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江汉朝宗 > 第10章 力挽狂澜·柳暗花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雨丝如银针般斜斜划过三姓寨的天际,杨浩宇站在临时搭建的工棚前,望着远处被警戒线封锁的施工现场。

积水在泥泞的地面蜿蜒成河,倒映着阴云密布的天空,仿佛预示着这场危机仍未消散。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不停。几天来,柳青的问责、合作方的催促、媒体的追问,像无数根细针,密密麻麻地扎在他的神经上。

\"杨总,村民代表又来闹事了!\"小周匆匆跑来,额头上还沾着雨水,\"二狗子带着人把施工队的设备都围起来了,说再不给出个明确说法就......\"

话音未落,一阵嘈杂的叫骂声由远及近。

杨浩宇深吸一口气,转身迎向怒气冲冲的村民。

人群最前方,二狗子扛着一把生锈的锄头,雨水顺着他凌乱的头发滴落:\"杨浩宇!你说的妥善处理就是让工地烂在这儿?我家的地都被淹了,你赔得起吗?\"

老村长拄着拐杖站在一旁,欲言又止。

他已经做过努力了,却没有想到群众的情绪反反复复,不知又被谁在私下里给扇忽活了。

杨浩宇注意到老人眼中的失望,心脏猛地抽搐了一下。

他举起双手示意安静,声音在雨中显得格外清晰:\"各位叔伯,我知道大家心里有气。但请先听我解释——\"

\"解释?\"人群中有人冷笑,\"你挖断龙脉的时候怎么不解释?现在整个三姓寨都要遭报应了!\"

谩骂声与责问声如潮水般涌来,杨浩宇的耳膜嗡嗡作响。

突然,他瞥见老猎人李老头站在人群阴影里,老人布满皱纹的脸上看不出喜怒,却默默从腰间解下酒葫芦,仰头灌了一大口。

这个动作让杨浩宇心头一动,他想起小时候,每当老李头遇到棘手的事,都会用这个方式平复心绪。

\"我承认,这次事故是因为我们准备不足!\"杨浩宇提高音量,\"但地下发现的古代水利系统,不是灾难,而是三姓寨的宝藏!如果我们能修复它,既能避免再次发生涌水,还能开发成独一无二的景观!成为吸引全国乃至于全世界的游客来此旅游的核心景点!\"

虽然不知道杨浩宇是不是在吹牛皮,但人群的骚动稍稍平息了一些。

杨浩宇抓住机会,示意小周打开投影仪。

白幕布上,动态模拟图展示着古代水利系统的复原样貌:清澈的水流顺着青铜管道汇入天坑底部的暗河,沿暗河修建着透明观景栈道,游客可以近距离观察千年古迹。

\"这是省水利厅专家给出的方案。\"杨浩宇指着屏幕,\"我们会成立专项修复基金,优先雇佣寨子里的青壮年。完工后,这里不仅是景区的核心亮点,还能保障农田灌溉和高端冷水鱼的养殖!\"

二狗子皱着眉头凑近查看:\"说得好听,谁知道是不是哄我们?\"

\"我把话撂这儿!\"杨浩宇扯开衬衫领口,露出脖颈处被雨水打湿的皮肤,\"如果再出任何问题,我杨浩宇就从大天坑跳下去!\"

这句话让现场陷入死寂。

李老爷子突然推开人群,酒葫芦重重砸在杨浩宇脚边:\"混小子!拿命赌算什么本事?\"

老人转向村民,浑浊的眼睛里闪着光,\"但他说得对,咱们守着这么一个金凼凼要饭的日子,也该到头了!\"

在李老爷子和老村长的劝说下,村民们终于同意给杨浩宇的开发项目一次机会。

然而,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考古队在清理古代管道时,发现了更惊人的秘密——管道内壁刻满了星图,与现代天文学观测到的猎户座星云轨迹高度吻合!

林教授戴着白手套,声音激动得发颤:\"这可能是古人用于祭祀或导航的天文历法系统,价值不可估量!\"

杨浩宇想起了在古寨春找唐三爷了解天坑的情况时,发生的那一系列亦真亦幻不知真假的事情来,愈发觉得他不是做梦,唐三爷是真的给他讲过那些事情,而那些事情是真的在这个天坑里发生过......

消息不胫而走,国家文物局的加急文件随之而来:立即停止一切施工,将发现区域列为重点保护单位。

杨浩宇站在指挥部里,看着墙上的开发进度表被红笔重重划掉,只觉得眼前阵阵发黑......

\"杨总,董事会要求您48小时内给出解决方案,否则......\"小周不敢再说下去。

深夜的办公室,台灯在杨浩宇的脸上投下浓重的阴影。

他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文物保护条例,突然灵光一闪。

抓起电话,他连夜联系了国内顶尖的古建修复团队和数字科技公司。

三天后,一场特殊的汇报会在省文旅厅召开。

全息投影中,三姓寨大天坑的未来图景徐徐展开:在保持文物原貌的前提下,采用纳米薄膜技术在保护罩外还原古代管道的运行场景;游客可以通过VR设备沉浸式体验古人的水利智慧;而生态步道则改用悬浮式设计,避免破坏地下结构。

\"我们将建立全国首个'遗址活体博物馆'。\"杨浩宇的声音在会议室回响,\"让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真正做到共生共赢。\"

这个大胆的想法让在座的专家们眼前均为之一亮。

紧接着又是好几轮激烈而紧张的分析与辩论。

在精心准备的可行性方案前,方案最终一致通过!

当大会主持人宣布方案通过的那一刻,杨浩宇瘫靠在椅子上,感觉全身的力气都被抽走了。

但当他收到老村长发来的消息——\"寨子的年轻人都报名参加修复队了\"时,眼眶还是忍不住发热。

祸不单行,福却双至。

复工那天,久违的阳光终于穿透阴峪河大峡谷上方厚厚的云层。

杨浩宇站在重新启动的施工现场,看着李老爷子带着一群村民搬运修复材料。

老人路过时,往他手里塞了个油纸包:\"崽子,尝尝你婶子亲手做的腊土猪瘦肉条......\"

施工队里,二狗子抓耳挠腮地操作着新引进的激光测绘仪,嘴里还不停地嘟囔着:\"这玩意儿比锄头难使唤多了。\"

但杨浩宇分明看到了他眼底藏不住的兴奋。

远处,考古队又有了新发现——在管道深处,一枚刻着蛇形纹路的玉珏与杨浩宇怀中的青铜圆环完美契合,仿佛在诉说着千万年前的故事。

山风掠过从坑底移栽上来用于保护的金丝楠木树苗,带来阵阵楠木清香。

杨浩宇望着正在建设的观景台,突然明白,三姓寨的重生,大天坑的复活,或许就藏在这些危机与转机的交织中。

而他要做的,不仅是开发一个景区,更是守护住这片土地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