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 > 第501章 平定西南蛮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临安城。

皇宫大殿。

宋理宗坐在大殿上,审视着下面的群臣。

宋理宗已经在史弥远的提议下,提出要灭掉西南蛮夷,让西南蛮夷彻底归附大宋。

虽然宋朝制作出了大量的燧发枪,但和金国开战,史弥远认为还需要慎重,先拿西南蛮夷让军队练练手,失败了,那些蛮夷也不敢攻打宋国。

(包括北宋时代,宋朝对西南非汉人区域,控制很薄弱的,虽然他们也朝贡,直到明朝时期,西南地带才真正的纳入汉族政权有效统治。)

派谁去呢,

史弥远提议让史嵩之去。

史嵩之是史弥远的侄子,嘉定十三年(1220),史嵩之30岁时候考中了进士,今年36岁,目前任襄阳城通判。

南宋是这样的,想做官,必须得是进士。

史弥远的提议,众位大臣也不敢提出异议。

襄阳城,

官府衙门,后堂,

桌上摆满酒菜,一名文官和一个武将在喝酒谈聊。

“孟珙弟,朝廷派我去西南,我想带你去,这可是建功立业的机会,”

“多谢通判大人提携,末将敬大人一杯,”

这个文官就是史嵩之。

武将是孟珙,今年30岁,孟珙自幼从军,是将门世家,他的曾祖孟安,祖父孟林都是岳飞的部将,他早年跟随父亲孟宗政在枣阳抗金,虽然是孟宗政的第四子,但作战勇猛,而且有谋略,因此孟宗政死后,接替父亲的职位。

“孟珙弟,你的火枪队,训练的怎么样了,”史嵩之问道。

“都已经熟练掌握了,”孟珙道,“那些西南蛮夷那见过这火器,和他们打,我保证如砍瓜切菜,”

史嵩之听了笑了笑,又说道:“老弟,军器监,正在打造的火器,比你们目前用的射程远多了,那个火器,是把枪管内,刻划了几道,子弹也不是铅球了,”

“哦,要是有这样的火枪,那灭金指日可待了,”孟珙道。

“这所有的火器,都是北方大名府,胡氏家族最先制作的,现在胡家崛起了,想自立门户,正在和金国开战,金国又有了一个强敌,我听说他们用的火器,更厉害,堪称神兵利器,”

孟珙听了史嵩之话,好奇问道:“如何厉害,”

于是史嵩之把在临安了解到的消息,给孟珙描述了下。

“朝廷得召集大宋所有的能工巧匠,打造了,”

“我叔叔,早已经下令重金招募工匠了,”

“通判大人,我建议你给史丞相说说,要派探子到大名府,安插细作,短短几年,胡家怎么能制作出,如此厉害的火器,”

“孟珙弟,我们能想到,我叔叔能想不到吗!”

孟珙笑了笑说道,“末将多虑了,”

孟珙虽然是武将,但也知道史弥远的事迹,能官至丞相,可不是昏庸无能之辈。

“孟珙弟,我们灭大理,还有个重要的原因,你知道是啥吗,”

“大理马,是吗?”

云南产马,大理马也是非常优良的马。目前南宋马匹来源,主要是大理马,南宋用盐,丝织品,书籍换取大理国的大理马。

“哈哈,不是,有了火枪,我大宋军队还怕骑兵吗,”史嵩之大笑道,“我告诉你吧,是为了大理国的铜,”

(云南产铜,在西汉时期,就有开采历史,在清朝时期,年产量达一千万斤以上,读者可查查云南的铜开采历史。)

史嵩之又说道:“军器监,正在打造大的火统,铜的需求量,以后越来越大了,”

临安城,太乙宫。

白玉詹正带着弟子们,做各种实验,胡家黑火药配方就是他们分析出来的。

黑火药的配方,他们好分析出来。

但胡家子弹的底火,他们就不知道怎么制作了。

但他们知道底火里面含水银。

(雷酸汞爆燃后,分解成一氧化碳,氮气,水银,冷却后,常温下,水银成液体,那两种还是气体。)

白玉詹报告给了史弥远。

“怪不得胡家经常购买朱砂,”史弥远心道。

“史丞相,胡家的击发药,很灵敏,比我们的红击发药灵敏多了,”白玉詹道。

“紫清真人,他们的子弹火药,你不是说,燃烧了一点渣也没有,是吗?”

“恩,没有残渣,也没有黑烟,不是硝石,硫磺,木炭配合的,”白玉詹道。

“而且从李全那得到的火箭炸弹,里面也不是黑火药,威力真是太大了,要是十几斤,几十斤,那爆炸起来,威力真是不可想象,城墙也能炸飞,”

“看来,我得派人会会胡家了,”史弥远道。

“丞相大人,以后打仗,将是火器的天下,”白玉詹道。

“紫清真人,以后太乙宫,我会让户部每月拨一千贯,用于太乙宫的日常开支,”

“多谢史丞相,我会招纳天下奇人异士,为天子效命,”白玉詹拱手道。

这一千贯是一笔不少钱,就是史弥远作为丞相,一个月俸禄,加起来才600贯。

“恩,要是能从胡家招募到,制作火药的匠人,陛下会有重赏,”史弥远道。

史弥远和杨皇后串通,把赵贵诚推上皇位后,天下士大夫,无不议论纷纷。

而且宋理宗也是心虚,但为了感激史弥远,让自己从一个吃喝都发愁的平民百姓,登上九五至尊,因此把所有的大权,都给了史弥远。

其实宋理宗也想让史弥远,打击反对自己得位的朝臣。

史弥远也知道,宋理宗要想位子坐的稳,得有功劳,开疆扩土最能体现皇帝的文治武功。

因此史弥远建议宋理宗,先拿西南蛮夷开刀,目前史家最能干的是史弥远的侄子史嵩之,因此让史嵩之负责。

(历史上的史嵩之,也是帅才,功勋显赫,最后也登上了相位,但南宋士大夫都害怕他成为第二个史弥远,趁史嵩之为父亲守孝期间,剥夺了他的大权,史嵩之守孝期满,在上书任相时,宋理宗没有同意。)

史弥远还安排大儿子史宅之,负责火枪的制作,成了工匠头。

要是以前,以史弥远的权势,不可能安排儿子任工匠头的,何况大儿子年龄都四十多岁了,

史弥远的儿子没有考上进士,是被皇帝赐的进士。

但现在不同了,火枪的出现,让史弥远震惊。

线膛燧发枪,史弥远也观看了他的射程。

什么八牛努,弓箭,通通都不要制作了。

发展各种火器,才是国之大事,而且朝中大臣都讨论过,发展火器,南宋有太大的优势,非金国能比。

硝石数量,铜的数量,工匠的数量,金国和大宋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而且以后朝廷控制住火器的生产,分配,就能控制住各地的武将。

以前害怕武将拥兵自重,不敢放权,以后控制住他们子弹,火药数量。他们就造不了反。

史弥远想,自己如今都六十二,要是在自己任相期间,收复中原,也能名垂千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