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至淳回头看了她一眼,无奈又宠溺。

进公公的心,突突了几下。

怎么感觉,有点不对劲儿?!

不等进公公多想,季晴文便往里走,她要去瞧瞧,赵至淳要怎么拒绝皇帝。

皇帝一见季晴文也进来了,视线在赵至淳与她身上转了几转,“安宁与义康王世子也是老相识了,依你之见,什么样的女子才配得上世子?”

季晴文摇头,“我对京城的姑娘不大熟悉,不知道。”

“皇后那里倒是有很多姑娘的名册,原是你给皇兄、皇弟们准备的,改日你与皇后、王妃一起参详参详。”

“我年轻,不懂这些,还是算了吧。再说,这事儿,还得问世子才是,毕竟,是他娶妻。”季晴文脸上没有表情。

明远帝仔细打量着她的神色。

赵至淳求娶,他是知道的;季晴文婉拒、拖很长时间,他也是知道的。

但他不知道,这是姑娘家的自矜,还是她没有看中他。

希望是没有看中,因为他们现在都是赵家人,可不能闹出什么兄妹苟合的丑事来。

嗯,得早些将赵至淳的婚事定下来,让他的安宁公主在宫里多待些日子,也避免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发生。

“义康王妃是个爽利的性子,依朕看,世子妃也该是个爽利开朗的性子才是,婆媳和睦、夫妻齐心、王府团结,也是朕所希望。”

赵至淳一直没有开口,这时候跪下去道,“皇祖父丧期未过,侄儿得守孝,婚事容后再议吧。皇上子嗣之事关乎社稷,明年还是照常选秀,宫里早些诞下皇嗣才是最重要的。”

义康王妃也接口,“是啊,皇室血脉不兴,皇上与诸位年纪正好的宗室倒不用忌讳,绵延子嗣才是大事,便让他们这些小辈尽尽孝道吧。”

赵至清喊道,“我也守我也守,母妃不用忙着替儿子物色姑娘,孩儿要替太上皇守三年。”

义康王妃用手敲他的脑袋,“闭嘴,没你的事!”

二皇子视线在赵至淳身上停留了会儿,对皇后道,“儿臣也还年轻,想为太上皇守孝,求母后不要再催婚了。等三年孝期一过,儿臣全凭母后做主。”

皇后气结。

他让自己不要掺和其他人的事,他自己倒往枪口上撞。

没看明白皇帝的意思吗?

真是!

但儿子已经说出口,她就只能接腔,“你的婚事,自有你父皇做主,本宫既管不了你,便也不管了,只是以后无论你过着怎样的日子,记得是你自己选择的。”

二皇子脸色大喜,“母后放心,儿臣以后便是遇到个母夜叉,也不怨母后。”

皇后被他气得哭笑不得,“便是个夜叉,也是你活该。”

“是是是,都是儿子的错。”二皇子看向明远帝,“父皇,儿臣想去见识一下王朝的大好河山,不想成亲,还请父皇成全。”

三皇弟还在平安州,听说那里只剩最后几座山头了。

一旦他凯旋,太子的呼声必定最高。

三皇弟的母妃虽已去世,但他母子二人向来得圣宠,自己这时候可不能与他争。

就让他膨胀吧,自己有义康王府,以退为进,应该不会输得太惨。

他又看向季晴文,“欢迎妹妹回宫,为兄已经开府单过,你若嫌宫里无聊,便去为兄的府邸玩,那里也有不少稀奇好东西的。”

“不知妹妹喜欢什么,稍后我让下人送到思梅苑去。对了,你那林家妹妹还住在思梅苑是不是?她喜欢什么,为兄也送她一份,免得她吃醋。”

他似乎要错开皇帝的话题。

季晴文瞥见赵至淳拜托的眼神,笑道,“二妹妹不是那样的性子,她为人最洒脱随性大度不过了,也很依赖我这个姐姐,皇兄可不许胡说。”

“行,都是皇兄的错,误会了你林家妹妹,我还以为,天下姑娘都爱吃醋呢,改日请你们去街上玩,为兄买单。”二皇子很是豪气。

“那便先谢过皇兄了。”季晴文也笑了。

皇后道,“安宁你不要不好意思,他成日里没个成算,自己府里有多少家底也不知道,就该花得他没一个子儿,让他明白该早些成亲。”

二皇子道,“儿臣若囊中羞涩,便去凤宁宫搜刮,谁让母后不心疼儿臣。安宁妹妹,咱们走,免得他们催婚催到你身上。”

“好不容易找回来个这么大的妹妹,可不能便宜了那些坏小子们。”

二皇子拉着季晴文就往外走,边走边嚷嚷,“我也去见见林家妹妹,以后,她也是我亲妹子了。你不知道,七皇弟那个猴儿,是个皮实不听话的,我看到他都烦透了,做梦都想要一个妹妹,偏偏宫里的妹妹都小,还离不得奶娘,都不能带她们出去玩,为兄真是无聊透顶了,只能去读书、练武,累得不得了,唉——”

二皇子拉着季晴文走了。

七皇子一脸不服气,“母后,二皇兄又说我坏话,您也不管管他,父皇,您扣二皇兄俸禄吧,他太坏了。”

七皇子上蹿下跳,非要让二皇子损失点不可。

皇后拗不过他,只能道,“给他准备的金锞子,只给他一半,成吧?你不要再晃我了,我头都晕了。”

“不行,得给我,得给我。”七皇子叫起来,“母后,我的心因他,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没有大把的银钱,好不了。”

皇后无奈,只得答应他,让刘嬷嬷去拿给他。

七皇子得逞了,也不再摇晃皇后了,欢天喜地出去了。

赵至清见了,也叫着见者有份,跟他一起跑出去了。

这是太上皇死后的第一个新年,没有他强硬、阴晴不定嗜血的神情,皇室众人都放松了,也放开了。

好几个与七皇子差不多大小的皇室子弟,起哄跟着去了凤宁宫,见没人拦,也没人骂,胆子更大了,一路嘻嘻哈哈,欢声笑语。

皇后头晕了,告罪离开。

义康王妃借口心痛,想要去偏殿休息,赵至淳孝顺地扶着她起身,其他人三三两两说着话。

也有觉得以前跟明远帝关系好,凑上去与他喝酒聊天的。

季晴文找回来,要上玉牒的事,根本没人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