胸,何不赦免姜维之罪,以彰显陛下恩德呢。”
夏侯献神色一肃。
拿姜维与贾诩对比?
不妥吧。
贾诩一生,如履薄冰。
他不管在哪个阵营混,都把“明哲保身”四个字玩到了极致。
太祖征用他的头脑,他从太祖那换一个栖身之地,各取所需而已。
但姜维的情况却完全不同,夏侯献不愿过多评价。
虽说姜维在蜀国的地位很高,杀他可能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动荡,但夏侯献不在乎。
他看向钟会说道:“此人.....留之无用。”
“是。”
钟会见天子心意已决便不再劝说,拱了拱手等待着下文。
“不必带来江陵,传朕旨意,令夏侯霸、邓艾于成都宣布姜维谋反之罪,依律处死。”
“臣遵旨。”
钟会退下,与司马昭擦肩而过。
司马昭来到近前,拱手道:“陛下,霍弋上表,率牂柯、越嶲、建宁、朱提、云南、兴古、永昌等七郡归顺我朝。”
“善。”
夏侯献欣然一笑。
此前他很担心南中事宜。
那地方又大又乱,万一各地豪酋分别割据自立,后期必然兴师动众地去打理残局。
魏国东西两头刚刚经历了两场大战,现在急需喘息,霍弋此举真是给了夏侯献一记定心丸。
比起姜维,他更喜欢这样识时务的人。
“来人,传裴秀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