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斯接着补充道,“楚国国君熊氏一族,自号帝高阳之苗裔,承认自身中原血脉后裔,他们的祖辈沿汉水南下,在东周时代已定居于丹阳。他们统辖了江、汉之间的土着居民,包括楚地周边的邦国。”

“这些蛮族在芈氏王族的统治下,逐渐融合成为一个叫做“荆蛮”的强大的楚民族,楚国之强大从此开始。”

“在楚武王前后,楚国不断扩张,完成江汉地区许多姬姓小国的兼并和占领,造成“汉阳诸姬,楚实尽之”的局面。”

“随后,楚国沿着水域扩张,统一了长江流域,在此之后,他们吞并吴越诸国,在楚庄王时代达到了鼎盛,甚至生出了问鼎中原之心。”

“在这个时期里,他们不断兼并中原各国,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不断发动战争,西边国家存续不多,他们灭了庸国、麇国,不羹;而南方领土广袤,他们筚路蓝缕,灭了许多国家,其中就有州国,百濮,鄀国、缰国、在贰国、轸国、绞国、郧国等大大小小十几个国家。

向北,楚国灭了申国、吕国、陈国等多个国家;

往东,他们灭了英国、宗国、舒国、越国诸国。这些还只是被记录在册的,还有没有被记录的大大小小势力不知有多少。”

“正是这数百年间,楚国不断兼并土地,才使得楚国的领土远远超过山东五国。可以说,天下七国之间,没有哪个国家像楚国一样兼并了如此多的国家和部族。”

“但是,长久以来的兼并也给楚国内部埋下了隐患,地方势力坐大,贵族势力割据,不得不下放权利。朝堂政令不通达,王室权威远不如其他国家。”

待他说完,整个朝堂都沸腾了,以前,大家对楚国有了解,但没有这么深入,直到李斯这么一说,他们才对整个楚国有了清晰的认知。

王座之上,苏铭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不愧是未来大秦帝国建立之后的朝堂重臣,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他固然是楚国人,但即便是现在的楚国王室,也不一定了解这些,跨越几百年的历史,背后没有花费时间精力去查证,根本不可能知晓这么多。

一时间,整个朝堂再次重新认识了李斯,在众人羡慕嫉妒的眼神中,李斯面上露出自得之色,如今,他不再是当年那个一文不值的仓库小吏,而是秦国的廷尉。

但是这并不是他的终点,他的目标是朝堂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大秦丞相,这才是他心中最想要的位置。

秦国一统天下已成必然,只有成为朝堂主政的丞相,他才能一展胸中所学,将法家之道发扬光大。

这就不得不提到荀子,他最出名的两个弟子一个是韩非子,一个是李斯,这两个人一位是诸子百家中法家的大成者,一位是未来的大秦丞相,还有一位不是很出名的汉初重臣张苍。

这三位,都是法家之人。

身为儒家宗师,教出的弟子都是法家代表人物,也难怪未来几千年里,荀子的道不为儒家主流所认可。

见朝臣议论不休,苏铭再度出声,一锤定音,“孤决定,接下来全力攻打楚国,楚国乃当世大国,国力雄厚,此战,孤要御驾亲征,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此语一出,朝堂一下子就炸开了。

无论是武将,还是文臣,都十分震撼,彼此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什么。谁也没想到,王上竟然起了带兵攻打楚国的心思。

短暂的沉默之后,丞相王绾上前,扶着笏板道,“王上,战场之上,兵凶战危,您乃千金之躯,何必冒着危险,深入敌境。”

冯去疾也出声道,“王上,万万不可,大秦刚刚灭掉四国,旧地的统治并不稳固。唯有王上坐镇咸阳,方可安抚百姓之心。前方作战自有我大秦将帅,王上不必亲临前线。”

“王上,不可啊!”

“王上,臣以为,此事不可。”

……

一众文臣纷纷劝谏,希望苏铭不要作为主帅。春秋战国以来,各种各样的战争都有过,不乏有君主没于战场,身死国灭的战局。

现在的大秦能经历失败,可一旦君主在战场上有个什么三长两短,秦国一统之势必定被打断,四国覆灭之地必将再起波澜。

朝臣们都不愿意冒这个风险,而对于武将们来说,灭国之战是天下一等一的战功,一旦苏铭当了主帅,等于是给战局平添风波,更怕的是王上在战场上操控战局,让军队遭受损失,甚至酿成惨败的结局。

年轻小将李信上前道,“王上,我大秦兵多将勇,更有虎狼之师,何必为了一个楚国而亲自上阵,待我军出征,必能攻灭楚国。”

老将蒙武也沉声道,“王上,灭楚之战非同小可,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将其灭亡,王上坐镇咸阳后方,才是对我军最有利的地方。还望王上以大局为重,万不可上阵。”

王贲拍着胸脯道,“王上何必亲自上阵,只要让末将领兵,臣一定能替王上灭亡楚国,去除南方大敌。”

在一众武将中,唯有王翦以及蒙恬,杨端和等将领没有出声,他们的沉默也让武将集团反对的声音变弱。

……

见到群臣反对的声音这么大,苏铭面上并未有多少波澜,没有再坚持,而是问道,“诸位爱卿都不愿让孤领兵,可这灭楚之战,当以何人为帅才好?楚国尚有几十万大军,更有武安君项燕坐镇,与其他各国大不相同。你们以为,当以何人为帅?”

下一刻,朝堂再次陷入沉默。

天下现在就只剩下楚国与齐国,往后的战功可不再是那样容易获得,若不抓住这个机会,可就错过了。

但是,楚国不是那么容易被攻灭的,秦国虽然将星云集,但是灭国之战非同小何,大兵团作战,没有几人能很好的把控战局。

而众将皆有战心,唯有老将王翦没有,王氏父子二人在这灭六国之战中得到了太多战功,军功太盛不是好事,容易招来杀身之祸。

白起之死,历历在目,王翦不愿出这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