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开局祖坟冒青烟,女扮男装科举忙 > 番外 《我不是招娣,我是如月》(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番外 《我不是招娣,我是如月》(四)

后来,我不止一次懊悔,为何当时没第一时间叫人抓住谢齐临,让他又苟活数年。

“没事的呀,为师这不是好好的呢。我们如月那时候也不过十岁,知道搬救兵已经就很厉害了。”

我想说十岁已经不小了,再过几年就能定亲、成婚、生子、做娘亲了。

可喉咙如被浸水的棉花堵住,发不出一言。

或许也正是这样的师父,才能教出小小年纪便心怀天下的家主。

说起家主,又不得不提那年,淮王起兵途经江陵。

我那平时在家作威作福惯了的亲祖母,胆大包天向淮王讹官。

而备受祖母宠爱的二叔和堂哥,见祖母被打,不曾试着求情,亦不敢发一言。

这就是爹娘心心念念要的儿子么?

哈哈哈哈哈,真可笑。

此事,在村里传得沸沸扬扬。

祖父和二叔觉得脸上无光,便连夜低价卖田,带着爹娘及二房一家投奔废帝去了。

本来我们姐妹仨也是要被卖的,奈何祖母被打瘫痪在床,需得有人照顾。

再者,经此一事吕氏心里亦是哇凉哇凉,说什么也要把我们姐仨扣在手里。

进,可待伤好卖了我们做盘缠,去追二叔一家。

退,亦可继续留在清河村,卖两个换钱,留一个在身边伺候,又或者全卖了。

瞧,这算盘打得极好。

可惜啊,这样的日子,我早就过得够够的!

以前为了生存,不得不装得逆来顺受,现在......呵。

送走吕氏后,我在爹娘住的房间西南角,烧了很多纸钱。

二妹不解,蹲在一旁,“姐,你烧作甚?”

“莫不是你知道爹娘回不来了,提前给他们烧些?”

我摇头不语。

二妹与三妹之间隔了好几岁,不是那几年娘没怀上。

而是刚生生下来,就被盛怒下的祖母,溺死在尿桶里。

只是那时候二妹还很小,并不记得。

其实也挺好的,不用来这家里走一遭。

自那之后,好几年时间我都睡不好一个整觉,夜夜被噩梦惊醒。

如果吕氏还活着,我很想问问她,“你也如此吗?”

后来,跟师父学手艺,渐渐也赚到一些钱。

每次卖绣品,我都会留一笔出来专门做善事。

育婴堂的阿嬷每每见我,都夸我是大善人。

可我并不这么觉得,不过赎罪尔。

而我心中的大善人,是小家主。

时隔多年,我仍记得那年挑柴下山,准备去县里卖了换钱。

远远便见两个小点儿,在田埂边。

一个小胖点儿,一个小红点儿,都不用走近,就能猜出是谁。

这样的组合,村里没有第二个。

俩个小点儿在那嘀嘀咕咕半天,待我们走近些,反倒是走了,惟地上有一遗落的荷包。

我也有想过,是不是故意施舍同情。

可五两银子,明诚小炮仗是绝拿不出来的。

唯有小玉衡有这可能,那是个极聪明的孩子,就连淮王都对他另眼相看。

我摩挲着荷包上精致的刺绣,想到近来孟婶婶广绣堂招生一事,心下很快有了决断。

结果,正如我所猜想的一般,那五两银子是拜师学技的试金石。

而我们顺利通过考验,可以赊学费,先学后补钱。

田埂野花人人踏,岁岁逢春绽新花。

一开始我以为,师父只会收二妹和三妹。

我的手做过太多粗活,实在糙得过分。

就连最普通的棉布,都能被手上粗茧勾起丝来,又怎做得了刺绣那样的精致活?

可师父说没关系,她说我还小,手养养还能嫩回来。

她牵着我的手放入温水中,泡后又给我涂润手膏。

那膏润白如玉,还有好闻的花香。

便是二婶回村过年时,我也从未没见她用过这种。

我当即把手往后缩,这样的好东西,怎能让我糟蹋?

可师父她看着温温柔柔的,却将我握得好紧好紧,叫我挣脱不得。

“不就是涂个膏,怎还哭了?是我握疼你了?”

她柔声问我,我的泪更不受控制。

如决堤洪水奔腾而下,一发不可收拾,任我如何努力也止不住半分。

如果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菩萨,那我心中的菩萨是师父的模样。

……

从江陵到上京,从寂寂无名的绣娘到东市的成衣铺掌柜,再到由太子提出并建立的织锦院院长。

这一路走来,我最感谢的是师父,最喜欢的也是师父。

师父是严师,也是慈母。

我对师父的喜欢,就像幼时对梦里母亲的喜欢,不含任何肮脏。

我同云华,不太一样。

我喜欢家主,更多的是因为爱屋及乌。

所以,自师父开始忙于扩展商业后,家主的每一件常服外衫都是我亲手所制。

家主生得极好看,完美继承了师父师丈之所长。

在其未恢复女子身份前,是京中无数贵女的梦中情郎。

在其恢复女子身后......亦是无数士子少爷欲攀的高枝。

呵,一个个长得丑,倒是想得美。

气得我想拿针戳瞎那群癞蛤蟆,也不看看自己配不配。

平日里我多在织锦院中教姑娘们刺绣针法,休沐时也会到东市的成衣铺子看看。

现在铺子全权交给金花打理,她倒也是个极聪明的,还和许家那位女家主联手扩充了男子成衣市场。

随着我们渐渐年长,她望向我的目光也不再那么直白,那么令我灼得慌。

我们只是朋友,没有更多的。

我确定自己不是魔镜,也确定自己不喜欢男人。

又是一年冬去春来,我已经五十五岁了。

许是年轻时候操劳得多,眼睛早就不利索了。

我第六次向朝廷递交,辞去织锦院院长职务的折子,终于被批准了。

师父头发也已经花白,但一如年轻时候那般,温婉又不失力量。

倒是家主,多年以来亦如年轻时的模样,叫我愈发相信她刚出生时的神仙子传言。

不过,我也有好几个月没看见家主了。

她啊,和陛下亲征去了,在大梁北面的北面,明诚和他媳妇也去了。

听工部的人吐槽,那地方常年冰天雪地的,也不知道打下来能干啥,

反正家主从来没错过,她说要打下来,那肯定有她的道理。

便是什么用也没有,就不能用来流放犯人吗?

现在的年轻人啊,真是不知变通!

“谢如月谢院长?”

“我是。”

“您久等了,杨大人刚忙完,请您进去交接一下文书印信,”

“好。”

……

我叫谢如月,是如月亮般皎洁的如月,亦是愿我如月君如星的如月。

我不招谁来,也不迎谁去,更不盼谁往。

我只是我,我只是谢如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