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军工科技 > 四千零四十四章 小规模专业会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四千零四十四章 小规模专业会议

【修改版】

吴浩接过文件,目光扫过首页清晰的标注和分析,满意地点点头,说道:“辛苦了。路上把这份资料发给技术团队,让他们再确认一遍数据。“

他将咖啡一饮而尽,把杯子轻轻放在托盘上,迈步向门外走去。

走廊里,皮鞋与大理石地面碰撞出规律的声响。

随行人员默契地拉开间距,既保持适当距离,又随时准备响应需求。电梯下行时,吴浩望着镜面中自己的倒影,脑海中快速复盘着下午的发言重点。

当电梯门打开,海风裹挟着咸湿的气息扑面而来,不远处的会场建筑在阳光下闪耀着金属光泽,仿佛在迎接一场技术与智慧的交锋。

登上黑色商务车,吴浩透过车窗望向天边翻滚的云层。

林薇发来的消息适时弹出:“加油,等你好消息。“

他嘴角微微上扬,回复了一个握紧拳头的表情。

此刻,所有的疲惫与牵挂都化作前行的动力,在这场关乎国防科技未来的征程中,他必须全力以赴,为国家、为理想,更为了那个始终在背后支持他的人。

黑色商务车缓缓驶入会场专用通道,防爆轮胎碾过减速带时几乎没有发出声响。

吴浩隔着深色车窗,望见入口处严阵以待的安保人员,以及远处临时搭建的电磁屏蔽帐篷,这是为防止会议内容遭到电子窃听的特殊布置。

能够看得出来,主办方这边对于这次论坛活动非常重视。

当车辆在旋转门前停稳,早已等候在侧的礼仪人员立刻上前拉开车门,海风卷着咸涩的气息扑面而来,混着不远处实验室飘来的机油与焊锡味道。

“吴总!这边请!“

苏荷快步跟上,手中平板电脑的屏幕蓝光在日光下闪烁,说道:“三点的闭门会议变更到主会场旁边的小楼。“

她话音未落,人群中突然传来此起彼伏的招呼声。

数位白发苍苍的院士从玻璃门内疾步而出,其中为首的张院士直接越过礼仪人员,握住吴浩的手用力摇晃:“小吴啊,可算把你盼来了!

我们几个老家伙为了那个电磁畸变场的供电稳定性,争论了整整一上午!“

吴浩刚踏出车门,便被七八位专家团团围住。

有人举着打印的技术图纸,有人晃着平板电脑里的实验数据,提问声几乎同时炸开。

“吴总,动态自适应涂层在高盐雾环境下的老化速率究竟如何?“

“人机融合系统的神经接口延迟,真能压缩到30毫秒以内?“

“智能电网架构应用到预警机,散热问题准备怎么解决?“

……

闪光灯在人群外围不断亮起,随行的摄影师与安保人员迅速组成环形防线,将记者与无关人员隔绝在外。

“各位老师,各位领导,咱们边走边说!“

吴浩保持着得体的微笑,侧身引导众人向会场走去。

张院士将布满红圈批注的图纸展开,几乎贴到吴浩眼前说道:“你看这个,我们模拟了二十种极端海况,发现涂层在高频振动下的应力集中现象...“

话音未落,身后的李教授突然插话道:“张老,先听小吴说说他们的模块化隐身套件方案!“

地下二层的全息会议室门前,虹膜识别装置发出幽蓝的光。吴浩将眼球凑近扫描器,伴随着液压门缓缓升起,室内弥漫的冷雾中浮现出半透明的舰艇模型。

会议桌呈环形排布,每个座位前的触控屏正同步显示着实时更新的技术文档。

刚落座,海军装备研究院的王总工便调出三维结构图,问道:“吴总,你们提出的单元化吸波模块,在舰体曲面的贴合工艺上怎么保证?我们在055改进型上试过类似方案,结果...“

“确实是个难题。“

吴浩滑动平板,调出最新的风洞测试视频,说道:“我们借鉴了航天领域的柔性热控材料技术,开发出三层复合结构。最外层是自修复纳米涂层,中间层是记忆合金支撑网,底层采用...“

他突然注意到角落里某高校教授欲言又止的神情,问道:“周教授,您是不是有不同意见?“

周教授推了推眼镜,将笔记本电脑转向众人,说道:“我理解模块化的优势,但从实战角度考虑,战场维修怎么办?上次演习,我们的无人机隐身涂层被鸟击损伤后,根本无法快速修复。“

他的话引发一阵骚动,数位陆军专家开始低声讨论坦克装甲的维护难题。

吴浩早有准备,调出俄军在叙利亚战场的案例分析道:“我们参考了自修复纳米涂料技术,在模块内部集成微胶囊修复剂。“

他放大微观结构图,说道:“当涂层破损时,压力变化会触发胶囊破裂,释放的填充物能在三分钟内完成基础修复。“

然而话音刚落,空军的赵研究员便提出新的质疑道:“歼击机的机动过载远高于舰艇,这些微胶囊在高G环境下不会提前失效?“

会议室内的气氛愈发热烈,争论声、翻页声与设备的嗡鸣交织在一起。

吴浩的额头沁出细汗,却感到久违的兴奋,这种高密度的思想碰撞,正是推动技术突破的关键。

当某军工企业代表提出电磁兼容的新挑战时,他突然想起与李卫国、罗凯的讨论,立刻在平板上绘制出改良后的协议转换层架构图,说道:“或许我们可以引入高铁轨道检测的阵列传感器思路,实时监测电磁泄露...“

时间在激烈的讨论中飞逝,苏荷悄悄递来的纸条上写着“已超时40分钟“。

吴浩抬头望向全息投影中不断旋转的舰艇模型,那些曾经停留在图纸上的构想,正在众人的争论与质疑中逐渐清晰。

当张院士终于点头认可某个关键方案时,会场爆发出短暂的掌声,随即又被新的问题淹没。

散会时,走廊的电子钟显示已过六点。

吴浩站在电梯里,望着镜中略显疲惫却神采奕奕的自己,想起林薇那句“等你好消息“。

手机突然震动,是她发来的照片,照片里面正是家里,配文“早点回家“。

他笑着回复了个拥抱表情,电梯门打开的瞬间,海风再次涌来,带着夜色将至的凉意,却让人心头暖意翻涌。

(本章完)