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重回七零,不做弃妇 > 第1315章 摆摊记(十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天,小吃车的生意彻底爆了。

一早上的功夫卖空两锅卤味,大米饭、大馒头全部告罄。

工厂正对面一堆摊子没生意,看着小吃车上人来人往生意络绎不绝,恨得牙根痒痒又惹不起,眼睛都绿了。

“哼!”老四一早上一根油条没卖出去,怄的要死,忍不住低声诅咒:“卖那么贵!傻子才吃呢,都是图新鲜,等这阵儿新鲜劲过了小吃车的车钱都挣不回来,有她们哭的!”

小摊小贩是价格低廉的代表,老四兄弟摆摊和别的摊贩一样,只一味压价,从没想过通过提升服务、提升质量、提升口味,从而提升价格。

一个人的眼界往往预示着他能走多远,老四兄弟也就在这工厂门口堵着混日子了。

只是以前好歹能挣个饭钱,现在却是戚风冷雨照常吹,一毛钱也没得挣,这让一向过一天算一天的兄弟俩也忍不住心急起来。

老四就不明白了,瞧着那经营小吃车的一家子穿着也不像穷苦人,干点儿啥不好?非要跟他们兄弟抢生意!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这不是把他们往绝路上逼吗?

本来就是吃光用光的那一类人,眼看着快过年了兜里一分钱没有,就指着这最后的一个月挣点过年钱呢,却不想半路杀出辆小吃车,把生意全给截胡了!

老四兄弟蹲在一起,眼巴巴看着小吃车前生意兴隆,越看越气。

一直枯坐到中午十二点,眼看人就是不往这边走,确定今天是争不过这小吃车了,三儿骂了句娘,站起身来招呼弟弟背着炉子往家走。

“还好年底工厂隔三差五就放电影,今天晚上又要放,咱们赶紧回去煮点儿花生炒点儿瓜子,晚上指定能把损失捞回来!”三儿拍了拍蔫巴巴的弟弟脑袋,安慰道。

“放电影!”老四来了精神。

他们兄弟在这工厂门口摆摊已有小半年了,期间一共遇到过四次放电影,每一次不说大赚特赚,也能顶卖五六天炸油条的,说啥不能错过。

不仅兄弟俩,因小吃车的出现影响了生意的摊贩不少都选择回去炒瓜子,希望今天晚上可以拉回这两天的损失。

小摊贩也有小摊贩的生存之道,最大的优点就是灵活,经营的位置灵活,经营的品类灵活,人也灵活。

没理会对面逐渐减少的摊子,秦小妹闲下来就削竹棍儿,陈母也一块儿干,俩人动作很快。

于老大估计是最后一个知道工厂要放电影的人。

他着急忙慌跑过来,还没开口就见秦小妹在削小棍儿,满脑袋都是问号。

“哎呀!你整这玩意儿干啥呀?知道吗?今天厂子里要放电影呢!咱们现在赶紧上供销社整几斤瓜子回去炒炒还来得及,到时候拿去卖指定来钱!”

在老于前头摆摊卖馄饨的大哥是个厚道人,他自己也兼职放电影的时候卖煮花生、炒瓜子,见着老于苦哈哈眼巴巴还等着人来吃手擀面,没忍心提醒了他一句。

这是真遇见好人了,老于千恩万谢后第一时间跑来告诉妹子一家这个好消息。

秦小妹闻言二话不说,分了一大把竹片给舅舅削,自己手上的动作一刻不停。

“正要去找舅舅呢,知道时间紧就赶紧削吧,待会儿把摊子收一收,小吃车在厂门口卖卤菜,咱背背篓去礼堂门口卖,分工干,多挣钱多分钱。”

早在听说厂子要放电影的第一时间,秦小妹就知道老于家挣不下这份儿钱。

她不可能让舅舅、舅妈继续等在这里吹冷风,早打好主意要带他们一起挣钱。

人多力量大,分两处卖肯定多挣钱,不比傻乎乎吹风强多了?

瓜子花生人人都卖,没有特色的东西只能卷价格,早没什么挣头了。

这两天于老大已经看见了特殊唯一的重要性,听秦小妹说要把豆干做成电影院零食,顿时来了精神。

拢了一大把竹片就往回跑,招呼儿子和媳妇儿一块儿削,快别管手擀面了。

在所有人的努力下,终于,下午三点钟左右,一大锅卤菜、一大锅豆干儿就位。

秦小妹和母亲一人一个菜板,又忙着把豆干和下水切成小块儿,方便客人看电影吃。

老于家三人已经先一步把手擀面炉子、汤锅啥的送回老陈家了。

再回来时父子俩一个背炉子,一个背篓里背着大铁锅。

工厂门口肯定要守住,小吃车不能挪,秦小妹想了想把舅妈换到小吃车前来打杂,自己则跟着哥哥和舅舅上大礼堂门口去卖卤菜。

于老大很机灵,一家子都吃苦耐劳,只是到底对做生意没什么经验,有秦小妹跟着,少出差错也是好事。

先前儿钱大娘回去时要经过子弟学校,秦小妹让母亲帮忙给王大娘她们带了句话。

告诉她们大礼堂这边要放电影的消息,若是子弟学校今天生意仍是不乐观,不如带着摊子过来试试。

五点钟,装好切配整齐的卤菜,秦小妹等人正要赶往大礼堂时,方桂华带着大丫她男人和自己的男人急匆匆赶来了。

王大娘没过来,今天她的鸡汤串生意想必很不错。

秦小妹挺好奇王大娘最后想了个什么好法子改善生意,特意问了方桂华一嘴。

“要不说姜还是老的辣呢?别看王大娘平时不声不响的,还挺有主意呢~”方桂华说起来很是佩服。

原来闲聊中王大娘借鉴了秦小妹今天搭配套餐饭的热汤配方,回去就找了几个大萝卜,跟鱼干一起炖了一锅汤。

又创造性的拿干蘑菇也炖了一锅,一口气增加了两个口味。

如今在她的摊子上吃涮串不仅能吃到鸡汤串,还能吃到鱼汤串和菌汤串。

口味增加了,选择更多,自然吸引客人来尝。

更别说王大娘还整了点儿花活,豆皮买十五串儿送两串儿。

别看只是增加了两串豆皮而已,成本没增加多少,可单单是这个送字,便十分打动人,一下子就引爆了生意。

与后世打折等于不要钱差不多,这年头的人也很难拒绝赠品这两个字。

王大娘此举属于是狠狠拿捏住了消费者的心理,用最小的代价挽回了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