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离婚后我的国医技能觉醒了 > 第1229章 散装省的重视和PK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看来陈主任和陆老英雄所见略同呀。”吴永平笑着道。

“其实我是能理解陆老这一辈老中医的。”

陈阳笑着道:“无论是楚老还是宋老或者文老陆老等人,他们都对中医有着别样的情怀。”

“中医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医学,伴随着华夏文明五千多年,源远流长,随着华夏民族的兴盛而兴盛。”

“中医史其实就是一部别样的华夏史,每一位中医人都渴望看到中医繁荣昌盛,绵延不绝,传承不断。”

说着陈阳又给吴永平和陆源民添了茶水,继续说道:“特别是西方医学兴盛之后,一些老前辈不免有着争强好胜之心,不愿意本土医学被超越,被替代.......”

“因而这近百年来,很多中医名家都在求变,不少中医人呕心沥血,都希望中医在疗效、人数等方面超越西方医学.......”

说着陈阳顿了顿,这才继续说道:“但是我们还是要面对现实,中医固然有着中医的优势,但是也有着劣势,我们不能想着从方方面面去超越。”

“要是每个方面都想超越,反而走入了误区,误入歧途,这样不仅仅不能壮大兴盛中医,反而有可能给中医抹黑,给中医带来更多负面的东西。”

“好!”

陆源民禁不住一拍大腿,笑着道:“小陈这个话可真是说到了我的心坎里了,中医有中医的优势,也有中医的劣势,我们要客观的看待问题。”

“中医以点观面,在一些病症上确实有着独到之处,但是中医确实很吃天赋,学习中医确实有着方方面面的限制,有些人学不会中医,就是学不会中医。”

陆源民道:“学中医,事实上要学的东西很多,要付出的也很多,我们可以借鉴西医的一些东西,却不能完全照搬。”

陈阳和陆源民两个人越谈越投机,不知不觉就聊了两个多小时,时间也到了晚上十点多了。

“哎呀,今天和小陈聊的太高兴了,都忘了时间了,也忘了正事了。”

还是边上吴永平提醒之后,陆源民这才想起了今天过来找陈阳的目的。

“小陈,我和吴院长今天过来,主要是有两个事。”

陆源民笑着道:“这次小陈你带着人前来我们散装省,我们很高兴,我这边是天天盼着。”

“现在很多医院的中医科,或者说杏林圈,就像是一潭死水,就需要注入一些活力。”

陆源民道:“这一次的杏林大赛办的很好,你和肖老这一次带队参观各大医院,培养中医人才,这个想法也很好,不仅仅能培养杏林大赛的这些选手,更能给各地带来东西或者说新的东西。”

“所以我和吴院长商量,打算从我们散装省各大医院抽出一群优秀的青年才俊,和小陈你带的这些优秀选手打一场pK!”

“pK?”陈阳问。

“对。”

吴永平笑着道:“就是双方对垒,相互比拼,也让我们散装省的一些中医专家和青年才俊见识一下这一届杏林大赛优秀学员的水平。”

“一方面是交流,另一方面也给他们一些压力。”吴永平笑着道。

“这个我自然没问题,我也很乐意。”陈阳笑着道。

“第二个事。”

陆源民笑着道:“等pK结束,我希望小陈你能在省中医药大学做一个演讲,不仅仅面对学生,更面对在职的中医医生。”

“这......”

陈阳还正在沉吟,陆源民就笑着道:“小陈,你现在可是未来的杏林领袖,‘阳神杯’这个称号可是因为你来的,你可不能妄自菲薄。”

“好,我答应了。”陈阳笑着道。

事实上“阳神杯”杏林大赛,就是楚逸云和文修平等人把陈阳往杏林领袖这个地位推,既然如此,陈阳也确实不能低调了。

现在文修平、楚逸云等人还在世,陈阳算是晚辈,一旦等楚老等人过世,杏林大赛再举办个三五届,那个时候,整个杏林,基本上一大半人都能算得上陈阳的门生了。

那时候,陈阳在杏林界的地位,确实无人能撼动了。

........

陆源民和吴永平提出的“pK”提议,很快便在散装省中医药界传开了。

在很多人看来这并非一次简单的学术交流,更像是吴门医派这座百年堡垒,对来自京都的“新锐势力”一次正式的、颇具仪式感的检验与回应。

消息灵通人士都能嗅到其中不同寻常的火药味。

比赛地点设在散装省中医药大学的百年大礼堂,时间定在两天后。

届时,不仅会有省内各大医院、医学院校的专家教授担任评委,更会有众多媒体和中医爱好者到场观摩,场面注定空前。

对抗赛分为三轮:第一轮“理论辩症”,双方针对提供的复杂病例进行辨证分析,阐述治则方药。

第二轮“方药竞速”,考验对药材的辨识、配伍以及方剂组成的熟练度与精准性。

第三轮“临证施治”,也是最受关注的环节,双方将现场对真实患者进行诊察,并给出治疗方案,由评委团根据方案的合理性、创新性以及预期疗效进行评判。

散装省方面的人员名单也很快到了陈阳手中。

由吴永平副院长的亲传弟子,被誉为“吴门新一代翘楚”的程颐带头,成员包括省中医院的青年骨干、中医药大学的优秀博士生等,无一不是在本省乃至全国青年中医中享有盛名的佼佼者。

“程颐……”

曾云辉看着对手名单,眉头微蹙:“我听说过他,吴门年轻一代的领军人物,据说尽得陆老和吴院长真传,用药轻灵,尤擅调理内科杂病,去年还获得过‘全国优秀青年中医’称号。”

于诗韵有些担忧地道:“看来散装省这边是动了真格了,派出这么强的阵容,咱们……压力不小啊。”

夏洪亮冷哼一声,眼中却燃烧着斗志:“怕什么?咱们可是从杏林大赛杀出来的前三十!什么样的场面没见过?正好让他们见识见识,什么叫做实战派!”

李成杰也摩拳擦掌:“就是,论理论,咱们或许不如他们根基深厚,但论临证,尤其是处理疑难杂症,咱们这一路走来,可不是白练的。”

顾颖茵、屈文宣等人也纷纷表态,虽然感到压力,但更多的是一种跃跃欲试的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