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范阳城外,旌旗猎猎,风沙漫天。安禄山站在高台之上,他身披重甲,眼神中透露出决然与野心。

他的身后,是十几万精锐的关东大军,他们军纪严明,士气高昂,如同钢铁洪流一般。

安禄山手中的马鞭指向前方,仿佛要将这片天地撕裂。

他高声呼喊着,声音如同惊雷一般在大军中回荡:“弟兄们,朝中奸臣乱权,宰相李林甫与本王的儿子均被奸臣所杀,为清君侧,还天下朗朗乾坤,今日,我们将进军长安,铲除奸臣。”

他的话语充满了野心与决心,让每一个士兵的血液都沸腾了起来。

士兵们挥舞着手中的武器,发出震耳欲聋的呼喊声,他们的声音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响彻云霄。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安禄山的大军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向着长安进发,他们的脚步坚定而有力,似乎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的步伐。

安禄山的野心在这一刻得到了释放,他相信,在他的领导下,这十几万大军将缔造一个新的王朝。

而长安,将成为他踏上巅峰的起点。

安庆绪的死,只是他造反的借口,而这一刻,安禄山再也毫不掩饰自己的反心。

而他的底气,不仅仅是来源于麾下的十几万精锐,更是关东贵族集团的支持。

这是一个死结,从南北朝时期的东西魏之争,再到隋末时期的窦建德被杀,关西、关东两大集团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而安禄山,只是一颗较大的旗子,在关东集团的支持下,由安禄山发起的安史之乱彻底爆发。

叛军前锋部队由安禄山心腹大将崔乾佑率领同罗、契丹、室韦三族以及范阳镇精锐五万余人,一路南下,准备强渡黄河,攻击潼关。

而安禄山则率领叛军主力强攻洛阳,夺取东边的经济和军事命脉,至于大本营,则交由部下史思明驻守。

就这样,叛军一路高歌猛进,安禄山乘铁舆,其属下步骑精锐扬尘千里,鼓噪之声惊天动地。

当时,海内承平久矣,百姓以及几代人都没有见过战争,和平年代久了,安逸的日子过惯了,当听说范阳起兵时,所有远近都震惊。

再加上河北基本都是安禄山的掌控范围,叛军一来,各州县的官兵和县令不是打开城门迎接叛军,便是弃城而逃。

少数有勇气抵抗叛军的都是一些老弱之士,勇气虽可嘉,但一经交战,叛军轻松便攻克了县城。

安禄山每下一城,抵抗者便诛三族,投降者便优待,很快,整个河北便基本被安军控制。

消息如疾风般传遍长安,朝廷上下陷入一片恐慌。

官员们面面相觑,眼神中透露出惊愕和不安。

龙椅上,李隆基的脸色变得苍白,双手微微颤抖,即便邓宏已经提前告诉了自己安禄山会造反,但当亲耳听闻时,他还是对这突如其来的叛乱感到震惊。

朝堂上,大臣们窃窃私语,声音中充满了恐惧和疑惑。

他们交头接耳,商讨着应对之策,但意见纷纭,莫衷一是。

城中的百姓也被这消息震惊,街头巷尾弥漫着紧张的气氛。

人们纷纷聚集在一起,互相打听着安禄山的情况,担忧着自己和家人的安危。

商家们急忙关闭店铺,市民们匆匆回家,仿佛末日来临,整个长安陷入了混乱和恐惧之中,昔日的繁华街道变得冷冷清清。

而此时,邓宏也来到了玄甲军的营地,几十年过去了,玄甲军虽保留了一定的战斗力,但相较于以前,战斗力已经下滑严重。

再加上此时,玄甲军的人数不过万人,再加上留守长安的禁军,整个长安的军人也不超过三万。

而且除了玄甲军以外,究竟有多少人能战邓宏心里也没底气。

在精锐的边军尚未抵达长安时,仅靠这点力量,若遇到叛军主力,则毫无可战之力。

另一边,李隆基下朝后,便让陈玄礼召集陈玄礼、高仙芝、封常青等尚在长安的将领议事。

待众人到齐后,李隆基却显得慌乱又急促!

他看着高仙芝等人,语气十分慌乱。

“你们快议,如何抵御叛军?”

“陛下,西平郡王已经领兵出征,只要能够坚守潼关,待各镇兵马回援长安,我们便能发起反攻,与叛军决一死战!”

高仙芝不愧为与大食鏖战过的名将,在这危急关头,他仍然能够沉着的分析。

“是啊陛下,此时我们要做的便是召集长安的能战之兵,尽力防守长安啊!”

封常青也附和道。

“眼下也只有如此了!”

大将军陈玄礼也叹道。

“唉!”李隆基无奈叹息了一声,“那胡儿,果真犯上作乱了!”

李隆基悔不当初,要不是邓宏及时提醒他,他恐怕直到现在也无法相信安禄山会造自己的反。

当天,李隆基气愤地下令斩杀了安禄山在长安的家人。

安禄山儿子检校太仆卿安庆宗一家二百余口人被满门抄斩于东市,至此,安禄山再失一子。

同时,李隆基不放心潼关的战事,又急令第六子荣王李琓为征东大元帅,右金吾卫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帅,募集陕州以东的兵马誓师出征。

谁料,几日后,叛军兵贵神速,洛阳被叛军攻克的消息也传至长安,整个长安再度慌乱了起来!

这日,下朝后,李隆基便马不停蹄地召邓宏入宫。

殿内,君臣二人四目相对,还不待邓宏发话,李隆基就急迫地讲道: “先生,朕欲让你统帅天下兵马反击叛军,你意下如何啊?”

“这……”邓宏有些为难,就如今的局势,只要守军不出潼关,待边军回援,长安必有救。

于是,他说道: “臣愿当一副将,去潼关阵斩安禄山。”

眼下,杨国忠已死,哥舒翰又是一位久经沙场的名将,只要他不糊涂,便不会出潼关与安禄山决战。

但为防万一邓宏还是决定亲自去潼关走一遭。

“好,那朕便将玄甲军交与你,这支军队只听命于你一人,你可行便宜之权,不受任何人节制。”

事到如今,李隆基也只有邓宏一张王牌了,因此,他要给邓宏绝对的权利。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