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多情女匪有情医 > 第215章 绺子窝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214.绺子窝点

窝点对于绿林绺子来说就是他们的联络站、情报站、供应站、物流站、加油站。是绺子的社会基础。在旧东北,大股绺子一般都有十几个乃至几十个窝点,小绺子也得有七八个窝点。杨大个子他们的同盟军或者说是抗联之所以举步维艰,原因之一就是缺少可靠的窝点。

其实这种窝点的当家掌柜的还有一种独具特色的称谓——坐堂胡子。

于显龙给蓝王的礼物可不轻,十八匹好马一挂软轿马车,十支三八大盖儿步枪!

五年没见,蓝王自然要大宴三天!

于显龙跟蓝王说,等到松花江封冻,他们就离开东蒙草原继续东去。可是老哈图一家上有老下有小,不便随行,能不能在江边草原给他们一块野地,让他们养羊放马。

蓝王明白于显龙的用意,他不想连累自己私通胡子,要在不显眼的地方给老哈图一个养老的地方。于是佷爽快地答应把一片黑树林子以东直到江边的那个叫海拉莫都的丘坨地带,划给了老哈图。

整个东蒙草原,只有五个日本人,其他都是蓝王手下的草原骑兵。那片丘坨根本无人问津。

三天后,于显龙告别蓝王来到海拉莫都,为老哈图一家伐木盖房,圈定马厩。

蓝王不知道的是,这是于显龙安插的第一个窝点。对于绿林道上的胡子来说,一枪一马一条命。老哈图养的马一多半是供于显龙他们用的。

留下老哈图田半拉子一家,于显龙带着田半拉子的大儿子,赶着一挂胶轮大车,过了冰封的松花江向东去了。

一行人走山林行小路,转到了当时的黄龙特区西北一片低洼地带,就看见了一个叫巴尔浒的大屯子。于显龙看看乡道,大小道路还算平整。最有利的是这个大屯子西北、东北、东南都是大水泡子。这个季节没有多深的水,但泡子周边的芦苇窜得齐腰深,郁郁葱葱,密密麻麻,正好藏身。

于显龙带住马:“巴斯、钢子、斧子,让牤子大爷他们歇歇。你们仨跟我干一票买卖!”

田巴斯异常兴奋:“三爷,给我也报个号!”

于显龙:“你姓田,蜜糖万儿,巴斯草原上的蒙古人说的是豹子的意思。你就报号豹子,得又猛又狠!”

“太好了。我就变成猎豹,把小鬼子儿撕了!”

穆占福:“我跟你们混了这么多年也没混上报号……”

于显龙:“你就报号斧子,和大锤凑成一对儿,跟小鬼子试吧试吧!”

“好嘞,这回砸窑我就绺把好斧子回来,专劈小鬼子!”

天落黑,他们从东北的泡子边芦苇丛中,悄悄靠近巴尔浒,藏起身等待屯里灯火熄灭。

等到二更天了,屯子里还有一处房屋灯还亮着。

于显龙站起身将闹龙枪枪头按上一根棍子:“钢子看马,其他人带上家伙跟我走。奔那灯亮去!”

田巴斯:“爷,有灯亮人准还没睡呢。”

“绺子砸窑就得找这种人家。平民百姓谁舍得一宿半夜地熬灯油?我进去把狗弄死,你们就去看住门窗,敢往出跑的揍死!”

这座有灯亮的院子,坐落在屯子东头儿一片空场子北边。院子不小,门面却很破烂。里面传出来稀里哗啦的麻将声,也没有护院狗。应该是个什么公署之类的所在。

于显龙悄悄靠近窗户,捅破窗纸,只见里面四个穿黑军装的人正围着八仙桌打麻将呢。四杆大枪都靠在北墙上。

这是伪满洲国成立后的一种特殊人员,叫搜荷班。就是专门催督各个村屯收纳粮食的武装汉奸,谁家交不上来粮食轻者毒打,重者枪毙!一般的搜荷班都有二十来人,不过现在庄稼刚刚望青,他们没事儿可干。晚上只留四个值班的。

于显龙用枪尖悄悄别开房门,摸进房里,踹开里屋门,长枪快如闪电般刺进对面那个汉奸的咽喉!

另外三个人惊叫一声,就去抓枪,可是大枪已经被于显龙挡在身后。银枪一划,身前的那个喉管就断了!

剩下两个自知不敌,踹窗户就要跑。刚探出头去,脑袋就被棒子砸了回来!

于显龙叫斧子豹子,把四个汉奸的衣服都扒下来,捡干净合身的换上。然后点上油灯找粮食。

可是这个搜荷所里除了四个人身上几百块钱的老头票儿,只有几张烙饼,一碗酸菜炖粉条子,还有半瓶子烧酒。

于显龙穿着汉奸的军装,给四个人的咽喉又补了一枪。然后带着两个人出门上街……

斧子:“大当家,那几个人都死了,你为啥还……”

“绿林道的规矩,一丝活口都不能留!万一有一个缓过来,那就是摘不清的麻烦。绺子的麻烦就是把小命儿交出去!都记住了!”

豹子:“弄到枪了,没整着粮食大车……”

“找保长家,啥都有了。记住我是班长,你们俩都横着点儿,让他套车把咱们送到刚才那个院子跟前。那叫搜荷所。”

从东头走到屯子中央,于显龙抬手一指:“就这家!”

豹子:“爷,你咋知道这是保长家?”

“房好墙高,空炮楼子旗不飘,不是财主准打腰。上去敲门,冲着点儿!”

这俩小子果然是又凶又横,顺过枪托子就往门上砸……

“你们是干什么的?”一个又胖又大秃头顶,披着棉大氅提着灯笼的男人打开了大门。

“你他妈睡死啦!”于显龙抡起胳膊就抽了那人一个大嘴巴!

那人捂着腮帮子提起灯笼:“哦,是老总们……”

“你他妈就是这屯儿的保长?”

“是,属下王老四。三位老总有何贵干?”

于显龙:“你个王八犊子,懂人事儿么?”

“哦,哦,三位老总,屋里请。”

于显龙:“奶奶的,老子们饿了半宿了。让你老婆起来做饭!”

王保长:“哦,饭菜酒肉咱家都有,我亲自……”

于显龙:“你不行。我们还得拉着米面回新京交差。找个老板子,套车!田国军。”

豹子:“来了!”

“拿枪看着他,敢磨磨蹭蹭耽误大事,给我崩了他!让他知道咱吉长道警备队的厉害!”

“是!”田巴斯一拉枪栓,子弹上膛了!

原来是吉长道警备队的,难怪这么不开面儿。王老四不敢怠慢,叫起老婆孩子做饭,自己出去找车老板子连夜套车。

车套完了,于显龙也不说到底要拉什么。坐在王家堂屋,带着穆占福、田巴斯,一顿吃喝!

吃饱喝足,还包了五张烙饼,于显龙命令王老四把仓房打开!

“白面小米都他妈给我装车上去!”

王老四都傻了!这哪里是警备队,分明是胡子啊!可是自打满洲建国以来,别说胡子就是抗联都被日本人打跑了,胡子还敢到新京眼皮底下来?

不过这三位爷有一点很像日本人,只要白面小米,高粱米棒子面儿根本不动!三百斤小米,两百斤白面一点儿没留,全装上了三匹骡子的胶轮大车。

王老四战战兢兢将三个“老总”送到大门外,那个当官的跟他客气了两句,突然拔出战刀,横抡过来!王老四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儿,脑袋就飞了!

那边穆占福用新得来的斧子,一下子把车老板子打下去,赶车就跑!

那年冬月,拉林河边的野兔岗镇来了一个出手豪阔的大掌柜。自称姓龙,他做的买卖主要有三项,毛皮、药材、粮食。虽然他出的价格很合理,可是住在客栈里张罗了七八天,只收了三篓药材,粮食一斤都没收上来。

他收购的小米,对野兔岗镇周边的老百姓来说就是金子!交出荷一斤顶两斤高粱米。

动物皮张谁也不敢私卖,就算是死猪死狗,皮子扒下来也得交到日本人开设的皮货行去。谁敢私卖,轻则挨顿揍交罚款,重则一枪打死。

今年春天,当于显龙他们还在哈拉哈河决定去留的时候,在满洲,小鬼子儿实行对农产品全面统制。以武力强迫交“出荷”,所谓出荷就是强掠农民的粮食,油料等农产品。小鬼子的出荷跟当年的高丽屯儿差不多,老农民种水稻但不准吃大米,必须全部交出!当年伸弓子骗老百姓的大豆,小鬼子儿当然也绝不放过,除了留豆种之外,每家自留大豆不准超过十斤。其他粮食按全村土地亩数确定任务。最可恶的是全村按保甲长自报“年成”下达任务,保甲长们胆敢少报瞒报,那一定也活不成!对那些开生荒和种山地的人小鬼子整得更绝,“一个镐头”确定交多少粮食,不管你种得出来种不出来庄稼……

做买卖还得瓦莲京娜最精明,药材勉强能倒手,可养不了铺面。能赚钱的就是替小鬼子卖洋布。

野兔岗镇在老毛子时代就是有名的火车站,奉哈铁路修通以后,这里更加方便。北达哈尔滨,南到沈阳,西南到宽城新京,上火车就走。

于显龙还发现,野兔岗火车站只有一个班的鬼子,其他都是伪满的汉奸部队。要知道六年前他们离开野狐岭的时候,满洲腹地到处都是黄乎乎的鬼子兵。铁路沿线更多,不但有关东军还有日本护路队。尤其像野兔岗这样的大火车站,基本都是鬼子,汉奸根本进不去。

诺门坎战役后,日本开始疯狂地向满蒙蒙、满苏边境调兵。于显龙他们回到野兔岗镇的时候,日本在大关东、华北五省屯兵已经高达一百万!还从日本本土迁过来将近二十万户,六十多万人开垦土地种植军粮……

野兔岗镇已经不是二十多年前,于显龙和小关东双双混进来的野兔岗镇了。那时野兔岗到处都是俄式建筑,满街都是老毛子。偶尔有日本人也都跟过街老鼠一样,东躲西藏,不敢见人。现在全反了,除了镇子北面的俄式东正教堂,几乎都变成了日本式的红砖房子。

俄式建筑显得傻大怪异,日式建筑狭小抠搜。只有一成不变的中式院落,看着亲切实在。

镇子里也有俄国人的买卖,可是都半死不活。伪满时期,白俄擅长的买卖,毛皮、木材、白酒、粮食、山货都是小鬼子规定的违禁品,只有日本人的株式会社才允许经营。中国人和俄国人经营的粮食只有橡子面儿霉苞米面甚至锯末子杂合而成的“杂合面儿”。

于显龙终于看上了一家一对俄国夫妇经营的旅馆。这家旅馆就是当年他和小关东住过半天一夜的那家。

于显龙就花了八十块大洋买下小旅馆,改成了“新东亚洋布庄”。经营打理还是那对俄国夫妇,掌柜的则换成了瓦莲京娜。

没进腊月门儿,洋布庄子开张了。瓦莲京娜也算财大气粗,一次就从哈尔滨趸进来两百大洋的东洋细布!

大洋马要留在野兔岗跟瓦莲京娜做洋布生意,于显龙却直摇头。

大洋马:“你是不是还信不着我,我男人闺女都在你手心儿里。我凭啥不能干这买卖?”

于显龙冷笑道:“瓦莲京娜人老珠黄没人惦记,你行么?瓦莲京娜能从哈尔滨、满洲里弄来喷子柴火(枪支子弹),你行么?”

大洋马不吱声儿了。因为在那个时期,只有哈尔滨、满洲里的白俄老毛子有胆子冒险从苏联外蒙往满洲秘密贩卖军火。其实,自从日俄战争战败后,滞留在中国大关东的白俄生意人,不管他们表面做什么买卖,私下里都在做军火生意。大到迫击炮,小到各式各样的西洋撸子,只要能牟取暴利,他们就敢干!

于显龙:“你的窝点还在胡家集,还是那个马缨铺和那个鸡打鸣儿大车店。”

大洋马又嚷嚷开了:“那破地方山高皇帝远,卖什么马套绳子,还不得喝西北风么?”

于显龙:“只要你不私密钱财,我保你富得流油!”

“你就忽悠我吧。我要走,你把我腿砸折了;行,尕尕狐对我不错,你也照顾我们日子,我不恨你。可是你想想,从龙湾镇到新安镇再到胡家集,我们剩下啥了?我要带着孩子回苏联,你又拦下了。眼看这么好的买卖……。谁不想攒点家底儿?她能倒腾那种货,我也能!”

于显龙:“攒家底儿没说的。可是你能鼓捣起鬼市来,她却不能。你知道我为啥留着那个根本住不了人停不了车的破大车店么?绺子销赃、买卖东西就是要靠山根鬼市!马缨铺可以挂住所有龙湾镇一带的叫花子,他们就是咱的电报机电话机。在野兔岗花钱买不到的东西,也许在胡家集能压住你的手。你和尕尕狐今晚就出去,告诉外边,明早上马。”

“那挂大车呢?”

“你就别惦记了。胡家集那地方养不了胶皮轱辘大车,给瓦莲京娜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